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肩水塞的布防特点及历史价值

 芸斋窗下 2018-12-01
内容摘要: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肩水塞,是汉代“居延塞”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它不仅是居延汉塞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居延汉塞赖以存在的重要的屯戍生活区。由于其地处要冲,布防严密,是汉代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典范。它是我国汉代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西交通、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特别是研究汉代军事部署与军事措施的第一手资料,其历史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关键词:肩水塞;长城防御体系;军事设施;居延汉简;中西交通;民族关系;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3-0097-07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ilitary Defense of
  the Jianshui Fortress of the Han Dynasty
  TAO Yule
  (Jinta County Office of  Local Chronicles, Jinta, Gansu 730000)
  Abstract: The Jianshui Fortress, which is located in Jinta County, Gansu province,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fense system of the Juyan fortresses in the Han dynasty. Historically, it was not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and strategic defense site of the Han dynasty fortresses at Juyan, but also an important garrison and living quarter on which the Han dynasty fortresses depended. With a strategic position and tight defenses, it was a gem of the Han dynasty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and provides invaluable material for studying Han dynasty military deployment and military procedures. The Jianshui Fortress further bears direct witness to the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 and minority relations of the Han dynasty.
   Keywords: Jianshui fortress; Great Wall defense system; military facilities; Han dynasty wooden and bamboo slips found in Juyan;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 minority relations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肩水塞,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是汉代“居延塞”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地处河西通向居延塞外的要冲,好似咽喉要道,故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它不仅是居延汉塞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居延汉塞赖以存在的重要的屯戍生活区。由于其地处要冲,布防严密,是汉代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典范。
  一 肩水塞修建的历史背景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军事防御工程,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的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一万里。长城不仅工程雄伟壮丽,而且修筑历史悠久,从它开始修筑时算起,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
