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窗」“互联网 教育”(三)

 临渊草堂 2018-11-30

「学习窗」“互联网 教育”(三)

“互联网 教育”具体加什么?

在现代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网络资源优势和教育功能为技术支撑,通过互联网“ ”课程、教学、学习、评价、教研、教育管理等达到向学习者以及教育者提供一种网络化环境,从而脱离传统教学模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禁锢,为教育教学及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最终实现智慧教育。

「学习窗」“互联网 教育”(三)

互联网 课程

“互联网 课程”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与互联网深度交汇融合,使得课程理念、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全方位系统发生变革,形成新的课程生态,实现传统课程从线下到线上的变身,具有海量资源的互联网,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得到全面拓展、更新,既为传统课程注入互联网理念的新鲜血液,使课程培养的人才符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又促进课程自身在信息化时代的战略转型。

互联网 教学

“互联网 教学”形成了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概念,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对教师授课的依赖性明显减弱,与之相适应,教师的作用要从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服务者,教学要从单向灌输知识的“满堂灌”向更加注重互动对话的“翻转课堂”转变。

互联网 学习

“互联网 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成了无时不可、无地不可的事情,只要连接网络就可以学习,不必再完全依赖于课堂和书本,学习者突破了校园的局限,真正实现了时空上的自由。比如在线课程的学习就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首先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进入课程学习后可以自主选择将学习的经验体会放到网上与他人分享,最后可以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或者有其他学习者进行评价。

通过互联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他们在互联网世界中寻找到学习的需求与价值,寻找到不需要死记硬背的高效学习方式,寻找到可以解开他诸多学习疑惑的答案。

“互联网 学习”对于教师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教师远程培训的兴起完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也在互联网世界里变成现实。

互联网 评价

互联网应用于教育评价特别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教育评价将带来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变化是评价依据的丰富。“互联网 ”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传统教育评价难以收集评价依据和评价信息单一化、片段化的问题,不但可以全过程、全方位采集教育数据,而且可以收集考试成绩之外的情感因素、心理倾向、实践能力等非结构化数据,从而支持综合性、系统化的评价,使教育评价的内涵和功能得到拓展。

另一方面变化是评价应用的便捷。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依据学习表现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成效打分;学校和教育部门借助数据可以远程分析评价教学活动和学习绩效,家长也可以通过数据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学校的教育质量。

在“互联网 教育评价”环境中,每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社会各方面介入教育评价更为方便,也更为深入。目前,国内互联网教育企业已经在尝试通过挖掘管理、教学、学习的基础数据,构建科学的学生成长模型,为对学生进行系统评价创造条件。

“互联网 教学”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正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智慧化方面大步迈进。

互联网 教研

“互联网 教研”是以提高教师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为目标,以专业的教研信息化平台为基本工作场所,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工作思路,以混合教研、实证教研、合作教研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教研方式,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研方式,实现教研方式转型,提高教研服务的品质和效益。

互联网 管理

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等各领域各环节教育管理信息的互通互联,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损耗,促进学校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快捷化、个性化和智能化。

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内容的“智慧校园”就是“互联网 教育管理”的产物。所谓智慧校园,是以借助新一代的物理网、云计算、泛在感知等信息技术,打造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信息化的新兴校园。

由于智能设备的普遍应用,各种监测信息可随时获取,这使智慧校园成为可能。未来,教学管理和教学状态监测、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校务管理和学校决策支持、校园虚拟社区和人际交往平台、校园信息化生活服务和后勤管理等,都将为智慧校园和“互联网 教育管理”提供广阔空间。

「学习窗」“互联网 教育”(三)

“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获取的教育服务和教育应用不断增强,移动互联网将有力地推动泛在教育的发展,满足学习者课堂学习、碎片式学习、个性化学习等需求和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互动式教育等需求。

未来,安全、便捷、实用的移动互联网建设成为推进泛在教育的关键。

人工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为传统的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对学生数据的存储分析,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真实需求,智能化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的个性化。

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汇聚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统计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状况、薄弱知识点分布、成绩分布等学情信息,实现教师教学过程的精准化。

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对教育数据的规整与加工,生成可视化分析图,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基于数据与模型的决策建议,实现智能数据驱动的管理科学化。

虚拟现实化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虚拟现实设备可以像教具一样融入课堂教学,其沉浸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对地理知识、人文历史或微观场景的学习,如建造人体模型、模拟太空旅行、化合物分子结构显示等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兴趣度与知识传播准确性,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加强印象。

共享经济化

教育的共享经济化类似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滴滴打车等共享经济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对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库资源、慕课、微课等闲置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利用网络直播、在线互动教室等平台,将优质的师资力量进行共享,学习者只需付出极少的费用或者以免费的方式,获取共享教育资源,参与网络互动学习,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编辑:张聆萍 美编:黄 崟

责编:张月静

主编:王 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