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鉴|隋唐帝国,华夏的黄金时代(《踪迹》脉络篇10)

 黄律师的书屋 2018-12-07

隋唐帝国时期堪称“中世纪文明的黄金时代”。

一 、诞生

秦汉帝国崩盘后,整个中国北方出现了大片权力真空,游牧民族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阶段就是“五胡乱华”时期。

胡是当时汉人对游牧民族的称呼,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大的游牧民族,他们先后在北方建立了很多割据政权。

这些政权都要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跟汉人共存?

因为游牧民族人少,汉族人多。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政权终归是不稳定的。

后来建立起的北魏坚定的推行汉化政策,远不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那么简单,往大了说这是个生存问题,往小了说也是个发展问题。

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任内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迁都到河南洛阳。洛阳是过去东汉的首都,汉文化的核心地带。迁到这里,就意味着整个北魏鲜卑政权的气质都要发生重大改变。

然而,此举带来的后果,就是北魏分裂,开始对汉化进行一次反动。

事实上,中国再次“大一统”的曦光已经出现,有两个脉络越来越清晰。

走向“大一统”是必然之事件,有其经济脉络,也有其军事脉络的。

先说“经济脉络”。

自汉末以来,开启乱世模式,汉末群雄纷争、三国魏蜀吴鼎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生民百遗一,久战之下,再也打不下去了,需要破产重组,最终北魏统一了北方。

地广人稀,需要有人耕种荒废土地,土地就集中了统治者手中。

均田制就应运而生了。均田制的特点就是国家授田。

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珪破燕之后,曾经强迫河北农民大量北迁,《魏书》卷二《太祖纪》在天兴元年(398年)正月称:

“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技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

在二月里接着就说:

“诏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受田。”

显而易见,所谓内徙新民即是河北迁来的汉人与汉化了的鲜卑及其他种族人。这次徙民三十六万之中大概绝大部分是计口授田,从事于农业劳动。

到魏孝文帝改革前,“均田制”与“三长制”的配合。“均田制”是在北魏境内,成丁皆依规定亩数受田,至年老归还国家,受田者有完成租庸调三种赋役的责任“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

统治者能这么做,主要原因还是国家有足够的田可授。

而受田者从被地方豪强庇佑下吸引了出来,成为“自耕农”,再辅以“三长制”的管辖,让民众从隐匿状态,进入到公开状态,参与到国家的重建,当然主要是经济建设中来。

更重要的是,这种经济制度产生了一个看不到的积极因素。那就是庶民可以不再依附地方豪强,“自耕农”的另一层意义就是“自由民”。

再说军事脉络。

当然也是战争,胡人作为打仗的族群而存在的,汉人作为农耕的族群而存在。

五胡乱华时,就是如此。那么,北朝时兵制又是如何?

我们可以从东魏的主事者高欢的口中得到蛛丝马迹。他曾经对经常滋事的鲜卑将士说:

“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女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何为陵之?”

这说明,汉人种地,鲜卑打仗,各司其职。高欢的意思说得很明白,汉人是衣食父母,不应该欺负他们,而是用军事武装来保证他们的生产。

正因为汉为农耕,胡为打仗,打仗是常死人的事,主要是汉末打、三国打、八王乱、五胡乱,打得兵力无法保证。虽然鲜卑人进入中原也算是打杀消停了一阵的,但是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魏,接着又北齐北周,鲜卑之间互砍互伐,砍到了连鲜卑人都不够重。

咋办?

虽然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都都是鲜卑汉化的反动,但是无论是鲜卑化汉人高欢还是汉化鲜卑人宇文泰,虽然依靠的鲜卑人,但不得不联合汉人。

当然东魏的主事者高欢,处于关东富庶之地,他所应用的军事力量主要还是鲜卑的军事骑兵,没有融合胡汉的迫切需求。

而西魏的主事者宇文泰,由于人口总量小,必须把汉人从某种方式动员起来,而这种组织和动员又不能与既有的鲜卑军制相冲突。

在坚持关中本位思想政策之下,“府兵制”终于出台了。

“均田制”之下,对民众管控得到了加强,民户分成了九等,就是六等也就是中等以上的民众可以当兵。宇文泰设了上百个府,每府设一郎将,分属二十四军,“开府”各领一军。“大将军”有十二人,每个大将军统领二“开府”。一个“柱国”统领二“大将军”。

柱国有六个,领兵打仗,这些当兵不编入户籍,免去赋役,有事出征,没事就是做劳役一个月。

兵源哪里来?