  长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而后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由于诸侯称霸而穷兵黩武,形成了大国兼并、弱肉强食的纷乱局面。就在这样大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各诸侯国纷纷在自己的国土上起土为墙,内保统治,外御强敌。它们彼此之间为了防御,利用原来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脉,逐段构筑城墙和关塞并将其联系起来,构成长城这一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但规模较小,互不连贯[1]1。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叫做“方城”。修筑的时间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公元前5、6世纪,齐国(在今山东境内)又修筑了长城。到公元前4世纪前后,燕、赵、秦,魏、韩各国相继修筑了互防长城[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为了防御北部匈奴族奴隶主贵族的南下骚乱,便派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把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筑长城以拒胡”的长城连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又加以扩建,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延袤万余里。至此,这一世界上古代最为宏大的建筑工程,便巍然雄峙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了。
  汉朝初年,北方的匈奴常觊觎中原,不断侵犯边境,毁坏庄稼,抢走人畜。匈奴的游骑甚至直驱南下,迫近长安,随意掠夺。后元六年(前157),汉文帝派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苏意、张武为将军,率大军在今山西、陕西北部和甘肃东北部一带,修缮秦始皇长城,防御匈奴南下。从首都长安到长城沿线,还修筑了许多烽燧,用以传递军情。到汉武帝时,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数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实力空前强大,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汉武帝大举征伐匈奴,将匈奴赶到了大漠以北。为了开拓疆土,保证西北地区的安全,阻止匈奴南进,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体系。   河西境内汉长城是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逐匈奴而取河西之后开始修建的。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西汉第二次大规模反击匈奴。河西走廊的中、西部为汉军所占领,先后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军经西域征讨大宛,为保障前往西域的道路畅通,同年,西汉王朝派遣18万戍边甲卒,在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二都尉府,以保卫酒泉、张掖。据考证,最早修筑的是令居(西汉县名,今永登县中堡乡罗成滩)至酒泉一段。元封五年(前106),赵破奴率轻骑七百余,虏楼兰王,遂破姑师,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
  居延地区绵延300千米,东、西两侧有巴丹吉林沙漠和北山山脉的天然屏障,使黑河两岸成为河西走廊与蒙古高原联系的一条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河西走廊的唯一通道[2],也是匈奴偷袭汉王朝的主要孔道之一。因此,控制了居延地区就可以远控大漠,近屏河西,东西襟带黄河、天山一带,同时居延地区水草丰美,宜于农牧,是汉王朝和匈奴激烈争夺之地。霍去病收复河西后的太初元年(前104),汉武帝遣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大规模修筑了居延地区的整个塞防体系(以下简称“居延汉塞”),这个体系南抵祁连山北麓,北到居延城。后又从肩水金关西南连至玉门附近祁连山下。两条长城同接于金塔县东北处的肩水金关,形成L形的犄角之势。由于地处军事要冲,居延汉塞就成为河西走廊的重要北部屏障,在汉匈对峙中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肩水塞就属于“居延汉塞”的一部分。根据居延汉简的研究成果,肩水塞是居延汉塞七处候官要塞中距张掖郡最近的一处重要塞防,属张掖郡的肩水都尉管辖,沿黑河两岸绵延60千米,是居延地区整体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必经之路,北端设肩水金关以通北地,是抵挡匈奴南侵、保障河西走廊畅通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肩水塞辖区内的黑河两岸由于水源充足,土地适于农耕,成为居延地区的一处屯戍重地(另一处为黑河下游三角洲地区),以供戍边军需,故肩水塞以堑壕或塞墙将黑河两岸的屯戍区围于塞内,用以保障屯戍区农业生产的安全。
