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介休后土庙 【山西介休】

 宜宾客 2022-06-29 发布于山西

介休后土庙是一个由三清楼、后土庙、吕祖庙、关帝庙、土神殿等组成的建筑群,道家玩的就是这全方位无死角的膜拜系统,八方缥缈诸神欢聚一堂,万民相携磕头捣蒜。

介休特产琉璃瓦,琉璃是玉文化的指向,是建筑实用的化妆术。后土庙的屋顶五彩流淌,云蒸霞蔚在蓝空的背景的衬托下,酣畅淋漓的表达。

后土庙今天的建筑格局是以明代正德年间为底版,清至国朝不遗余力重修的结果。

护法殿重构于清道光15年(1835年),转换成佛教模式就是天王殿,里面的“四大天王”就是道家的“四大元帅”: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这些都是照本宣科搬的《封神演义》里的.

其实道家的元帅名录比哈达都长,什么人都有机会出镜。四帅是正德年遗产,也算骨骼清奇非俗流吧。

三清楼和戏楼是后土庙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建筑。两者浑然一体,无缝对接。

面南的三清楼二层重檐三滴水,十字歇山式,里面是明塑三清四御。

面北的倒座戏台为重檐歇山式,前出抱厦并出八字墙,舞台硬件设备够硬,表演的软件估计没了。

左:元延祐三年(1316年)《永泽庙记》碑,右: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碑

后土庙大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与左右配殿真武殿、三官祠并列同构。它是后土娘娘的办公楼。

这位仙人分身有术,统管着人口生育土地山川河流屋宇等职能部门,是祖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万能人才,而且从不领薪休假。

左: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后土庙记》碑,右: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创建戏楼之记》碑

至于吕祖殿、关帝庙、土地庙在西路,都是些平淡如水的明清货,三个出将入相的连横戏台更像是一种摆设。

单独演吧,明显有闲置资产,一起粉墨登场吧,又干扰成闹剧,所以无实质性消费,只是表达共荣共存共列的和谐理念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