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翠竹明月 2020-04-20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吴敬梓:负败家声名,书儒林众相

我始终有些不明白,在中国古典小说中,那“四大名著”被拍了又拍,翻了又翻,那下一级的众多名著,除了《聊斋》被拍摄了几个短片外,其他的就都少有被涉及,当然,那些类似《杨家将》《岳飞传》的除外。

也许是我于影视改编不是太关注,孤陋寡闻也是有的,之所以要提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一直想看《儒林外史》的电视剧,网上一查,似乎早有拍摄,但却是无缘得观,至于是何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据有人说是涉及或恐影射当今官场而被禁放,是否是这原因不得而知,此水太深,吾辈还是三缄其口为佳。

《儒林外史》自是不能同那四部名著相比,但它位列第二集团当是毫无疑问的,至少比那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还是要耐看很多,但是,若不借助影视或当今网络媒体来张势,其影响力会微乎其微,而《儒林外史》正是这样一部处境很是尴尬的小说。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其实细细起来,这也不能全怪这些影视人,因为这部书毕竟不是太适合拍摄影视,一是它没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二是全书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两点就决定了它注定不会成为一部能够很火的影视作品,肯定是不可能收回投资成本的。

《儒林外史》的结构“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然而,虽然没有贯穿到底的中心人物和事件,但是那一个个鱼贯登场的人物却是很是精彩,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

我之所以会很喜欢《儒林外史》,是因为作者大部分描写的地方和人物,都与我幼时成长的地方相关,大多在南京、扬州、天长及仪征等这些江淮之地,而吴敬梓的家乡离南京和扬州都很近,所以,他描述的这些地方,听着便有种乡情般地亲切;尤其是他的祖上在明朝永乐年间为官时“受邑江苏六合”,而这个地方正是我的出身地。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落拓纵酒,传世《儒林外史》,后客扬州,卒于客中,时年54岁。

一部《儒林外史》,让吴敬梓声名远播,书中塑造了众多的士林中人物形象,特别是其中的“范进中举”更是其精典的造型,所以,这部书是被定位于反对八股取士,是对科举制度的辛辣讽刺云云,甚至有人说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

这个我是严重不相信的,自民国以前的历朝历代,文人都是以文章为立身之本,能有“领袖”声名的,如宋之欧阳修,明之钱谦益,清之王士祯等等,无一不是以诗文扬名,而写小说是被视为“旁门左道”的,于雨化民风根本是不搭界的,只是一种消遣,所以,要靠此来扬名立万,获得士人一致的景仰,那是天方夜谭。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要说他是因为考试不顺,久考不中,在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下,写下了这部伟大的著作,肯定会招来一堆地责难,其实我自己也觉得不妥,我只是觉得,吴敬梓并不是反对科举,反对八股,他只是写了他熟悉的那个阶层的人,仅此而已。

科举制度影响中国千年,为历代人才的选拔贡献巨大,那众多由科举闯出来的人物,苏东坡、王安石、曾国藩,李鸿章等是其代表,而没有考取的知名人物,那自然也是多多,就是清朝的左宗棠,蒲松龄等,那个不是大才之人。

任何一个制度都有着利弊两面,现在很多人也对当前的高考及应试教育訾议多多,但是,不考试选人才,你能提出一个好的方案来?用魏晋时门第?当官家的永远当官?用推荐?如那曾经的“工农兵大学生”?重现当年女知青被那些手握大权的干部,深夜叫去“谈话”,然后换来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场景?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我说这话也许有些过激,因为不管是门第还是推荐,对我这样出身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妄想,唯一的上升通道只能是参加考试去博个出身,这对所有如我这样的人来说,怎么说都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您说是吧,尽管当年我也没考上,大汗中。

吴敬梓是当地是大户人家,富裕充实,本人自幼聪明异常,善记诵,书载其为“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这里所指的广文选指的是《昭明文选》,乃士子科考的必读书目,时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由此看来,他在幼时是打下了科举之路的良好基础。

但吴敬梓的科考之路走得是异常艰辛,而且从野史的记载看又是异常的混乱,弄不清其中的主脉络是如何的一个情况,先说他是补官学弟子员,也就是补了一个如同秀才般的出身,意思就是没考取秀才,又因才情而被上方赏识,遂补了个这“弟子员”,至于是否是用钱买来的,就知道了,但总给人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继而又说他被当地巡抚推荐其参加“博学鸿词科”不赴,再又说他曾经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所以,一身没有功名,这个就很耐人寻味了。