  二 肩水塞的布防体系
  汉长城是一个工程浩大、组织严密、细致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它的构成,并非“长城”一词给人的印象那样只是接连不断的一条城墙而已,这个体系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和粮�w武库等军事设施,正如《居延汉简》中所记载的“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3]。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4]。这个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因地制宜、据险置塞为原则而构筑的。肩水塞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
  肩水塞,分布在甘肃金塔县东北60千米的黑河两岸,在这一区域的黑河两岸,分布着两条平行的汉代壕堑,北端相交于金关;河东壕堑大致完整地延伸至鼎新西南的沙枣墩水库,长约60千米;河西壕堑断续延伸至航天镇国光村附近,长约45千米;在两塞间,还有一道壕堑。共有44座烽燧、2座城、4座障、1座关[5]。由于肩水塞不单单承担军事防御职能,更重要的是它的屯田职能,因此,肩水塞的防御系统就不单单是塞防系统,它是由塞防系统、邮驿系统、军需屯田系统和水源保障系统四部分组成[6]。
  (一)塞防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指承担军事防御功能的设施,进一步细分为防御设施、管理驻防设施和候望设施等三部分,构成了左辅右弼,互为犄角的军事防御体系。
  1. 防御设施:主要包括关城、壕堑、塞墙及天田
  (1)关城:关城是汉代边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军情紧急时,重要军队驻守于此。关城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为了能控制险要,用较少的兵力抵挡较多的敌人,往往把关城建在高山峻岭之上,或深山峡谷之中,或河流转弯之处,使其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目的。肩水金关是汉朝初年在居延塞防线上设置的唯一关口。它是当时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的肩水都尉府即大湾城地区和位于地湾的肩水候官所在地等屯戍重地,因而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它设置的位置在黑河较窄处,也是金塔北山和合黎山的最窄处,有利于防守,可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
  据1930年考古发掘记载:肩水金关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现仅存关门和关内西南侧坞院1座。整体遗迹呈长方形。关门仅存两座东西相对的长方形铺舍遗迹,中为门道。铺舍向外两侧向北2.50米处,有“阙柱”一对,仅残存地面遗迹,均与金关长城相连。铺舍为矩形,长6.50米、宽5米,残存铺舍墙最厚1.20米,最高1.10米。西侧铺舍内有一通铺舍顶的土墼台阶,现仅存三级;东侧铺舍内无台阶,但多一隔墙。铺舍与“阙柱”之间以土墼砌筑的墙体相连,长约2.50米。门道宽5米。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结夯土塞墙。坞院在关门的西南侧,平面呈不规则形,东南角敞开(或系坞门所在)。坞院四面墙体仅存地面痕迹,尺寸不详。坞院内有房屋和马厩遗迹,形制和面积不清。西侧中部现存烽火台1座,黄土夯筑,已风蚀坍塌呈圆丘状,底部呈正方形,边长8米、高3.10米,夯层厚0.08―0.10米。烽火台南侧有方形围墙(墩院),墙体黄土夯筑,夯层厚0.05―0.08米。东墙长12.50米、南墙长13.10米、西墙长9米、北墙长4.20米,高0.25―0.70米,墙宽0.70―0.80米。北墙与烽火台东壁相连,西墙与烽火台南壁相接。北墙开门,院内有曲折夹道,两侧分布有住室、灶屋、仓库、院落等遗迹。坞院东墙、北墙及房屋、马厩形制和面积不清。关城是肩水塞防御体系中的主体建筑,其他建筑设施则共同拱卫着它,都是辅助设施[7]。汉代关隘布局,多置于驿道上。张掖至居延的驿道,由南向北沿黑河东岸延伸,故金关关址即置于黑河东岸的驿道上。由于在此处设关,充分体现了据水为险的原则,西面有黑河和金塔北山为天然屏障,东面有合黎山自成锁钥,南北两面则为戈壁平原,登临在关门门楼之上,长城内外则一览无余。