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石器时期中的龙山时代,堪称4000年前的“战国”

 秋水共蓝天 2018-12-06

从上个世纪初期中国考古学刚刚起步,到上世纪末期,中国的考古学家已经将中国自己的考古学序列完整地建立起来了:

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周文化(据许宏《先秦城邑考古》,完整序列见文末附图)

以上的考古学序列是中华文的主序列,没有中断且传承有序。除此之外,在中华大地的江南地区的良渚文化,中国北方的红山文化,中国南方的石家河文化,东方的海岱龙山文化,巴蜀地区的三星堆文化,都在一定时期内大放异彩,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原文化。

新石器时期中的龙山时代,堪称4000年前的“战国”

​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的这些新时期时代文化,各有特点,如仰韶文化是彩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第一个分布范围较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是玉器高度发达的区域文化,极盛一时,却又突然消亡;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和三星堆文化是青铜文化,但他们出现的时间先后不同,他们青铜器出现的时代分别对应中国历史上的夏朝中晚期、商早期和商晚期。

新石器时期中的龙山时代,堪称4000年前的“战国”

三星堆青铜文化为晚商,图郭蓉华绘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广域王权的文化,也就是说在二里头遗址兴盛的时代,全国出现了数百座与二里头遗址文化类型一致的中小型遗址,他们在文化上从属于二里头,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遗址,大致构成了二里头文化的“疆域”。二里头文化类型的牙璋和以酒器为中心的礼器向四方辐射,覆盖范围超过禹贡九州。二里头文化就好比是中国历史上的秦朝,文化类型全国归一,但在二里头文化之前的中国,则是一片“乱世”的景象,全国城邦并起,各个聚落之间关系紧张,出土文物也显示出战争的频繁,俨然一副新石器时期的“战国时代”,这就是新石器时代中的龙山时代

新石器时期中的龙山时代,堪称4000年前的“战国”

满天星斗

龙山文化是介于仰韶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的一种新石器文化。由于各地的龙山文化类型不一致,如中原龙山文化和山东的海岱龙山文化,虽然名字都带有龙山二字,但他们的来源和去向都不相同(中原龙山文化上承仰韶庙底沟文化,下继二里头文化;海岱龙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继岳石文化),所以龙山象征着一个时代,中华大地城址遍地开花,如满天的星星,所以考古学家苏秉琦称龙山时代为“满天星斗”。

中原地区

在龙山时代,中华大地城邦并起,文化遍地开花,但却似乎并不太平。如中原地区,在嵩山南北分布着数个大型城市,王城岗遗址、古城寨遗址、瓦店遗址、新砦遗址平粮台遗址等等,这些遗址兴盛时期或有先后,各个表现出浓厚的防御色彩,这些城址的忽兴忽废,反映出了这一带存在激烈的矛盾和战争。而考古发掘显示这一时期出土异常增多的箭簇也表明了这里剑拔弩张的对立关系。

新石器时期中的龙山时代,堪称4000年前的“战国”

长江流域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是一番“战犹酣”的景象,杭州盆地的良渚文化在存在了1000多年后,莫名消亡,有说是灭于洪水,有说是灭于与北方大汶口的战争;再往上游走,湖北一带的石家河文化,在良渚灭亡不久后,也突然消失,有学者分析是石家河人沿长江而北上到了成都平原,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宝墩文化,而宝墩文化则是三星堆文化的前身。

新石器时期中的龙山时代,堪称4000年前的“战国”

长江流域代表性文化

晋陕高原

北方地区,大邑陶寺也未能享得安宁,考古显示,陶寺在中后期,被外来文化给灭亡了,而矛头直指北方黄土高坡的石峁文化。石峁地处陕北,属于农牧分界处、晋陕高原龙山时代的区域性文化,上承老虎山文化。极盛一时的陶寺亡于石峁,颇有龙山时代的游牧文明灭亡农耕文明的意味。

新石器时期中的龙山时代,堪称4000年前的“战国”

陶寺亡于石峁

总之,龙山时代的华夏大地并不太平,城邦之间关系紧张,颇有新石器时代中“战国”的味道,各个文化之间交融碰撞,正是统一的前奏,不久之后,在嵩山之北,大河之南,一个更强势、更广域的文化就要催生出来,那就是青铜文化的先声:二里头文化。

新石器时期中的龙山时代,堪称4000年前的“战国”

许宏《先秦城邑考古》中的考古学序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