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承畴是民族罪人还是百姓救星?

 葫芦他爷爷 2018-12-04


朱鹤年 洪承畴像

在叛明投清的著名历史人物中,吴三桂与洪承畴的评价颇有不同:前者是铁定的汉奸卖国贼,后者降清后对满清接受中华文明有一定的贡献,明清易代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历史的倒转,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民族的“救星”。

洪承畴走向历史的前台,利益于明末西北地区严重的流寇问题。造成西北地区流寇成群,关键是气象异常,天灾人祸,最终民不聊生。

最早出来收拾西北乱局的是三边总督杨鹤。杨鹤,湖广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时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崇祯元年,民变四起,朝野上下都在流寇问题,方法当然都是 “打”。杨鹤的见解则很特别,认为造反的人并不是跟朝廷过不去,而是日子没法过下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今辽事甚急,倘若把老百姓给杀了,谁来保卫国家呢?

杨鹤上任后,确实很有成果:神一魁、王左桂、王嘉胤、红狼、小红狼、点灯子、过天星、独头虎……西北有知名度的流寇头子,几乎全都归降了。

但是,杨鹤的办法只管了半年,因为他带来的钱只够花半年,带来的粮食也只够吃半年。老百姓不饿死造反没多大意思,招安后还要饿死受招安同样毫无意义。杨鹤把朝廷的钱花掉了,朝廷的大事又没解决,崇祯皇帝一生气,杨鹤便被发配袁州了。

洪承畴像

杨鹤的失败,带来了洪承畴成功。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进士。崇祯四年(1631)十月,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

洪承畴对流寇问题的成因,与杨鹤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在方法,则正好相反。杨鹤认为,老百姓造反是因为没有粮食,先要解决“粮食问题”。洪承畴认为,老百姓造反确实是因为缺粮,但先要解决 “人口问题”。老百姓减少了,粮食的需求就会下降,剩下来的老百姓自然就不会造反了。

所以,洪承畴上任后就拼命杀人,不投降的杀掉,投降的也杀。洪承畴的方法还真管用,一年多之后,三大民军几乎被消灭殆尽。

洪承畴还成功地俘杀了高迎祥,挫败了李自成。没有他,大明王朝早已倒塌于民军。

但是,明朝的内忧外患是同时存在的。洪承畴这样的人太少,外患压倒内忧时,朝廷不得不让洪承畴改地方救火。

崇祯十一年(1638),清军连下华北四十多座城池,攻入了山东济南,直到次年三月才返回辽东。危急关头,崇祯皇帝不得不将在西北战场与农民军作战的洪承畴等,全部调往辽东。李自成、张献忠等,趁势做大,直到攻破京城,崇祯皇帝被迫自杀。

孝庄文皇后

崇祯十五年(1642),明清大决战中十三万明军全军覆没,洪承畴投降了满清。

顺治元年(1644)四月,洪承畴随清军入关,后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衔列内院佐理机务。洪承畴宣导儒学,为满汉合流打下基础。洪承畴还建议清廷,沿袭明朝典章制度,接受元朝的经验教训,避免满、汉之间的分裂。

王朝鼎革之际,洪承畴以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社会的震荡。洪承畴,民族的大奸巨恶,还是民族的危难救星?

但是,在清廷的眼里,洪承畴只是一个可用不可信的人。尽管享有“开清第一功”之誉,并未受到特别的重用,死后仍被载入《贰臣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