使得这古塞雄关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2)塞墙、壕堑及天田:塞墙、壕堑及天田是长城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肩水金关之处的汉长城,东接关门向东南延伸至合黎山下,后折向南沿合黎山西麓延伸;向西延伸至黑河东岸,过黑河后向西延伸至金塔北山脚下烽燧旁,又折向南沿北山东麓延伸,充分体现了据水为险、以险置塞的原则。其构筑方法,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用砂石土堆筑的,墙体中间夹有红柳、芦苇等,长城一侧有天田痕迹,现仅存砂石土堆筑的墙体基础,残存部分呈丘状土垄,剖面呈圆丘状,整体痕迹清晰可见。自然基础,土质疏松,底宽8.30―13.80米、高0.30―1.40米。当时汉王朝由于疆域的迅速扩大,屯戍的大量需求,迫于人力、财力的制约,政府大面积推广蒙恬的措施,充分利用山川险阻、地形地物,同时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边防建设,从而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和军事通讯系统。汉代所筑之边防设施,皆因地制宜,或依高山峡谷,稍作整治;或临河流,兴筑木栅、水门;或就地取材,垒砌墙垣,构筑篱笆,设置“强落”。所有上述设施,汉代总称之为“塞”[8]。通过调查证实,肩水塞也是由壕堑,天田,芦苇、红柳和沙砾垒筑的墙垣以及河流、沼泽、沙漠等天然屏障共同组成的。
  如果把肩水塞比喻成一把铁钳的话,那么关城是枢纽,两侧的长城则是这把铁钳上张开大嘴的两只钳牙。它们拱卫辅佐着肩水塞,形成军事上的犄角之势。如果敌人犯长城,屯守在两侧长城上的部队便迅速出击,采取两侧夹击或迂回包抄敌人后路的办法,使敌人腹背受敌,不战自溃;如果它们本身受到敌人攻击,也可以利用自身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完善的长城防御工程固守自救。
  2. 管理驻防设施:主要包括东大湾城、地湾城、将军营盘城等
  管理驻防设施主要是障城,是都尉府或候官治所。按照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障,一般呈方形,面积随地域和官府等级大小不等,自21.6×21.6―70×70米,墙垣以夯土版筑或土墼砌筑,基宽4―6米,墙高8―10米,墙顶有女墙,障内一角有登障顶的台阶,有的障顶附属有候望遂或候望屋,障内有房屋数间,是汉塞沿线最高大严密的防御设施,也是边防最高级别官员的治所或居室[5]186。坞,是面积较小的障,又叫小城或庳城。在肩水塞防御体系中,坞多附属于障或燧而组成一完整的防御工事,其规模随所驻之军事机构的等级而定。如肩水都尉府所驻的大湾城遗址,坞的面积为184×155米,较障的面积超过两倍,而肩水候官所驻的地湾城遗址,坞围建在障的南、西、北三面,面积约71.8×69.5米。坞墙夯土版筑或土墼砌筑,墙宽1―2米,障面抹草泥,涂白灰。坞内沿坞墙四周有都尉府或候官署各掾属的公务房和住房以及守卫戍卒的居室、马棚、畜圈等建筑。烽燧所属的坞,位于塞内者,坞皆偏于烽燧一侧,与燧连为一体,有狭窄而长的门道,多有双重门设置。位于塞外者,坞皆围于烽燧四周[5]187。根据汉塞障城的选址原则,都尉府所驻障,一般位于驿道上,与塞防保持一定的距离;候官所驻障,均位于塞防沿线[5]186。肩水塞防御体系中的障城也完全符合这个选址原则,即肩水都尉障―东大湾城,东距东部塞约6.7千米;肩水候官障―地湾城,因下辖金关,故位于金关附近。从大湾城和地湾城的地理位置布局看,呈三足鼎立之势,拱卫着金关。
  (1)肩水都尉府城―东大湾城:又称“毛城”。据出土汉简和史料记载考证,东大湾城为汉代张掖郡辖肩水都尉府城。汉武帝时,设置了“张掖属国都尉”,权力相当于太守,它的下面设了三个都尉,肩水都尉是其中之一,是相当于郡的都尉。都尉都住在城里,东大湾城是肩水都尉的府城[2]122。东大湾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50米,由内城、外城和障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8.7万平方米。外城仅东垣较完整,基宽2米,垣内有一道宽5米的浅壕,东南隅有烽火台一座,底边长5米,残高10米,东墙开门。城内有小屋残迹,曾出土汉简900余枚。城外环壕沟。内城位于外城东北部,东西长190米,南北宽140米,墙基宽2米,残高1.65米,北、东二垣保存较好,与外城垣相距10米平行。北墙正中开门。东北角筑烽火台,残高7米。城内外有房屋残迹,城内曾出土汉简500余枚。障位于内城西南部,长90米,宽70米,垣厚4―6米,中有椽柱孔,顶部残存矮堞。南垣一小坛出土西夏文印版文书和西夏文丝绸各一件。障四周又有两道平行土墙,应为宋元时期建筑。宋、西夏、元时当为驿站。
