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评价篆刻水平?

 网摘文苑 2018-12-01

评价篆刻水平实际上指的是评价印章的艺术水平。

印章在我国至少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在篆刻史中,商周古玺、秦汉印(包括两晋南北朝)实用性远大于艺术性(当时也有少量吉语印),印章的艺术性是到发现花乳石后明清大批文人自己治印后才凸显出来的。商周秦汉期并没有篆刻这一说法,而是“玺”“印”,是信物,明清后才有篆刻这一概念。当然,这里说的是印章功能,用途及概念,实际上古玺及秦汉印艺术性也是很强的,否则就不会有“印宗秦汉”之说了。

评价一枚印章最重要的是格调、意境及取法是否高古。相信很多练书画的朋友都有这样一个感觉:有的人笔画,或者单字都写得不错,甚至章法也与碑帖差不多,但创作的作品就是觉得平淡无奇,不能让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反而有的作品可能个别笔画个别字并不怎么好,整体看起来却很舒服,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就是作品整体格调意境的原因。评价一枚印章也是这样。当然这一评价还要取决于评价者本身艺术素养的高下。

而篆刻所谓篆法、刀法、章法都应以印的整体格调为统领。书画印都讲究出处,讲究取法,正所谓“取法乎上方得其中,取法乎中方得其下”。所以具体到每枚印的评价,在看了整体格调意境取法后,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一是印文内容,要文、雅而不能粗俗,粗俗者其他再好也不是一枚好印。同时印文内容还要能符合其使用的情境。二是篆法,篆法一要无误,哪怕篆体当中没有的也要符合汉字造字法“六书”。二要统一协调,篆当中又有甲金小篆缪篆,再包括碑版权量简帛就更多了,一枚印中篆法要协调统一。三是刀法,书法有所谓中锋偏锋侧锋,篆刻亦然。虽然中锋行笔与中锋行刀有区别,但最终线条质感要体现出来,既要有笔意又要有古意。四是章法,章法包含于之前所说的格调意境之中,即分朱布白必须要安排得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