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夏桀荒淫的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 2018-12-04

【原文】1至夏桀之时,主暗晦而不明,道澜漫而不修;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是以至德灭而不扬,帝道掩而不兴;举事戾苍天,发号逆四时;春秋缩其和,大地除其德;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疏骨肉而自容;邪人参偶比周2而阴谋,居君臣父子之间而况载;骄主而象其意,乱人以成其事。是故君臣乖而不亲,骨肉疏而不附;植社槁而坼裂,容台振而掩覆;犬群嗥而入渊,豕衔藤而席奥3;美人挐4首墨面而不容,曼声吞炭内闭而不歌;丧不尽其哀,猎不听其乐;西老折胜,黄神啸吟;飞鸟铩翼,走兽废脚;山无峻干,泽无洼水;狐狸首穴,马牛放失;田无立禾,路无莎薠;金积折廉5,壁袭无理;磬龟无腹,蓍策日施。

【译文】到了夏桀统治的时代,君主昏庸不明事理,政道散乱而不加治理,抛弃了五帝恩威并用的施政措施,又推翻了三王治政的正确法规。因此至高的治国发展规律被泯灭而无法弘扬,先帝的道被遮掩而无法新兴。这时君主办事背离天意,号令施政又违逆时令,春秋藏匿起和顺之气,天地也停止了对世间的发展规律。仁义的君主身处君位却心神不宁,胸怀正道的大夫也不敢进谏直言,使群臣只能以揣测主上的意图而求迎合疏离骨肉而求自保;奸佞之徒则三三两两结党营私,搞阴谋诡计,奔走于君臣父子之间而竞相惹是生非、骄纵主子以便能得宠、混乱中谋取利益达到自身目的。这样一来,君臣互相背离尖锐对立,骨肉疏离而不亲附;庙堂社主因无人祭祀而枯朽破损,礼仪之台受震而动摇倒塌;丧家之犬成群结队哀号着跳入深渊,而猪则自衔垫草躺在室内西南角;美女蓬头垢面不梳洗打扮,歌手自吞炭而致哑不肯歌唱;有丧事也不尽情流露悲哀,田猎游玩也不能尽情欢乐;西王母折断美丽的玉质头饰,黄帝之神也长啸叹息;飞鸟折断翅翼受伤,走兽摔断肢骨残疾;山上树干砍尽,水中河水枯竭鱼儿无法生存;死狐狸头朝巢穴躺着,牛马四处走失无法寻找;田里不见生长着的禾苗,连路旁都没有茂盛的野草;堆积着的金银器皿锈蚀并折断棱角,玉璧也因时间长了磨尽刻镂的花纹;昏君夏桀将占卜的龟壳钻得稀烂而不得吉兆,却还要每天使用蓍草来求神问鬼以求保佑。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夏桀荒淫的问题,夏桀统治的时代,君主昏庸不明事理,政道散乱而不加治理,抛弃了五帝恩威并用的施政措施,又推翻了三王治政的正确法规。因此至高的治国发展规律被泯灭而无法弘扬,先帝的道被遮掩而无法新兴。

——————————————————

【注释】1.逮:(dài带)《书·吕刑》:“群后之逮在下。”《诗·大雅·桑柔》:“民有肃心,荓云不逮。”《管子·法法》:“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礼记·中庸》:“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荀子·荣辱》:“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礼记·曲礼》:“逮事父母。”这里用为赶上、及、到之意。

2.比周:《荀子·儒效》:“故曰: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不可以夸诞有也,不可以势重胁也,必将诚此然后就也。”《荀子·臣道》:“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韩非子·有度》:“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这里用为结党营私之意。

3.奥:(ào傲)《管子·弟子职》:“凡拚之纪,必由奥始。”《尔雅》:“西南隅谓之奥。”《楚辞·招魂》:“经堂入奥。”《荀子·非十二子》:“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韩非子·说林下》:“曾子不起而延于坐席,正身于奥。”《礼记·礼器》:“燔柴于奥。”《仪礼·少牢礼》:“司宫筵于奥。”《仪礼·士丧礼》:“设于奥。”《说文》:“奥,宛也。室之西南隅。”这里用指为室内的西南角。

4.挐:(rú如)纷乱、杂糅。《楚辞·九辩》:“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楚辞·九思》:“嗟嗟兮悲夫,殽乱兮纷拏。”《淮南子·览冥》:“美人挐首墨面而不容。”《集韵·祃韵》:“挐,乱也。”

5.廉:(lián连)棱角。亦指物体露出棱角,有棱角。《周礼》:“进而眂之,欲其帱之廉也。”《晏子春秋卷三·内篇问上》:“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庄子·在宥》:“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礼记·乐记》:“哀以立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