  东大湾城是守城部队的驻营地,同时也是居延屯田的重要区域,平时军士们驻扎在这里进行屯田、练兵等活动;干戈相见之日,则服从都尉的统一调遣,辅弼着关城向敌人攻击。它不仅是守城部队的驻营地,同时还是军需库,贮存有大量的粮草、武器、火药等,这就避免了“军事曝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藉庇,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运迭不前”的情况,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2)肩水候官驻所―地湾城。位于肩水金关南侧的黑河东岸边,是汉代肩水候官所在地。地湾城遗址由三坞和一障组成,遗址范围100×100米,现仅存一障,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2.5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宽5米,残高8.4米,障顶四周有夯筑女墙,障顶东北角有一候望屋,与女墙间距0.27米,夯土版筑。障门西开。北墙和东南墙角处有成排的木棍残桩,当为虎落设施,障东北角有高约1米的小屋。障外共有三道坞壁,第一道坞在障西,面积55×48米,基宽1.3米,残高3米,坞内有长方形房屋,坞门南开。第二道坞从障东南角起,沿障东墙南延30米折向西,内有房屋残迹。第三道坞在第一道坞北20米,长约100米,厚2米。1986年发掘出土的许多汉简均记“肩水候官”或“肩水候长”,知此为肩水都尉所辖肩水候官治所。从地湾城的形制规模看,也应为肩水候官治所。汉时的候望系统的领导结构是:太守一都尉一候一候长一燧长。都尉一般都住在城里,称城尉,城的规模在130×130米以上;候官都住在鄣里,称鄣候,障的规模是100×100米以内的正方形围墙。而地湾城正符合障的标准。当时,居延地区一共10个候官,共统辖着261个燧,其中肩水候官统辖着86个燧[2]123。   (3)营盘城:位于航天镇营盘村东北2.10千米处黑河西岸的一片风蚀台地上。西南距花庄墩(烽火台)3千米,西北距茵窝墩烽火台3千米,东南距长丰烽火台8.50千米。城的平面呈方形,边长80米,面积6400平方米,保存一般。墙体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08―0.13米,内有红柳平铺为筋,剖面呈梯形。堡坐北向南,南墙的正中开有一门,门的前方有矩尺型曲臂(回门),在堡的四个墙角处各有角墩一座,东墙、西墙、北墙中部各有马面一座。受雨水风沙侵袭,大部分夯土板筑的墙体被破坏。堡的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墙体均不同程度风化酥碱,并向墙体两侧坍塌成斜坡。该堡南侧采集有绳纹灰陶罐腹部残片、粗砂灰陶罐腹部残片、灰陶残片、红柳筋等。
  该城是肩水塞防线上的一座重要城障,居黑河西岸,适处合黎山与马鬃山相邻峡谷,两道汉长城隔河相望,居延塞防线上的烽燧沿河林立。此处有沿黑河通向南北的必经之道,东有合黎山为天然屏障,北有狼心山和孤红山自成锁钥,黑河通道由此分岔,一路伸向张掖,一路伸向酒泉。它是当时阻止匈奴进犯河西的屏障。
  该城当地人叫将军营盘,认为是汉代李陵将军驻守酒泉时的营盘,当地农民曾在营地拾得残刀片、铜弩牙、箭镞等物。明代内监芮钊扎营于此,又称芮公营[9]。
  3. 候望设施:
  候望设施即烽燧,文献中,称“亭”、“亭燧”、“燧”、“亭障”、“亭候”、“亭��”等。按其职能,有属于军事候望系统的烽燧;属于邮驿系统的邮亭、都亭;属于屯田系统的农亭;属于治安系统的乡亭、市亭;属于警卫系统的城亭、门亭等[5]187。在肩水塞防御体系中,属于军事候望系统的烽燧占绝大多数,它是汉代边防基层组织的驻所,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是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形制可分为三类,一类以土墼砌筑,有的土墼内掺和有苇筋、沙粒、石子等;一类为夯土版筑,夯层厚8―12厘米,夯层中常残留有连接夹板用的,以芦苇或红柳拧成的绳索,为了加强夯层的黏和力,夯层间常竖插有许多红柳尖桩,有的尖桩上还缠有红柳枝或芨芨草;一类为以胡杨木棒为骨架,以碱土块、石块、澄板泥块中夹芦苇、红柳、胡杨枝分层垒筑。汉代亭燧的上部有望楼,即汉简所称的“堠”、“堠楼”、“谯”等。望楼四周有女墙。望楼一面开门,敞露无屋顶,部分烽燧上有半露的遮阳草篷,值勤戍卒可坐于篷内[5]188。
  根据汉代烽火制度,信号有昼、夜之分,昼有烽、表、积薪、亭上烽;夜有苣火、积薪、离合苣火[5]188。最基本的方法是,每当遇到敌情时,夜间举火,白天放烟,及时通报敌情。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但根据来敌的数量和紧急情况程度,也可举烽、表或亭上烽[5]188。这是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和施放信号的不同来加以区别。烽燧的布局十分重要,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燧而不筑墙,金关以北的部分地段就是如此,这可能是此处的烽燧紧靠黑河,以黑河为天堑的缘故,可见烽燧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在肩水塞内有烽燧40多座,在烽燧与塞的布局上,由于肩水塞辖区黑河两岸的地形较狭窄,东部塞烽燧均沿戈壁沙梁延伸,烽燧随地形设置,间距在1.5―2.3千米之间(约合汉里3.6―5.5里);西部塞沿黑河延伸,地形较复杂,烽燧间距在0.75―1.5千米之间(约合汉里1.8―3.6里)。这些烽燧大都是沿长城线分布的,一般在城墙附近。一旦发生战事,烽燧即可施放信号,可谓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就象接力赛一样很快就传到守城部队那里。此外,从居延汉简中记载的肩水塞的烽燧名称看,有陷阵燧、要虏燧、受降燧、灭虏燧、禽寇燧等,充分说明了肩水塞候望设施的重要性。
