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败家被驱逐,当地人引以为耻,如今政府却为他塑雕像盖纪念馆

 昵称61068812 2018-12-05

胡适说: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

对很多人来说,吴敬梓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字,何能称之为安徽第一?

然而在鲁迅的论述中,中国只有两部作品流传千古,一部《金瓶梅》,一部《儒林外史》。

而《儒林外史》就是吴敬梓落魄而窘困的一生的作品。

这个将中国3000年读书人的皮相尽情拨开,嬉笑怒骂遂成文字,有人统计过,全世界被翻译最多文字的,也是最畅销的小说,不是《百年孤独》,也不是《乱世佳人》,正是这部连四大名著都进不去的《儒林外史》。

他成就了《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也成就了他的人生价值。

少年才子目睹父亲清廉正直遭罢官

吴敬梓是安徽全椒的书香子弟,自曾祖父便科举不绝,他自己也是二十岁就考上了秀才,经史、诗赋、文章,样样拔尖。少时还曾偷跑到诗会作诗,才华出众以致全场震惊。

“一轮明月,高拟鹿门”——这是当年崇祯皇帝给他高祖吴沛题的敕书。

十四岁时,他随父吴霖起至赣榆上任。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句话在吴敬梓父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父亲吴霖起为官清廉、正直,鞠躬尽瘁,在教育这个不起眼的职位上为赣榆县做了很多贡献。

到任之初,吴霖起见到教舍凋零倒塌之状,先把自己一整年的工资,约40两俸钱全捐了,接着又变卖祖产肥田三千亩,并变卖了在五河、天长、含山、和州等地的祖传当铺、布庄、银楼等,筹银近万两,修建因1668年在大地震中毁坏殆尽的文庙、尊经阁,并且新建了"敬一亭"。

吴敬梓亲眼目睹了父亲的所作所为,为他深感骄傲。这份骄傲促使他更加努力去学习父亲教授的一切,希望日后能如父亲一般,造福一方,而这,也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学基础。

可他万万没想到,官场上,没人在乎你做了多少实事,只在乎是否能钻营人脉。紧接着,他就目睹了其父因不善于巴结上司,终被罢官回乡的不公待遇。

康熙六十一年,父亲接连遭遇罢官、重病,重重打击之下,终于一病不起。

面对父亲的病体,二十三岁的吴敬梓无可奈何,只能紧握双拳,在心中泛起悲凉——他终于对官场的腐败有了切身的体会。

“败家子”冷眼观世

父亲病逝,给吴敬梓留下了一大笔的财富,倘若善加经营,平平淡淡过这一生也就罢了。读了十几年书还不成熟的他以为世间亲密之人必定友善,何况都是读书人。

可就如他没想到官场如此腐败一样,他同样没能想到,财帛动人心,血缘关系在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先是族人们倚仗人多势众,欺他这一房势单力孤,蓄意加以侵夺,提出了分家的要求,"兄弟参商,宗族诟谇"。

