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十七周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谢2d7ittz0ip 2018-12-05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这类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死亡率高,未行手术治疗的患儿70%于6个月内死亡,80%于1年内死亡,早期行根治术可治愈,因此早诊断对该病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周我们探讨两例小儿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的病例。

//
  定  义 
//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Pulmonary Artery from the Ascending Aort,AOPA ),指右肺动脉或左肺动脉中的一支异常起源升主动脉,而另一支仍与肺总动脉延续。该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

//
  分  型 
//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根据其病理特征分为两型:

(1)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RPA)

(2)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LPA)

    临床上以AORPA多见,可合并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弓离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及右位主动脉弓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根据异常起源的右肺动脉与主动脉瓣和无名动脉的距离,将 AORPA又分为两型:

(1)近端型:右肺动脉发自升主动脉的后壁、左或右后侧壁,且距主动脉瓣较近,约85%的 AORPA属于此型。

(2)远端型:右肺动脉起源位置距离主动脉瓣较远,靠近无名动脉起始处。

    罕见的是左、右肺动脉均起源于升主动脉,而主肺动脉干与升主动脉分隔明确,各自具有独立的瓣膜,主肺动脉通过动脉导管与降主动脉相交通。

//
 病例分享
//

1. 患者28天,外院疑似大动脉转位来诊。

经多切面探查,该患儿为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

2.患者1周岁,外院疑似大动脉转位合并室缺来诊。

经多切面探查,该患儿为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合并室间隔缺损。

//
 诊断要点
//

(1)大动脉关系正常,肺动脉主干与主动脉包绕关系存在。

(2)肺动脉分叉处右肺动脉或左肺动脉缺失。

(3)多切面显示:一支肺动脉从升主动脉发出。

鉴别诊断:

与大动脉转位相鉴别。右(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时,肺动脉仅有一支分支,易被误认为是“主动脉”;而主动脉则被误认为是“分叉较早的肺动脉”,此时容易误诊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鉴别要点为: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时,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右后方,为正常位置;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时,主动脉大多位于肺动脉的右前或前方。上述两病例均误诊为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诊断的要点为发出头臂动脉与冠状动脉的血管为主动脉,而另一条则为肺动脉。

//
 预后评估
//

    本病的显著特征是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由于患侧肺动脉直接接受来自主动脉的高压血流灌注,该侧的肺血流量及压力明显增加;健侧肺动脉不是由主动脉发出,回流入右心系统的静脉血经健侧肺动脉全部注入健侧肺血管床,该侧肺血流量也明显増加,形成肺动脉高压。因此患者自新生儿期就常有重度肺动脉高压改变,从而导致右心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右心衰竭。另一方面,主动脉不仅供血给体循环,还供血给一侧肺动脉,左心容量负荷增加,导致左心衰竭。本病患儿的右心室压、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早期施行根治性矫治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