  在肩水塞长城线外围的山中,还发现了几座沿长城线分布的烽燧,这些烽燧正是《汉书》所载之“塞外列亭”,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及时传递警讯,御防外敌来犯。可谓层层设防,用心良苦。
  今天漫步在肩水塞一带,关城、烽燧、塞墙遗迹依然清晰可见,矗立在旷野中,虎视眈眈地注视着长城内外,使人见了不难想象当年关城的神威。
  肩水塞西邻黑河和金塔北山,东依合黎山,长城纵贯,一关雄踞,形成“关隘相连,烽火相望”,层层布防、步步设险、能攻易守的完善的长城防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塞墙是最基本的基础防线,是“物防”,而烽燧则是“人防”的基础,关城是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是军事“焦点”,城障是长城防线的坚强后盾。严密的布局结构使得这个体系牢不可摧,在抵御外来侵略,保卫边疆安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邮驿系统。这一系统是将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邮驿设施单独提取出来,类似于今天的道路交通系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驿置和驿道两类设施。
  1. 驿置。即驿站,也叫邮亭。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据调查,根据地理位置推测,肩水塞内现存的邮亭有2处(即A36和T192)。其中A36位于“肩水支流”干涸古河道的东岸,距壕堑遗址1.6千米,烽燧以土墼砌筑,三层土墼间夹一层芨芨草,残高4米。T192位于东部塞沿途的戈壁上。烽燧已坍塌成一高约2米、直径20米的平墩。
  2. 驿道。道路,是烽燧、坞障之间的系带,是长城防务体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障塞烽燧是武士身上所穿的甲片,军用道路则是将这些铁片连接的系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修建长城时也得遵循这个道理,长城沿线的道路应该是率先开通的。因为,众多修筑长城的人员分布在长城沿线的广阔地带,他们的给养运输不得缺少,这就要求道路畅通。当长城防御体系初步完成之后,为满足大军出塞以及传递情报等方面的需要,也势必要对道路的平整和畅通提出更高的要求[4]78。从居延汉简的材料中可知,修筑道路并保证其畅通无阻,是戍卒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当时,设有专职筑路养路的士兵,称为“除道卒”。在破城子出土的《居延新简》简文上有:“□□□车马中央未合廿十步溜漉不可。”该简就是对雨后养路的一段记录。肩水塞内的驿道,沿黑河东西两岸的塞墙和烽燧分布。   (三)军需屯田系统。这一系统是肩水塞有别于一般汉塞的重要内容,农田、用于灌溉的井渠、护渠的亭燧、用于储藏粮食的粮仓遗址以及相关民事管理设施等均可包含在这一系统内。
  1. 农田设施。肩水塞,包括现在的金塔县鼎新镇和航天镇的大片区域,由于黑河两岸的绿洲是十分适宜耕种的,现在也是很好的农耕区。根据肩水金关汉简记载,肩水塞的屯田区主要是�U马田官屯田区,位于大湾城周边的黑河两岸,上世纪80年代在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和长城调查时,这一带田渠遗迹还很明显。近些年来,由于在这一带大面积开荒,遗迹已无存。但从现在新开垦的荒地看,土质肥沃,十分适宜耕种,这也充分证明了这一带优越的农耕自然条件。
  2. 灌溉设施。即直渠和支渠。肩水金关汉简中有许多关于河渠的记载,如“肩水”、“延水”、“甲渠”、“曲河”、“赏水”等。其中位于黑河东岸的“肩水支流”,是�U马田官屯田区的主要水源供给系统,在这条支流四周,遍布了许多直渠和支渠,它们将水源输送到了农田,保证了农田灌溉。肩水金关汉简中还有许多关于井的记载,如“卅井”、“自有井”等,这些井也应该是当时戍卒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之一。
  3. 管理设施。即屯田系统内的亭燧及其他管理设施。这一系统内的亭燧及其他管理设施现遗存的有T189a、T194、T199、T201等4处,它们均位于汉代直渠遗迹的西侧,是屯田区守望渠水的亭燧遗迹。从出土汉简看,肩水塞内的管理机构既有军事方面的,即都尉→候→候长→燧长;也有行政管理方面的,即县→乡→里。
  4. 仓储设施。即仓址。作为当时大规模的屯田区域,肩水塞内应该有仓储设施,但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待进一步考古调查。
  (四)水源保障系统。即黑河水系,是居延汉塞赖以存在的生命线,黑河的水源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居延汉塞塞防系统、邮驿系统和屯田系统的存亡。
