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会说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字

 富书 2020-06-20

“我老婆真的很贵”

DG滚出中国:你根本不懂中国筷子

富书2019年主创团作者报名截止倒计时23天

能言善辩,不如洗耳恭听,比会说更重要的,是会听

作者:清悠(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张小荷朗读音频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采访一个小孩子,问他:“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啊?”

孩子说:“嗯……我要当飞行员。”

主持人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灭了,你会怎么办呢?”

孩子想了想:“我会告诉飞机上的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然后我背上降落伞跳出去……”

没等孩子说完,在场的观众就笑得东倒西歪,大家心想,关键时候还是想着自己呀,即使孩子也不例外。

而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孩子,想看他还要说什么。

没想到,孩子面对大人们的哄笑,眼泪顿时夺眶而出,一脸茫然和无辜。

主持人让孩子继续说下去,孩子坚定地说:“我要回去拿燃料,然后回来救他们。”

接下来的是现场观众的茫然和愧疚,只因为他们没有听孩子把话说完,便自以为是地误会了一个孩子,而同样的惭愧,也发生在了我的身上。

侄子三岁的时候,我们两个在客厅玩耍,玩得高兴间,我看了会手机,再抬头时,他已经不在跟前。

我站起身从卧室门缝往里看去,他正在拉开我的皮包好像在翻什么东西。

于是,我本能的产生一丝淡淡的不快,心想:“这小家伙好像不太有礼貌,他在我包里翻什么呢?”

等他出来之后,我装作没事地笑着问:“小宝,你去我卧室干什么了?”

他回答说:“姑姑,我往你包里放了一盒饼干,你明天坐火车的时候在火车上吃吧。”

听到他这么说,我竟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回答给了我一个无声的耳光,虽然我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在听他说完之前,我在内心已经自以为是地对他做了判断,我误会了一个善良的孩子。

其实许多误会的发生,就是因为你在想、在说,却忽视了听,在没有听到别人的观点前,便轻易地去评判,从而错过事情的真相。

这是一个崇尚说的时代,也是一个忽视听的时代。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会说话,因为会说话往往代表着游刃有余的交际,却没人告诉我们要会倾听,在大家的意识里,倾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有耳朵就会听。

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其实会听比会说更重要,会说有时候是一种技巧,会听则代表了一种态度,能言善辩不如洗耳恭听

你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你就不能听我把话说完吗?”

“我说话的时候,你能不能别看手机?”

“我为什么要听你解释?”

“你听见我说话了吗?”

一方面他在急切的诉求,另一方面他是多么渴望被尊重、被倾听。

倾听需要慢下来,而如今的快节奏使得人们越来越着急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少有人愿意去倾听别人。

于是那些善于倾听的人就变得稀有且珍贵,因为一定程度上,这代表有人“把你当回事”。

跟这样的人交流,你没有负担,一吐为快。

有段时间,特别爱跟一个朋友聊天,她本身话不多,但她却有能力让你特别愿意说给她听。

我就去分析这个问题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得出的答案是,她特别会倾听,我说话的时候,她从来不打断,也不急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满脸期待地盯着,使人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满足感,舒适、随和。

而且这种倾听,并不是只是竖起耳朵听,她是调动内心在听,在我说完一段的时候,她会适时的插上几句话,或提个问题,简短明确,这种方式更加促使我想表达的欲望。

良好的倾听,是先搁置了自己的想说话的需求,让对方充分地表达想法和情绪,专心地去倾听,并适时表达给予对方的关心,不加入自己的批判,抱有同理心去倾听。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往心灵的道路。”

倾听表达一个人对他人心灵的理解与关怀,是最基本的尊重。

我反对你的意见,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个捍卫的过程不正需要良好的倾听吗?然而,这样的倾听在我们身边已经慢慢地丢失了。

而一个对他人付出尊重、理解和关怀的人,比会说话的人更值得信任,也更容易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表面上看他是在谦让,实际上他的收获更大,因为有什么比获得一个人的信任更重要呢。

威廉·杰夫在《聆听管理》一书中提到:

一天到晚我们都在聆听,但我们总是当不好听众。

我们的“听”没有调动心灵,只是做出了“听”的样子。

而真正的倾听是积极的态度,代表了聪明、代表了素养、代表了雅量,代表了一种平和而宽容的品格。

我们发现往往越是优秀的人越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很大程度上也在于他们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欲望。

他们懂得能言善辩不如洗耳恭听,他们有足够的雅量,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而他们的倾听也跟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尊重。

卡耐基有一次参加一个纽约出版商组织的宴会,在宴会上碰上了一位自然科学家,对方对他讲述了几个小时的有关大麻和马铃薯种植的话题。

在宴会结束的时候,自然科学家对宴会的主人说:“卡耐基先生真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是他见过的最有魅力的一位。”

而事实上卡耐基那晚自始至终没有说几句话,而是做了一个优秀的听众,表达了一种受益良多,想继续了解的愿望。

犹太人是聪明的民族,他们的聪明也表现在会倾听。

他们认为善于洗耳恭听的人,不仅到处受人欢迎,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犹太商人推销成功的要诀是,推销员不仅仅是一位口齿伶俐的说者,而且也是一位出色的听众,能够在聆听中感有客户所带来的无限商机。

因为推销最难的地方不是如何把自己的意见、观念说出来,而是如何听出别人心里最想说的话。

倾听,还有利于思考。

村上春树有言:“越是不思考的人,越不愿意倾听别人讲话。”

深入的思考是一个复杂、枯燥的过程,远没有看个电影、出去旅游来的舒服,但是不思考,便就不能反省。

在此过程中,定力是必不可少的,善于思考的人一定有一种深厚的定力来支持这种脑力活动,也必然有足够的定力来倾听他人。

沟通时,不要急于说,而是试着仔细去听他人说什么,你就会知道他人为什么这么说,该怎样去安慰情绪或者解决问题,这一连串的心理思考便是在良好倾听的中完成的。

以此来看,善于倾听真是一件大有收益的事情,不但获得了需要的信息,还给予了对方尊重与鼓励,并且学会换位思考,增强了自身的定力。

善于倾听他人的人,一定也善于倾听自己,更能清楚自己内在的需要。

学习倾听就是一场修行,让我们一起恢复听的习惯,培养听的定力,去了解他人背后的诉求,将沟通进行地更为顺畅。

公号转载需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富书原创 | 转发无需多言 | 转载联系 fushulf 授权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作者简介:清悠,富书签约作者,80后女青年,愿与您共同关注内在成长与精神品质,追求丰富的单纯和不张扬的激情,行走在修心的路上,一起去探寻人生的美好。简书@清悠1202,微博@清悠的杂货铺,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