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仲秋月施行政令的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 2018-11-26

【原文】是月也,雷乃始收,蛰虫培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日夜分。一度量,平权衡,正钧12,角345,理关市,来商旅,入货财,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方皆至,财物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有大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皆复生;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蚤死。八月官尉,其树拓。

【译文】在这个月里,雷鸣将要停息,冬眠动物开始要准备它们的洞穴。肃杀的阴气越来越占上风,阳气将进一步衰竭,江河水资源也开始干涸。秋分日昼夜长短相等,所以有必要统一度量标准,检查衡器并校正重量标准和各种容器,整治关卡集市,使客商自由来往交易,互通有无,以方便百姓的生活。这样,四面八方的人都会聚集到这里来,随之带来的财物使市场丰富,人不受物品匮乏的困扰,各种事情就能称心如意。如果仲秋实施春季的政令,则秋雨就不会降落,草木反倒旺盛生长,这时国家就会发生大的恐慌;如果仲秋实施夏季的政令,国家就会发生旱灾,本应蛰伏的蛇虫反倒不伏藏,五谷又长出新苗;如果仲秋实施冬季的政令,那么风灾就会时常发生,雷鸣提前收停,草木过早死亡。这八月的代表官是尉官。代表的树是柘树。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仲秋月施行政令的问题,如果仲秋实施春季的政令,则秋雨就不会降落,草木反倒旺盛生长,这时国家就会发生大的恐慌;如果仲秋实施夏季的政令,国家就会发生旱灾,本应蛰伏的蛇虫反倒不伏藏,五谷又长出新苗;如果仲秋实施冬季的政令,那么风灾就会时常发生,雷鸣提前收停,草木过早死亡。

——————————————————

【注释】1.钧:(jūn均)春秋战国时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百钧约三千斤。《管子·中匡》:“过罚以金钧,无所抑而讼者,成以束矢。”《管子·小匡》:“小罪入以金钧分,宥薄罪入以半钧。”《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2.石:(dàn担)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王府则有。”《文子·上仁》:“铢而称之,至石必过。”《国语·周语》:“关石和钧。”《说苑·辨物》:“十斗为一石。”

3.角:(jué决)《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诗·大雅·抑》:“彼童而角,实虹小子。”《孙子·虚实》:“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礼记·月令》:“角斗甬。”曹操注:“角,量也。”《汉书》:“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这里用为衡量、考察之意。

4.斗:(dǒu陡)计粮食容积的量器。《管子·乘马》:“则所布之地六步一斗,命之曰中岁。”《论语·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筲:一种竹器,仅容一斗二升。因斗和筲都是很小的容器,比喻气量狭小和才识短浅。

5.称:(chèn衬)《书·君奭》:“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管子·小称》:“故称身之过者,强也。”《管子·明法》:“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荀子·荣辱》:“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孙子·形》:“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王皙注:“称,权衡也。”《说文·禾部》:“称,铨也。”王筠句读:“称本动字,谓称量之也。”《广雅·释诂一》:“称,度也。”这里用为称量、衡量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