分享

吉·茶事 | 阴差阳错两百年!说一说误入普洱界的那碗“陈皮汤”

 盛海泳 2018-11-24

 新会  罗天池  

青柑    普洱茶

共计893字 | 客官! 此回分解预计5分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1826年,一位名叫罗天池的道光进士辞官,回到了位于新会棠下镇良溪村的老家



旅途劳顿,回到家的当年秋天,罗天池一不小心得了感冒,久治不愈。

回乡时罗天池带了很多普洱茶回来,感冒之后就在书房里一边沏茶一边看书。罗夫人心疼丈夫,找了陈皮煮水来给罗天池镇咳、化痰。

罗天池专心看书,还以为是妻子为他煮水泡茶,就把陈皮汤倒入了自己的茶壶里。



啜了一口,罗天池才发现是妻子特意为他煮的陈皮汤,但是再把泡过茶的陈皮汤倒掉似乎又觉得有点可惜。

罗天池迟疑了一会,又啜了一口。这一喝,罗天池似发现了新大陆般——被陈皮汤泡过的普洱茶除了自带的顺滑、醇厚口感之外,还带有陈皮特有的柑橘清香。

一口气喝了好几杯,罗天池只觉得咽喉舒畅,身心愉悦。



第二天,罗天池叫妻子为自己煮了陈皮汤用来泡普洱茶。就这样连喝了两天,罗天池不咳不吐痰,感冒都好了。

自此以后,每每要喝普洱茶,罗天池都要加上些陈皮一起泡。



后来隔壁的族弟给罗天池送来了一些自己种的柑果。

罗天池拿着柑果陷入了沉思:普洱茶越陈,口感就越醇滑细腻;这新会柑皮也是放置时间越久,化痰止咳的效用就越好。要是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方便存放又利于冲泡,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样想着,罗天池就动起手来。他先把柑皮撕开了三瓣,再把普洱茶包起来,但是茶叶一会就散出来了,并不便于存放冲泡。

可是如果要把茶叶放在柑里不漏出来,柑皮就不能被破坏,那么就只能把柑果里的果肉给掏空了。



罗天池于是拿起一个青黄的柑果,用刀子在底部割了一小块,把里面的果肉掏出来,之后再用普洱茶将空桔皮填充满,填满之后再把刚刚割下来的桔皮盖上,让果子恢复原状,拿到屋外晒干。



风晒干的柑皮呈金黄色既干又脆,散发出淡淡的柑果清香。

为了防潮和不压破柑皮,他想起了在云南当地人喜欢用绳索把鸡蛋绑成串来卖,就找来稻草,把“加工过”的柑果茶一个个绑成串挂在书房,还送一些给乡人。



两百多年前小量制作的“罗氏柑普”就是小青柑最初的原型。

历经演变,如今的柑普茶开始商业量产,并且迅速火遍普洱界。



据说还是因为江门人到福建旅游时,看见当地人在柑果里装茶,这个干果茶也是福建的习俗“責年”(粤方言,压岁)用的,寓意吉祥如意。

人们因此受到启发,才形成了如今柑普茶的制作。阴差阳错的两百年,一次误打误撞的搭配,竟成就了如今火爆的小青柑。


古有李渔闲情偶寄的吃喝讲究,也不乏罗天池的意外发现,追根溯源,不忘创新,才有了如今小青柑的红红火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