  黑河河道是肩水塞的天然屏障。此外,在大湾城一带的黑河东岸,有一个大弯曲,当地名叫“大湾”,在大湾北段东岸,形成一片沼泽地,当地名“麻莲井子”,黑河有一条支流(即肩水支流),由西向东穿过麻莲井子沼泽地,转向东北流,经大湾城东,分为两支,干流继续向东北,于地湾城西侧汇入黑河;支流向西北,于大湾城以北汇入黑河。这条黑河支流,绵延约21千米,现已完全干涸,但遗迹十分明显。沿河两岸,就是肩水都尉所属的�U马田官屯田区[5]166-167。从地理位置上看,这条支流和黑河河道将�U马田官屯田区的核心部分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尤其是将肩水塞的最高指挥机构―肩水都尉府城(大湾城)也包在了这个包围圈中,这既为屯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又保障了屯田区和肩水都尉府城的安全,真可谓是一道坚不可破的天然屏障。
  三 肩水塞的历史价值
  长城是我国古代各封建割据集团和各民族统治集团之间矛盾和战争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万里长城已完成了它的战略防御使命,但是,它还是我国两千多年来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西交通、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特别是研究历代王朝军事部署与军事措施的第一手资料,其历史研究价值不言而喻[7]3。作为居延汉塞重要组成部分的肩水塞,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当时看,首先,肩水塞位于汉王朝的边远地区,当军事防御线构成之后,边塞的施工及维护,大量戍卒及内陆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口增长。其次,肩水塞守护着这一地区和会水县乃至河西走廊的绿洲并使之繁荣。肩水塞的修建,使塞内陆区得到了安全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环境,保证了长城内陆的安全,促进了塞内陆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第三,由于肩水塞直至居延塞的设立,保证了边境的安宁,稳定的边境状态使汉王朝与西域诸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得以正常地交流与发展,对于汉文明的扩展以及西域诸国的归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94。从现在看,首先,肩水塞历史上是居延汉塞乃至河西汉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长城这一综合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古代文明的伟大历史见证,也是汉代中央王朝对河西走廊地区实施统治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其次,肩水塞巧妙依托和利用黑河、北山、戈壁的自然环境进行选址和布局,遗址规模巨大,遗存类型丰富,保存状况良好,以汉简为代表的出土文物数量众多,是研究我国汉代河西走廊地区的军事防御制度、屯戍组织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第三,肩水塞的各类城、障、坞、关、烽燧等建筑类型众多,且大多采用夯土、土坯等当地材料和技术筑成,是汉代河西走廊地区防御建筑和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建筑史研究价值;第四,肩水塞所处的居延一带,自古以来气候干旱,生态脆弱,汉代及后世的大规模屯戍活动对黑河两岸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研究居延塞的历史格局和屯戍活动对研究该地区汉代以来的生态环境变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五,肩水塞遗址是中国汉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1]罗哲文.长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2]方步和.张掖史略[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132.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4]马建华,张力华.长城[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64-65.
  [5]吴�i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60.
  [6]尤涛.金塔文化遗产研究文集―金塔居延遗址内涵、价值和构成初探[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17.
  [7]潘跃.万里长城山海关[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1:2.
  [8]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洮战国秦长城山丹汉、明长城调查报告[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137.
  [9]桂发荣,王永宏,王鸿国.居延逸史(第一卷)[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