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发明的灌肠方法

 醉青YPS 2018-11-30

张仲景发明的灌肠方法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被人称为医圣,他发明的灌肠法使得病人大受稗益。他是怎么发明这个治疗方法的呢?

蜜煎导方是一个出自《伤寒论*233条》的药方。

原文:《伤寒论*233条》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蜜煎方

食蜜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膏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张仲景发明的灌肠方法

话说有一曰,张仲景正在伏案写书,他的弟子卫汛进来求教:'老师,有一位年老的病人,大便干结不下,学生很为难。”

“这种病你以前不是治过吗,有什么难的?”张仲景不解地问道。

张仲景发明的灌肠方法


'以前我都是用泻药治疗,可是现在的这老人已经六十多岁,身体很虚弱,我再用药怕会导致瘫痪,弄不好还会有生命危险!”

人命关天,这可不是小事。“走,去看看。”张仲景一挥手,带着弟子出了门。

实际情况确如卫汛所说,这位老年患者身子虚弱至极,医者根本不敢用泻药。这位老人艰难地说:“你们就给我灌泻药吧,反正我也六十多了,活也活够了,死了也不会怪你们。”

但是老者的儿子急了:'张先生是名医,一定还有办法,能不能再想点别的法子?”

张仲景发明的灌肠方法


便秘,

“眼下没别的法子,自古以来治大便干结就—直用泻药。”卫汛回答。张仲景看到老人痛苦的样子,决定先回去想想别的办法。

师徒二人回到书房,卫汛泡了杯蜂蜜水端来,“嗯?蜂蜜水?为什么不试着用它来做药引?”张仲景赶紧带着弟子直奔病人家。到那以后,他让弟子取出蜂蜜放在铜盆里温火慢熬,受热的蜂蜜开始浓缩变干,张仲景将它搓成细长条,塞进老人肛门内。

半个时辰之后,患者体内的干结大便终于顺利排出,他儿子长出一口气,感激地连连称谢。卫汛疑惑地问:“老师,蜂蜜还能这样用?这是什么缘故?”

张仲景发明的灌肠方法


蜂蜜,

张仲景笑着说:“那是因为蜂蜜软化后,可以润滑肠道,大便自然就下来了。它与泻药的功能一样,而且对年老体弱者毫无损害。”

“那我们应该把这叫什么疗法?”弟子问。张仲景略一思索,便将其命名为灌肠法。此后,这种灌肠法就开始被古代医生延用,为更多的病人解除了痛苦。

仲景原文:食蜜七合(140毫升) 上一味,于铜器中,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幷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4.6厘米)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肛门)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蜜煎方制作时有几个注意的地方:

1、普通的蜂蜜即可,制作的量不必拘泥于140毫升,第一次可以少做些,我用250毫升左右的蜂蜜做了20多支

2、现在铜器可能很少,可以用铁锅代替

3、加热蜂蜜的过程中,要不停地搅拌,蜂蜜始终是小沸腾的状态,所以不可能像仲景说的“凝如饴状”,所以当看到蜂蜜的颜色变深,比较像做菜炒糖色的颜色,闻着稍有些糊味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这时的蜂蜜还是液态的,等待它降温。降温的过程中还可继续搅拌,这样可以加快降温的速度,同时可以感觉蜂蜜凝固的程度,当出现“凝如饴状”时,我的标准是用筷子可以把蜜挑起,并在筷子上成固态状可以缠绕时就可以下手拿起一小团儿搓了,这时蜂蜜的温度还是比较烫手的,可以在手上抹些食用油(这是一个网友出的聪明的注意,非常好)把蜂蜜搓成小拇指粗细,5厘米左右长,两头尖的条儿就可以了。

4、由于要趁热做,所以搓成条儿的蜂蜜有可能比较软,过一会儿会有些塌,再搓一遍就是了。

5、每次做总会有些蜂蜜因为凉了粘在锅上,非常硬,清理的办法就是在锅里加水,放在火上烧开,蜜自然化了,清理起来很方便。

6、蜜条遇热遇水容易化,要冷藏,如果有糖纸最好,每个用糖纸包起来再用密封袋装好放在冰箱里,如果没有糖纸,也可以用烤箱用的那种铝箔,把铝箔裁成条儿包,由于铝箔比较脆,包的时候容易破,而且用时再撕开的时候如果撕不好容易有碎屑留在蜜条上,问题不大,那些碎屑可以刮掉,就是麻烦些。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那种薄薄的一次性手套,每个手指套装一个,再把手套装入密封袋中,也不错。

7、使用时,可以用水冲一下蜜条儿,这样更容易插入肛门,不用像仲景说的“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适用症候:老年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大便难、大便干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