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扭伤治疗时的几个常见问题

 林涔涔 2018-11-28

日常生活中,偶尔的伤筋动骨在所难免,对于比较常见的扭伤用什么方法治疗呢?


推拿手法侧重整骨理筋


相对于动骨来说筋伤的受伤程度是比较轻的,但它也更容易发生,所以一般而言,伤筋未必动骨,骨伤必有筋伤。


当筋受伤以后,其肌纤维便会挛缩、绞索,甚至结成一团,一条或一块,用手摸上去就不如正常情况下柔韧而富有弹性,中医把这种情况描述为“筋出槽”。对此,可以用手在筋伤的地方轻轻地按揉、摩擦,顺着肌纤维的方向捋一捋,便可以把筋结解开,肌纤维理顺,这就是手法的理筋作用。


如果伤到骨头,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骨折,一种是关节移位。而关节位置的导常,由重到轻又可以分为脱位、错位和错缝三种程度。以上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运用力学原理,用特定的手法对其移位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到原来正常的功能状态,这就是手法的整骨作用。



扭伤时能做推拿按摩手法治疗吗?


一般的医学书上会说扭伤或肌肉拉伤以后不能马上做推拿按摩手法治疗,这种说法又对又不对,为什么呢?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在做什么样的手法?手法操作的技巧和细节非常重要。损伤初期,在皮肤没有破损的地方可以做摩法和抹法,既有效又安全。


摩法和抹法在操作时的共同点是用力非常轻,手在皮肤表面轻轻移动,皮肤下面的组织是不动的,摩法的动作是画圈,抹法的动作是沿着直线朝一个方向滑动或是来回滑动。这种用力很轻的按摩手法不仅不会加重损伤部位出血,还可以让瘀血尽快消散和吸收,具有明显的消肿止痛作用。所以,即便损伤部位已经有些肿了仍然还是可以用的。


但要注意的是,治疗的部位不要集中在肿的地方,而是以在肿的周围为主,特别是在肿处靠近心脏一侧的部位进行治疗,效果更好,也更安全。


摩法和抹法操作的时候,需要事先在皮肤表面涂一些润滑剂,像凡士林、橄榄油、按摩膏、治伤软膏、青鹏膏等都可以,这样既可以方便手法操作,又能够减少手法的刺激性,以每次治疗5~10分钟,每天2~3次为宜。


与摩法的动作非常类似的是“揉法”,操作时是做画圈动作,但用力较大,向下按压的手与皮肤之间不发生位置移动,而是带动皮肤下面的组织一起运动。因此, 它的刺激性较强,在损伤初期,凝血机制尚未建立或肿胀明显的时候,不能做揉法治疗,否则将会越揉越肿,进一步加重损伤出血,一些书上说的不能做手法,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一类手法。


推拿治疗时痛好还是不痛好?


通过推拿手法治疗疾病时,有一个问题经常会碰到,就是治疗过程中各式各样的疼痛,有酸痛、胀痛、刺痛、闷痛、麻麻的痛,甚至出现痛得不能呼吸等感觉。由于治疗的部位程度及个人的耐受度不同,有些人会觉得虽然痛点的治疗很难受,但是一旦松解开又很放松很舒服,而有的人就觉得根本不能忍受。


其实大家还有一个隐隐的感觉,尤其是来治疗时本身疼痛感不强烈,而是以酸胀麻木为主诉的人,就觉得这个疼痛是因为医生用的力度过大造成的。


受西医治疗方法的影响,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疼痛对我们身体是不好的,是一个负面因素,需要尽快去除的,所以止痛药大行其道,同时对推拿这种反而会引发疼痛的治疗方法不能理解。但是中医的治疗思路是希望能找到造成疼痛的原因的,换而言之,中医的治疗方法首先承认: 我们身体的疼痛对我们自身是有益的,是身体给我们传达的信号,这种信号提醒我们目前的状态需要调整了,如果无视甚至屏蔽这些信号接下来身体就会出大问题,所以很多查出大问题的人往往是很多年都已经不生病的人。


手法治疗时的疼痛,一方面是治疗时带来的副作用,同时也是激发我们自身循环修复损伤的好办法,以打仗的例子来比喻说明,当一个阵地遭到外敌入侵时,如果打不过就会向指挥部发求救信号,但是如果指挥部迟迟没有消息,并且所有能派出去的通讯员都派完了之后,可能阵地就保不住了,只能放弃,但如指挥部收到消息,发现这里有问题,就会派兵增援处理。因此,身体局部的疼痛会引起中枢神经的注意,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这也就是很多人觉得冶疗完之后很累的原因。


当然不是说,治疗一定要痛,以痛为目的,只是这种痛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而有经验的医生会采取一定的手法使得疼痛不那么难以忍受,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及时沟通,让医生了解我们对疼痛的耐受度。


有经验的医生在治疗时会准确把握火候,让您感到痛快而不会痛苦,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


詹红生 教授

石氏伤科第五代传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

骨伤科研究所所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主任

曙光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主任

石氏伤科医学中心副主任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文源:汉方精研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境界。


你的一次转发、有可能会帮助无数人……


转发时请注明原创作者和出处!


针灸中国网(www.acuc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