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云舒 山水画

 天涯心岸 2018-12-04

古意新韵 古法新知——北大教授冯健读王云舒山水画

王彬,字王云舒, 号虚谷子,竹溪山房主人,江苏沛县人, 台北文化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天津诗词学会副会长,天津画院特聘画家,荣宝斋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 荣宝斋(天津)书画院院长。

古意新韵 古法新知——北大教授冯健读王云舒山水画

《千里江山》 王云舒

古意新韵 古法新知——读王云舒山水画近作

画家王云舒先生是我的同乡,又是好友,因而经常有机会拜读他的一些大作。他嘱咐让我写篇短文,谈谈对他绘画作品的看法,在其画集即将付梓之际,为读者做一些导读。我本人虽闲来画些大写意花鸟,山水也偏好野逸豪放一路,实际上在云舒兄所擅长的工细一路山水方面了解得并不多。但艺术都是相通的,我愿意结合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和对云舒兄创作状态的了解,谈谈对他近期作品的一些感受和认知,也许能为读者们解读他的作品提供别样的视角,算是抛砖引玉吧。

中国山水画肇于魏晋,发展于隋唐,盛于宋元。明清以降,山水画总体上已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清代四王及其追捧者陈陈相因,完全在古人范本里讨生活,山水画所应该具有的生气、生机几乎被掩埋了。四僧的崛起,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山水画的希望,尤其是石涛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山水画似乎又逐渐恢复生机。近现代以来,又产生了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黄秋园、陈子庄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山水画大家,尤其是黄宾虹,既集古人之大成,又把自然山河储于胸中、现于笔下,将山水画的用笔、用墨技术及内涵图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今天的山水画家有压力,也有机遇。压力在于,前人已经把创新之路几乎都走尽了,如何再出新,如何有效地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是一个艰巨的课题,需要画家穷其一生精力艰苦磨练甚至惨淡经营;机遇在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时代赋予画家讴歌大自然、反映社会进步的激情,这些激情转化为绘画创作的动力,使得创新仍然存在机遇。

古意新韵 古法新知——北大教授冯健读王云舒山水画

《秋山问道》 王云舒

和众多画家一样,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节拍下,王云舒也要面临继承传统和有效创新这一画家们都需要面对、无法回避和竭力寻求突破的永恒主题。王云舒在担任荣宝斋天津分店总经理之前,曾经数度北上,通过集中式学习以提高绘画水平。他先在荣宝斋画院郭石夫先生的高研班上学习写意花鸟,后来又在国家画院程大利先生的高研班上学习写意山水。程大利先生的教学思想非常明确,先要深入传统,系统钻研和掌握古法,与此同时,注重写生和“行万里路”,也就是说“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王云舒受到程大利先生治学及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学习传统尤其是宋元山水画传统方面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他经常通宵达旦地临摹古画,有时一幅画能临上两三个月。仅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他就临摹过多遍,不仅按原大来临,还放大了来临,通过这种方式,对古人的用笔、用墨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他学习宋人的山水画,一度达到痴迷状态,他说越临摹越感觉到宋画的精妙,宋画里有很多微妙的内容,只有深入进去,才有切身体会。他及时地把对宋元绘画学习的心得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

在宋元山水画这一系统里,他学习较多的是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黄公望、吴镇和倪云林等。明清以后的山水画家中,他吸收过文征明、龚贤、弘仁、查士标等画家的一些画法。按照董其昌绘画南北宗的划分,他取法的对象都是南宗画家,也就是文人画家。值得一提的是,他对清代的龚贤尤其偏爱。我曾欣赏过他收藏的龚贤八尺条幅真迹,其作品中的静穆之气和浑然天成的气息让人感受到震憾。真迹在侧,他常常焚香静品,细细研读,前辈大师的用笔、用墨之法得以清晰再现,无疑是他学习龚贤的得力之处,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的很多山水画作里有意无意地都用了龚贤的笔法。我个人也非常欣赏他借鉴龚贤笔法的一系列山水作品,这些作品有笔有墨,以墨本为主,纵然用色也设色淡雅,古意盎然,颇有韵味,令人生出抚今追昔的情怀。

古意新韵 古法新知——北大教授冯健读王云舒山水画

《山水》 王云舒

《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五代荆浩《笔法记》中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真者,气质俱盛……”天地不会说话,更不会画画,故天地不能自言其美,必欲人为之代言其美、为之代画其美。那么人又如何代言天地之美呢?既要“取其真”,还要“知其术”。荆浩告诉我们,“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也就是说,“取其真”是古人山水画的目标,那就是要真实地再现自然之美;“知其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不学习古人,不对古代名家画法做深入钻研,如何“知其术”?道理不言自明。云舒兄曾经感叹,北宋人以描摹自然物象为第一目标,对绘画风格的追求倒在其次,而且风格自然形成;南宋人则过于突出个人绘画风格,这是北宋和南宋山水画最显著的一项区别。这说明他已经深谙古人“取其真”的道理。只要做到了“真”,便可“气质俱盛”,古人早已讲得明白透彻。云舒兄在学习古人方面下了如此大的功夫,我猜想是为了“知其术”,这些功夫都不会浪费,最终将有助于实现其在绘画上的抱负。