在当年,能当兵是一种荣誉,只有中等以上的民户才有资格当兵,当兵后全家就免除租庸调等赋税。三年一征,十丁或二十丁征一兵为府兵,点中者需要终身承担兵役,当了兵到折冲府报名后,要打仗也要种田,折冲府就像一个军区一样,这是世兵制与征兵制色彩的、兵农合地的军事制度。

解决了兵源的问题,并且建立了层次清晰的组织结构。

“府兵制”之前的鲜卑兵制,兵民分离、部酋分属、特殊贵族制,而“府兵制”则是兵农合一、君主直辖、比较平民制的。

在北魏开始实施“均田制”,在经济上贵族与庶民的不平等取消了;

在西魏开始实施“府兵制”,在种族上胡人与汉人的隔阂也取消了。

这两个制度的推出,将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决,而到这个时候,五胡乱华的民族融合才正式完成,一个全新的华夏民族就此诞生。

从“均田制”到“府兵制”,相辅相成,催生了一个新时代。

打仗不是谁的人越多越牛逼,跟官兵素质、后勤补给、军队装备、综合国力等等都有紧密联系。

农民和士人都激活了!这无异于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的解放,人民迸发出的热情是排山倒海的,似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再次被点燃。而这一次是新的汉族了。他们是开放的、自信的。

中国统一复兴的障碍已经扫清,那么这个任务将由谁来完成?

不是汉化的鲜卑人,而是鲜卑化的汉人——北周外戚杨坚身上。

二、辉煌

隋帝国焕然新生,万象更新,气势磅礴,无论是隋文帝还是隋炀帝,都是一代雄主,都想干大事,一鼓作气,把所有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隋二代杨广不能说是昏君,是很有作为的,统军灭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开科取士、修隋朝大运河、筑东都洛阳……但干这些大事需要钱粮,需要人力,而这些,只能摊派到帝国的农民身上。

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乱世刚刚终结,就该休养生息,等有一定积累就能办大事的。

无疑雄心勃勃的隋炀帝,操之过急,用力过猛,把后几代人要做的事都想做完。

结果呢,人们揭竿而起,无论是关陇军事贵族还是濒于破产的农民,纷纷造反,来砸了老杨家的场子,自然没他和他后代的事了。

历史上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要掌握个度的,做到了前面,就激发矛盾闹革命;做在了后面,那就拖成炸闹分离。

自作死的杨家把机会留给了李家。

李家出身关陇军事贵族,创始人李渊跟杨广还是表兄弟关系,是太原留守。李家趁隋末天下大乱,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军长驱直入长安,抢了表弟的产业。

当然,当时大家都在抢,不抢白不抢,而且李家的吃相,在历史上尚不算难看,毕竟不抢的后果,很可能就是杨家的殉葬品。

想想也是,杨家是从婿家人宇文家那是抢来了,李家从表弟杨家抢过来,都是新戚家间的击鼓传花。

当然,新戚间要抢,亲属也抢得头破血流,父子间要抢,兄弟间也要抢。唐二代李世民对唐一代李渊和哥哥李建成之间,也是一样的,历史就是用血来书写,精彩之处充满人间阴谋。

只不过,父子兄弟之间的抢天下,天下本来就是他们家的,不用改个招牌。刘秀抢了刘家的天下,往数上爷爷的爷爷辈,自然归到刘邦的后代,那是光武中兴,招牌不变。

李家抢得天下,李世民再从父亲和哥哥手中抢得天下。

李世民懂得帝王之术,对帝国进行了新一轮的整合,关东与关中,南方与北方,草原和中原……也就是说,在隋朝的时候,这锅烂肉虽然煮烂了,但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最终在李渊、李世民父子的文治武功之下,真正达到了“大一统”。

他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常把隋朝当作一面镜子,隋朝的迅速兴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尤其是农民大起义,使他充分认识了民众所蕴含的巨大威力。得罪了民众,即使像隋炀帝那样集全部威权于一身的帝王,也难逃国亡身死的命运。

他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推行均国制,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

按照唐律令,凡成年男子给男一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年老时退还政府;二十亩为世业,可由家人承继,每三年编造一次户籍。

