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与中医(六)—— 从河图洛书探究六经起源

 人品第一学问二 2018-12-03

继续第三点:易学思想对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的影响。

上次说到了:中医学的藏象、经络等基本理论框架,是借助易学的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太极阴阳变化等模式来构建的。《内经》的藏象模式源于易学。以下内容为:中医经络理论的基本框架是借助易学模式构建的。

(2) 从河图洛书探究六经起源

六经辨证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但六经的实质,是中医学中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六经所谓的三阴三阳是什么?以往大多认为,三阴三阳是阴阳的再分,事物有阴阳两仪各生太少而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四象,进而划分出非太非少的厥阴和阳明,形成三阴三阳。这种理解虽有一定的道理,但用来解释六经分证中的一些问题(如太阳主表,何以不配肺卫而入膀胱?太阳是阳之最,为何位北主冬配寒水?为何太阳不与太阴而与少阴相表里等等),显然无能为力。其实,《内经》三阴三阳的概念,与河图洛书同样有着密切关系。

河图生数为先天,先天主气,成数为后天,后天主运。五行五运以成数为用,六气当从生数而出。代表四时、四方的四个生数,两相交会,可以也只能在六种组合,这六种组合恰恰构成了三阴三阳。

一、三是阳数,交会东北为太阳;二、四是阴数,相合西南为太阴。一、四、二三均相邻交会于外,外为阳,一四合化于西北阳明,二三合化于东南少阳。一二、三四均相向对合于内,内为阴,一二相合为少阴,三四相合为厥阴,少阴在北,厥阴在东者,阴从于阳(二从一,四从三)之故也。




《素问·阴阳离合论》中有三阴三阳方位的论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用图示,恰与河图四生数交变化生三阴三阳的方位契合。




马王堆出土的医帛《阴阳十一脉灸经》中以三阴三阳命名的只有八脉;足钜(太)阳脉、少阳脉、阳明脉、足钜(太)阴脉、厥阴脉、少阴脉、臂钜(太)阴脉和臂少阴脉(其余三脉分别称作“肩脉”、“耳脉”和“齿脉”),这个情况很值得注意,它给我们留下了三阴三阳与经络相合的早期形态的痕迹。显然,原始的三阴三阳脉是足六经,名称上也不冠手足,以后加上了臂太阴和少阴二脉,为什么只加二脉?又为什么加的是这二脉?耐人寻味。较为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为了配应九宫八卦之需。试看六脉配八方,缺的是正南和正西。正南离心,正西兑肺,所补恰好是臂少阴心脉和臂太阴肺脉,这恐怕不是偶然巧合吧!

《素问·热论》描述的六经传变,仅及足六经;又六经与藏府的配应,《素问·热论》所述仅“少阳主胆”、“太阴脉布胃中”、“少阴脉贯肾络于肺”和“厥阴脉络阴器而循肝”四条,既不全面,格式亦不统一,而十二经脉与藏府的系属关系,在《灵枢·经脉》等篇中已有完整记载(后来六经与藏府的配应,理应按照十二经脉说完善的)。这些都说明六经辨证的肇始,应在十二经脉理论完成之前。

《内经》的三阴三阳六气,所谓“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等说,也是根据河图洛书方位演绎而来。




搞清了三阴三阳的易学模式,以往六经研究中一系列问题,均可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易学对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主要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形成阶段,主要反映在《黄帝内经》中。宋以后出现过一些新的影响,较突出者有金元时期易水诸家的药性理论、明代温补派的命门学说和针灸方面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清代一些医易专著在阐述医中易理方面作了较多探索,在某些方面有助于对医理的认识,但也有一些著作过多地附会易理,难免牵强,实际意义和影响均不大。

《内经》直接引据易理的例证尚多,不能尽举。仅从上述数例已可看出《内经》理论的形成与易学的不解之缘,确乎近代中医名家恽铁樵先生之言:“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