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坛精英 | 书法漫谈

 随风摇曳1965 2018-12-06

  吕永生,197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特聘书法家,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第二、三届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作品入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人书法精品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首届行书作品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兰亭书法全国100家群贤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展、全国名家楹联书法邀请展、全国名家小品书法邀请展等展览;获首届孔子国际艺术节书法优秀奖、西泠印社首届手卷书法展最佳作品奖等奖项。


  我从小酷爱书法,先从唐楷入手,之后上溯魏晋南北朝,下及宋元明清,尤对“二王”经典法帖情有独钟,进行了大量临摹,深入领会“二王”法帖的深层内容与笔法、字法、章法等艺术语言。

  近十年以来,为了提升作品的格调与意蕴,我在每日保证临摹经典两小时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类有益于书画艺术创作的文学经典之作的阅读,尤对中外艺术史论、中外美学史论、中外文学等兴趣浓厚。我在创作方面力追写意精神与自然快意之道,尽量摆脱当代书家只是探索技巧而无顾学术之因、最终导致仅吸引观众低级趣味的昙花一现,埋头于学术与创作齐头并进的艰苦之路。

  学识修养有助于提升书家整体性的创作意境,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书家专业技能与主体感受力的组合。书家的专业技能经长时间有效而艰苦的训练一般都能达到一定水平,但艺术表现力的深邃与浅薄往往会体现出主体审美感应的差异。文化素养是围绕着艺术感受力这一核心问题作用于创作主体,使其能以博大精深的文化视野去深层次地理解创作意向并进行创作,将“形而上”的艺术意蕴蔓延于“形而下”的笔墨表现,看似无法实则有法,朦朦胧胧而趣味横生。

吕永生临米芾二帖

吕永生书古代书论两则

  某些书家凭借艺术天赋的优势,或因偶然性或机遇性而获得了技巧的成功,但因为缺乏学术修养而后劲不足。法国著名艺术理论家乔治·桑说:“技巧是一种才能,但无广博的知识会随之淡弱与庸俗。”故此,为艺术而艺术、不重视文化素养的书家,早晚会成为软弱无力的“书奴”。

  没文化很可怕,但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也许更加阻碍创作主体想象力与表现力的发挥。曲折的人生之路对艺术创作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能刺激创作主体的大脑产生突发性与偶然性的灵感。尤其与人生命运息息相关的痛苦经历,也许就是一笔丰厚的创作资源。但丰富的人生阅历亦需要热情奔放的艺术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感受力。如果创作主体本身的思想已经结冰,对万事万物毫无感觉与迁思妙想,就不可能产生神思涌起的艺术火花与精品力作。

  作为一个书法家,从事书法创作和艺术思维的能力应当超出常人的所见所思。如不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敏锐感受力,就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捕捉到所需要的艺术创作素材。就像法国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但无论主体如何具备神圣般的聪慧,要想塑造出高格调的艺术作品,都必须具备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吕永生书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吕永生书王宗炎论书句

  如果没有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就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将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生动地物化成艺术形象。而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的成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也不存在什么百天成名成家的灵丹妙药,非经“不受一番冰雪苦,哪得梅花放清香”的历程不可。“九十九分是汗水,一分是天才”的箴言自有其道理。

  随着上世纪60年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商业化、媒体化、反现代主义日趋严重。这也影响到当今书坛的创作——以电脑代替手写,以拼贴代替创作,书坛表演现象泛滥,真赝之作是是非非,江湖书家混名头,假名家四处走穴。自我操作甚多,真正具有无私奉献精神者甚少。有些书家表面上心胸宽博,实际上斤斤计较个人名利;看似傲骨铮铮,实则傲气弥漫,学养深厚而胸襟狭窄。当代书家应防微杜渐,进行自我反省。正如刘熙载所说:“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顺手写来,洋洋洒洒;借古论今,文散意卑。于爬罗抉剔、刮垢磨光的过程中,我的创作伴随着谨小慎微、困惑不已,似乎行进在一个难以完善的圈圈之中。虽不计工拙,沿魏晋思想而漫谈,但文疏学浅,唯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