“博学鸿词科”他是何原因没有参加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不是因为不想出仕当官而拒绝,因为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就没有后面的这三级考试了。

清代的科举制度水很深,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和待遇,也不是一次考试就能得到相应的功名,但,不管如何,总是要一级一级地考,考过这级才能考更高的一个级别。而不可能你连个秀才都没考过,就能参加下面的乡试或会试,更不可能一步登天地去参加会试或廷试。

要知道,这廷试只有考中进士后,才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朝廷上举行的考试,然后才产生状元探花等相应的名头;而吴敬梓怎么可能是因病没参加这一连串的考试,他不是因故,而是他没这个资格,所以,这后面一堆的话很是可疑,可以说这纯粹是其粉丝对他的溢美之词。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不过,从中我们能看出来,这吴敬梓是被这科举虐得不轻,考了半天是一事无成,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对这八股取士的制度有怨言而写下讽刺这些士子的小说,从感觉上来说倒也说得通,但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是对那些考官的不满,一句“狗眼看人低”便可打总结了,而没有必要对整个科举制度的不满。

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吴敬梓当年是被时人视为“败家子”的典型,他家庭原来很是富裕,但到了最后,竟至吃饭都无以为继的境地,史载其是“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他的败家之名在当时可谓是声名远播,但他的所谓“败家”同我们普通认识的败家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也是有着历史渊源的。

他的父亲吴霖起是拔贡出身,曾在赣榆县,也就是今天的连云港市出任教谕,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其为官清廉正直,当然,这样的人若不能和同僚们一起同流合污,怕是难以为继的。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作为一名管教育的官员,当看到当时的赣榆县贫穷落后,学校弊败凋零,他上任伊始便捐出自己一年的俸禄修葺校舍,继而变卖家产良田三千亩和祖上传下来的当铺和钱庄等,筹措银钱万两,对当地有关文化教育的文庙和尊经阁等建筑进行修复和扩建。

而在这一段时间,吴敬梓是一直跟随在其父身边的,父亲的所作所为,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基础。

他父亲最后因不善于投机专营,在污浊的官场混得很是不好,终于遭到罢官的厄运,但他的言传身教对吴敬梓的影响巨大。

吴敬梓是随着父亲的罢官回到了故乡,不久父亲病故,吴敬梓手中掌有父辈留下的旧产无数,这时的他经历了族人之分家之痛,所谓“兄弟参商,宗族诟谇”,在这场遗产争夺战中,吴敬梓是大败亏输,病弱的妻子也含恨而亡,这一切的变故也使得吴敬梓对人生和亲情,社会和人性等等有了独特的看法。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尽管在这场争夺战中落败,吴敬梓还是分得有价值两万多银钱的巨额财产,但是可惜的是,他于治理家财实在是不在行,“素不习治生,性富豪上”,成天是“倾酒歌呼,穷日夜”,是个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儿。

他的这种作派在家乡是人人侧目,都将其视为败家子,甚至是“乡里传为子弟戒”,混到了这样的地步,让他在家乡人们的眼中情何以堪。

后来,一文不名的他举家移金陵秦淮水亭,此时他家产已所剩无几了,但仍然是豪爽依旧,召集一帮文人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资金不足,就“售所居屋以成之”,遂致其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境地。

所以,由此来看,他的败家之举是在豪爽中多了些异样,至少他是为了文化兴盛而败家,只是做得有些过头了。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晚年的他后来是靠朋友的接济度日,或将自己的藏书去换几个散碎银子,生活穷困潦倒,他作诗形容此时的状况是:“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每到寒冬之际,城外绕行,歌吟啸呼,谓之“暖足”。

“明晨衔泥问杨子,妻儿待米何时还”,被逼无奈的他不得不放下架子,欲去投靠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无果,不久便发病辞世,卢见曾还算是个重情之人,替他购棺装殓,遗柩得以归葬金陵清凉山下,可怜名噪一时的吴敬梓就此谢幕。

幸运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著名的小说《儒林外史》,这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瑰宝,它以宏阔的社会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数十个人物的生动故事,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幽默诙谐的艺术语言,加上意蕴深长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

