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石为了富国强兵实施变法,为什么苏轼和司马光却极力反对?

 昵称413468 2018-11-26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朝神宗时期,是一场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理财”、“整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这次变法遭到了以司马光、苏轼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为什么苏轼和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呢?

首先,司马光反对王安石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什么是制置三司条例司?这其实是王安石变法过程中设置的一个集权机构。宋代时期,因为赵匡胤制定的“祖宗之法”,宋代的军事、财政和政治事务是由三个部门来执行,单独对皇帝负责。王安石呢,索性就让这个条例司拿过这三个权力,做到集权。

司马光呢,就对此进行反对。我们学过王安石变法,很多人都听说过一段话叫“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很多人觉得是王安石说的。这句话其实是司马光攻击王安石所说的,目的是让宋神宗对王安石产生反感。

司马光认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是侵害了正常的官僚制度,会让朝政变乱,不影响官员的团结。

苏轼呢,主要反对王安石的“免疫法”。什么是“免疫法”呢?就是一般老百姓需要服役。可是王安石却提出,老百姓可以通过交钱的方式减免服役。以前,服役的人主要是农民,可是王安石制定免疫法是把读书人也包含进来,也就是说读书人也需要交钱免除劳役。

苏轼对此坚决反对,我们知道,苏洵、苏轼和苏辙都是读书人,也都是官员,苏轼就觉得王安石的这个改革玷污了读书人的尊严。苏轼说,自古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你让读书人来做劳动,显然是不符合等级秩序。

苏轼和司马光反对的,主要也是这些。最关键的是,王安石变法不仅得罪了苏轼和司马光,更得罪了以他们为代表的地主官僚阶层,这无异于将自己打入了另类,陷入了孤立,因此最后导致变法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