在这一场争夺遗产的内战中,孤立无援的吴敬梓终以失败告终,留给他的资财寥寥无几。

分家之后,他的的妻子也因不甘忍受族人的欺凌,饮恨而死。

失财、丧妻,这使他看到人情世态的凉薄,并由此产生了对家族的厌恶和反抗的情绪。

最为弱势之人,最能看世间百态,不懂人情世故的吴敬梓带着的是文人的理想化,结果在身边最亲的人身上看到人性的丑恶。

本欲学父辈一般,考试进学,以便安生立命,结果得中秀才后,几次乡试均未考中,其中尖锐的文章竟然还被朝廷禁止,之后受尽了族人的白眼和鄙视,连门房都看不上他。

沉重的打击让他一面往来于家乡与南京,涉足花柳风月之地,肆意挥霍;一面随意散发钱财给向他求助的人。

一时间,他被乡里视为“败家子”而“传为子弟戒”,祖传遗产也在短短几年内随着这种情绪的增长而加速散尽。

可生活,并不仅仅只有低谷。

当他变卖家产、奴逃仆散、科考失利、爱妻早逝,各种不幸萃于一身之际时,有一位滁州的叶姓老医师看中了他,将自己的爱女嫁他续弦,令那时走投无路的他有一种绝处逢生之感。

我们都应感谢这位叶姓老医师和他的爱女,倘不是他们,只怕吴敬梓也就从此堕落,而我们也从此没有《儒林外史》可看。

穷困潦倒醉酒辞世

小孩有了糖吃,也不能忘记打针时的疼痛;老人安度晚年,提及年幼时饥饿灾害,依旧唏嘘不已;国家和平发展,触碰百年前的战火连绵,国民泪水涟涟。

生命中纵然有了阳光与希望,也不能抵消曾经的黑暗与伤痛。

对吴敬梓来说,更是如此。父亲遭遇的官场迫害,让他从此对官场避如蛇蝎,哪怕安徽巡抚、江宁巡导、学台齐齐力荐他去参加博学鸿词科廷试,他都加以拒绝。

若是早生千年,他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定是知己。

我们欣赏清高的气节,却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家财散尽后要怎么生活?

或许,只能靠卖文和朋友接济度日了吧。

吴敬梓晚年生活困顿,"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以至以书易米。

吃饱穿暖,吃有了,暖呢?

一到冬天,气温苦寒,吴敬梓就与朋友在晚上到城外绕行,歌吟啸呼,称之为"暖足"。

密友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描述:"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谓之暖足"。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窒其躬,传其学,天之于敏轩,倘意别有在,未可以流俗好尚测之也。"

吴敬梓在真州曾投靠革职回乡的官绅杨凯,由于生活困窘,他有《雨》诗曰:"明晨衔泥问杨子,妻儿待米何时还",表示希望杨凯资助其生活。

乾隆十九年(1754年),吴敬梓54岁那一年,到江苏扬州访友,找卢见曾痛饮,微醉之中,反复朗诵唐人张祜的《纵游淮南》一诗。接着又与自北京南下的王又曾在舟中痛饮销寒。

归来之后,酒酣耳热,痰涌气促,救治不及,顷刻辞世。时为一月十一日,当时守在床边的只有幼子吴鏊。

其时,吴敬梓一贫如洗,"可怜犹剩典衣钱",卢见曾替他购棺装殓,生前好友金兆燕和王又曾协助料理丧事,遗柩得以归葬金陵清凉山下。

《儒林外史》嘲讽世人

生活的理想究竟在哪里,这对吴敬梓是艰难的课题。他看到“衣冠人物”的堕落,想到的是原始儒学以人格修养为先的原则,觉得讲求礼乐仁政和君子式的“文行出处”,才是挽救士风的途径。

这终究是理想化的,于是用文字唤醒世人变成了他的志向,这和后世的鲁迅竟然不谋而合。在不同的时间里,面对这吃人的封建礼教,两个时代的巨人都走上一条“对抗”的路。

他对笔下每一个人物是同情的、怜悯的、甚至于是一种辛酸的、无可奈何的热爱,含着大悲悯、大忧伤的笔调塑造人物。

严监生临死的吝啬让人感到悲哀,严贡生大义凌然的恶毒让人愤恨,范进中举的发疯让人心酸,张乡绅冷血的残忍让人恐惧,甘老铁的侠义让人钦佩,王冕的境界让人心生向往......

每一个人物都描写的那般生动,像是就在身边一样,吴敬梓将自己人生里那些鄙视的读书人和热爱的世人都写进了他的《儒林外史》。

小说人物的背后,是作者的心因怜悯而流血,像在中药里面煎煮一样。字字血泪地写了,这是生命使然,就像是毫无感觉的呼吸。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精神世界里埋下了痛苦,发酵到一定程度,他就得用笔写出来。

《儒林外史》差不多是吴敬梓四十岁至五十岁时写作,这正是他经历了家境的剧变而深悉世事人情的时期。一本著作成就了他的人生价值。

《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

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

外国学者甚至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超越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

他前半生富裕、后半生贫困潦倒,然而凡有大思想者,必然是不懂经营者,他经营不好自己的生活,却经营好了自己的文学世界和人生价值,留给后人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世间所有的物质形态最终都会凋去,消失得无影无踪,精神的种子却如窖藏的美酒,经久弥香。吴敬梓留下的一本书,没给他带来生前的黄金屋、颜如玉,却将他的名字嵌入了时光的永恒。

吴敬梓,所谓安徽第一文豪,当之无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