古意新韵 古法新知——北大教授冯健读王云舒山水画

《松竹长青》 王云舒

宋代郭熙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一直是古人衡量评价甚至卧游一幅山水画的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是,仅“可行可望”还不行,还得“可游可居”,后者才是山水画的更高境界,是画者、鉴者不失其本意的“意造”。观王云舒的山水画,可谓四个要素皆备。在他的画中,可行、可望是必备功能,而可游、可居似乎也早已不是难事。我曾见他为万柳书院绘制一幅佳作,画中寒林萧瑟,远山隐约,一老者携童负琴临水远眺,一条小径蜿蜒至山后,意境颇为幽远。画面虽着墨不多,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四者兼备,画面的大面积空白令观者生出无限遐想,此时无墨胜有墨,画家的手段令人拍案叫绝!


古意新韵 古法新知——北大教授冯健读王云舒山水画

《黄山清晓》 王云舒

郭熙的画论中有一段论述四季山水评价标准的文字,即“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有趣的是,我在云舒兄的淡墨山水中,似乎找到了郭熙所描绘的四季山水的感觉。不难看出,郭熙理论中的四季山水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淡、净、雅。云舒兄擅长淡墨写实,除了偶尔用浓墨点苔提神以外,浓墨很少在他的笔下出现,“清淡”和“雅净”成了他山水画作品的主旋律,恰恰符合郭熙描绘四季山水的淡、净、雅的标准。尤其是在近两年他所创作的山水画作品中,他更加强调了“淡”的特征,画面处理得干净整洁,似乎一尘不染。在古诗文中,“淡”是一个不易得的境界,古人对此多有论述。在王云舒的笔下,近山远岫,溪水寒林,苍松翠柏,古庙野径,山居烟霞,无不符合“淡墨云山”的标准,无不联系着一个“淡”字。正所谓“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云舒兄的淡墨云山可以作为在绘画中追求司空图“冲淡”诗品的典型案例啊!古人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可以肯定的是,云舒兄的淡雅笔墨也是经过多年的苦修蒙养而得,这既需要画家的天性和天分基础,又需要多方面的后天修养保证。这真是,怎一个“淡”字了得!怎一个“难”字了得!

石涛在《一画论》中专设“了法章”,既强调“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又强调“人之役法于蒙,虽攘先天后天之法,终不得其理之所存,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之也。”大意是说,法虽重要,理也重要。现代画家张大千主张,画家要了解物理、物情、物态。陈子庄论画则强调“机趣”,他说,“绘画须通'心灵’,须得'机趣’,此四字,论及者寡,能做到者更少。”总而言之,古今画家对中国画旨要的概括大致要包括“法”、“理”、“意”、“趣”四字,得此四字,画事备矣。

古意新韵 古法新知——北大教授冯健读王云舒山水画

《绿水青山最可人》 王云舒

云舒兄近年钻研传统山水古法,尤其是对于宋元传统颇有心得,明清流派了如指掌,可谓得一“法”字。他用研习古画所得的传统用笔方法描绘和表现现实中的山水,并赋予其时代特征和新的认知,已能做到“古法新知”。近年,他组织和带领荣宝斋(天津)新锐艺术家团队外出写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三山五岳,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体察物理、了解物情、把握物态,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素材并积极促使写生向创作的及时、有效转化,取得不俗的成绩,可谓得一“理”字。

“意”可以通“心”,所以古人讲“写意”即“写心”;“趣”有不同的类型,陈子庄、齐白石、崔子范有“童趣”,天真烂漫化为生机而生机无限;黄宾虹、潘天寿也有趣,但更多的是理性之趣、成人之趣,此“趣”亦可为严肃的法度增添轻松氛围,“一张一弛”成就文武之道。然而,“趣”可遇而不可求,故石涛说“神遇而迹化”。近年云舒兄画淡墨云山,强调笔笔写出,甚有古意新韵,其“意”了然于胸中矣;近年云舒兄着意探讨新的构图方式,以与前人拉开距离,其“趣”不求而自有趣在。总体上,“法”、“理”二字,已臻高度;“意”、“趣”二字,惨淡经营,料不日可期大成!

(作者为北京大学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冯健老师)


古意新韵 古法新知——北大教授冯健读王云舒山水画

《碧山清晓》 王云舒


古意新韵 古法新知——北大教授冯健读王云舒山水画

《松山翠色》 王云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