《儒林外史》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惺园退士所说,它摹绘世故人情,真如“铸鼎象物,魃魅魍魉,毕现尺幅;而复以数贤人砥柱中流,振兴世教。其写君子也,如睹道貌,如闻格言;其写小人也,窥其肺腑,描其声态,画图所不能到者,笔乃足以达之”。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的著名篇章,也因为被选入课本,一个考了大半辈子,被八股几乎是虐了一生的穷书生形象深入人心,当然,还有那被认为是吝啬鬼的严监生,风流倜傥的杜少卿,悲情一生的马二先生,人品高洁的王冕,真真假假的牛布衣等等,吴敬梓让我们认识了那个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这其中有欺男霸女,有侵吞家财,有欺世盗名,有放荡不羁,有酸腐作态,有尔虞我诈,有风流潇洒,有斯文扫地,在人物的塑造上,他几乎涵盖了当时文人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从书中我们能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清客的招摇撞骗,吴敬梓选择的这些典型形象真可谓是高人一等,在刻画上亦是入木三分。

看着吴敬梓为我们展现的这一众人等,应该将其放在当时特定时代的环境中来加以理解,那是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我相信吴敬梓所写的这些人,都是很真实的,是我们现在这些人在理解上感觉有些怪异之人,但是,如果放到那样的环境中,就应该对他们给予宽容和同情。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比如范进,考到54岁方才中举,如同一个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天天买彩票之人,突然中了五百万大奖一般,能不兴高采烈,即使是喜极而出现疯癫,也是可以理解的,是吧。

要知道,他是顶着秀才之名,将自己的一切都压在了这上面,作为一个穷困潦倒的文人,天天受着乡邻和家人的白眼,日日苦读,届届赶考,且不说生活的困顿,即使是那赴考的费用就够他筹措的,压力之大也是可能想象的。

如果你要说他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而可怜他,甚至鄙视他,这当无不可,如果换一个角度,他矢志不渝,终于否极泰来,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这难道不是应该值得我们现代人效仿的吗?

再看那严监生,因那死前伸出的两手指头,“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后世将其定位是一个吝啬鬼而大加指责,这也没有太多道理的是吧。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就如同我现在,每餐只要有剩菜剩饭,只要没变质,必定会留着下一顿吃,但孩儿们如果看见,定会大加指责,毫不客气地当面倒掉,因为她们是从来不吃剩的;而我父母会将每次的洗澡水都收集起来,用于冲马桶或拖地等等。

所以,我认为严监生不能简单地定位于吝啬鬼,这只是他的生活习惯,一种省吃俭用的美德,即使他的钱再多,他也会将这种习惯进行到底的,这总比那些天天盼拆迁,一旦钱到手,便花天酒地,使钱任性的土豪要高尚得多吧,为何我们现在有些人对这些土豪羡慕有加,却对这节约资源之人而横加指责呢?不懂。

当然,吴敬梓笔下的儒林中人也有很多丑陋之人,其言行实在是让人作呕,其实细想一下,难道只有这些“受八股毒害”之人才有这样的作派吗?哪个层次的人都良莠不齐,人品格的高尚与否同所受教育程度实在是没有必然关联。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庙堂有庙堂的丑恶,底层有底层的善良,作为一个中间层次的读书人,在夹层中总有一些被其他层次之人所不知的特质,吴敬梓只是将其放大后呈现给了我们,他并不是讽刺或是歌颂那些士人,他只是写了他熟悉的身边人,没必要将其归于“反封建,反科举”的高度去赞扬。

争名逐利乃世之常情,任何时代,哪个阶层都是铁定的法则,人的本性使之然也,这没有什么可责备的,而吴敬梓也并不是“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局外人,不然他就不会曾经那么努力的参加科考了。

鲁迅先生曾经对《儒林外史》有个评价,他说吴敬梓是:“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就是说,吴敬梓还是站在一个很公正的角度来针砭时弊,“尤在士林”则是说,他所指责的是整个世俗,只是对士林这个阶层要更甚一些罢了。

一部《儒林外史》,道尽了百年士林的风云雨雪,辛酸苦叹,在吴敬梓写《儒林外史》的那个年代,他笔下的芸芸众生,都是那个时代士人们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吴敬梓赞扬的人,或是他讽刺的人,都是现实存在的真实人物。

吴敬梓:久考不中的败家子却写尽身边的读书人

黑格尔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我认为,吴敬梓写《儒林外史》,并非为了讽刺那些所谓被科举毒害的众生,而只是真实的记录了他身边熟悉的一帮人。

因为读书不读书,成功不成功,同人善恶的本质是没有一毛钱关系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八股的戕害而成为了虚伪之人,行罪恶之事;如果我们按照这个角度去考量,定会从这部书中看到那别样的一番光景。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是《儒林外史》的开篇词,它道出了吴敬梓对待功名的人生态度,其实,无论他和他笔下的那些人物,“清”也罢“浊”也好,作为一个尘世中的人,总是被时代所挟裹,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朝着特定地方向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