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战争

 恶猪王520 2022-02-15

如果进行简单的归类,

民族似乎可以分为:

农耕民族、游牧民族、海洋民族,以及太空民族。

古代中国主要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明代开始感受到来自海上的威胁,

1840年之后,

海洋民族成为最大敌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气候考古学研究,西周结束了“全新世大暖期”,地球出现小冰期,平均温度比8000~3000年前降低了2-3度,降水线从黄河南移至长江,野象犀牛南移,草场退化。古居延地区曾经也是温暖湿润的,气温波动后,降水减少,再加之上游地区人口增加,人为控制水源,截断水流,导致弱水下游河道改道,缺水或无水。巴丹吉林沙漠逐渐西移,沙进水退,原水域广阔的居延泽也不断萎缩。从某种角度来说,地球变暖,未必都是坏事,或许会使中国北部地区能够增加降水量。

小冰期的草原经常出现恶劣降温天气,导致大量的牛羊死亡,有人研究战争与气候有所相关。回顾汉匈战争,也体现了某种季节性的规律,匈奴南下往往在秋冬季节,而汉军北上出击,多选择在春夏。《匈奴列传》记,“其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饥寒死,国人多不安…”。为了有足够的过冬储备,匈奴会选择在秋麦熟、秋马肥的时节南下打劫。

图片

匈奴处于原始奴隶制社会,在边塞抢劫汉男去耕种、放牧、冶铁,汉女美者妾、丑者婢,抢到财物越多越富裕。匈奴军队最大优点拥有强大的机动性,对农耕为主的农业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古代中国北方大量修建扩建长城,希望用边墙来抵挡骑兵的侵扰。但仅依赖长城是不够的,长城沿线还建有城、关、墩台、烽燧、粮仓、武库等。军粮若从中原地区调拨损耗极大,则以垦荒屯粮为主。

汉武帝曾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未果。于是,汉武帝决定在河西走廊地区设四郡,进行屯田。居延处于弱水(额济纳河)的下游绿洲地带,北通匈奴龙城。居延屯田有两个田官区,“北部以甲渠塞、卅井塞和居延泽包围了居延屯田区,南部以肩水东西两部塞包围了騂马田屯田区。”其规模在河西屯田中是最大的。

图片
图片

肩水金关 通往匈奴大漠的最后一道关口

图片

地湾

图片

在边郡官僚体系中,陈梦家先生分析归纳为:太守、都尉(与太守同级别,在边塞的一郡中往往设有多个都尉,都尉可分为关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等)外,还有候、塞、部、遂组成候望系统;城尉、千人、司马组成的屯兵系统;田官组成的屯田系统;仓、库组成的军需系统;关、驿、邮亭、置、传、厮等组成的交通系统。在候望系统中,候为最高长官,候的驻地为候官或鄣候,其地位同等于县级。

其兵种可分为:田卒(屯田)、河渠卒(治河)、燧卒(候望、巡视天田、缉拿盗贼,亡者)、省卒(特殊劳动)、库卒(仓库)等。边塞的兵力:汉高祖时期在西北边境屯兵约20万人,汉武帝最高达到60万人,随着匈奴的衰弱,常备兵降到24万人左右。

汉代在居延地区建立大量烽燧,并非全部用长城连接,通过烽火、蓬烟快速向后方传递敌情,后方军队收到情报后,采取应敌对策,并组织田卒、牲畜进入亭燧以躲避。“天子将兵在天水,闻羌胡预击河以西。今张掖发兵屯诸山谷,麦熟,石千二百。帛万二千,牛有贾,马如故。”尤其在秋收时节,更会派遣兵力屯守,加强防御。

图片
图片

肩水都尉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居延地区出土的汉简(汉历史研究的资料补充)

西汉时期,由于苛政、贪吏、峻法,社会并不富裕稳定,常常有亡人越塞的现象,亡者主要有三种身份:①往者从军多没不还者,贫困子孙,一旦亡出,从其亲戚;②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③盗贼群辈犯法者。他们听说匈奴地区更加自由快乐,向往者多。为了遏制大量汉人的逃亡,被抓者会被腰斩,其妻小受诛连;军士逃亡该部要受到重罚,军友需相互监督揭发,均有连带责任;奴婢的主人牵连治罪。

在边塞设置“天田”来调查人员出入情况,将一定宽度的地表锄画松软,或在一定的地带上铺以细沙。人马过之,必留下足痕。燧卒则以之痕迹判定是否有人偷越边塞,即汉简文书中的“日迹”。若发现有痕迹,则要判定是人、是马,或是野骆驼;若为偷越情况,不仅要查清出入情况,还要及时上报协查。

匈奴在边境上设置“区脱”(土室)以候脱汉者,逃亡者不仅带来了汉地的消息,还会传播中原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如:穿井、造城、藏谷、热坑、耕种、冶铁、治军等,使得匈奴军力大增,一部分游牧民族趋向定居生活。由此推测,李广之孙李陵降匈,并非偶发现象。

图片

是否就是天田?还是屯田?

图片

居延地区捡到

图片

各时代铜钱、箭镞(有孔疑似可藏毒)、黑陶

补:陈寅恪先生认为,匈奴(hunua)一词的对音为胡。在胡姓中,确有一些匈奴人入华后改姓胡。

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又乐产《括地谱》云:“夏后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

匈奴是否与夏人有关?

还是,夏人就是匈奴人?

或是,夏人与匈奴人进行了混血?

这些都让考古学家们去证明吧!

农耕民族保守满足,小富即安,习惯定居,很容易产生集权(汉奸也特别多)。而游牧民族相对分散自主,自由迁徙,但过于游离整个社会(需要有强大的宗教信仰,才能把他们捏合起来)。海洋民族的崛起,才真正推进了整个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