随着“均田制”的推广,与之配套的税收体系也跟上了。纳税的义务包括租庸调三项,租为每丁粟二石,调为绫绢二丈,庸则岁役二旬。

以一百亩为基数,以是赋役的比重算是很轻的了,所以在有唐最初的百年内,民户的登记不断增长,国家也越来越富庶起来,上下之间呈现一片和谐融洽的景象。

盛世从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开始,接着“永徽之治”……

这些治理方面的事,自不必赘述。

最重要的是,随着民户登记,也就解决了兵源的问题。府兵制相当于军区,本身自己屯田的,加上国家仓廪库藏充足,既有兵力的保证,也有了物资上的保证。

既然每一中等的折冲府能出兵一千人,那么六百三十四府在短时间内征集50万应不是问题的。虽然50万这数目并不多,但军队质量非常高,士兵护甲非常好。

据《唐六典》所载,唐朝十三铠有:

“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

在铠中,最常见的是明光铠。

明光铠的特点,就是胸前那一照便反射耀眼之光的护心镜。

同时,唐军装备陌刀,作战时如墙而进。后来包括陌刀在内的各种唐刀,传到日本,形成各类武士刀。

国家容易动员,且物资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最重要的是,统治者出身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本身混有胡人血统,有尚武的基因,连士子都有要求通晓弓马骑射的基本功的传统。

他们一直跟草原部落打交道,这也给这个帝国开疆拓土带来的先天的优势。

正是在李氏父子的主导之下,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为部分人也成为唐帝国军队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盛唐时代安西都护府的唐军从来没有超过三万人,但却控制着西域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震慑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并还有余力数次主动进攻阿拉伯帝国,唐军的强悍可见一斑。

当然,李世民最值得称道的是,将经济和军事层面的整合成果,通过政治层面来巩固。

主要构建并巩固“三省六部制”的官僚构架,激发了帝国决策的科学性。特别是“三省”,使得“相权”分化为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互为制衡,体现分工和合作,使得决策更民主更科学,也是智囊团队。

与此同时,采取科举取士。

科举取士本身就是智商的筛选,让帝国的精英们开始走向权力的中枢,血统不再是唯一的因素。“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这些铨选出来的人才,不是进入中央就是走向地方,也走向边疆,他们传播了唐文化,更重要提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唐诗依然是现在小学生要背后的文学作品,当然除了诗,词开始流行,传奇小说也慢慢来到人间。

这个国家至少保持了一百年以上的蒸蒸日上之势。

唐帝国带着世界主义的色彩。长安成为亚洲的中心,在长安城里有西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蕃人、安南人定居。国子监也就是国立大学中,有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尤以日本人最为热忱,其中有些类似今日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在中国留居达几十年,然后又回到日本,仿唐朝建立起日本的政权、建筑,乃至生活中的细节。

 

三、崩盘

唐朝自唐玄宗天宝年间以后的150多年里,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唐朝的衰落源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的灭亡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种种因素,让这个强盛的帝国染上重疾,在内耗中走向虚弱。最终黄巢起义,流窜于帝国内部十余年,终至掏空唐朝的威权体系。

应该说,唐玄宗之后确实有几个明君的,或者说,只有少数几个不上进的!

但时势已去,江流日下的势能,已无力挽回。

藩镇长期割据,地方与中央对抗,不要说边疆地区,就是内部藩镇也开始做大,关东的藩镇都很跋扈。

当然,最严重还是“安史之乱”的策源地河北,其中昭仪、成德和魏博三镇,最为严峻,史称“河北三镇”。他们长时间与唐王朝中心对立,名为“王室之臣”,实际上就是“土皇帝”。

这样就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

朝廷更是一片混乱,牛李党争,互相倾轧,瓦解了统治集团的力量,严重动摇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内有党争,外有藩镇的挤压之下,皇帝慢慢地倚重于宦官。唐初,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限制宦官的权利,管理宦官还是十分严厉的,并规定宦官只能担任四品内官。可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宦官的权利逐步扩展,如宦官高力士的权利就很大,诸王和公主称其为“阿翁”,驸马称其为“爷”。

安史之后乱,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到唐朝后期,大部分皇帝大都是宦官拥立。其间唐宪宗和唐敬宗,为宦官所杀。

宦官专权,又使得中心政权实际上操作在宦官的手里,皇帝成为了宦官的傀儡,这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一直在恶化,几个处于上升期的敌人,一直让唐朝边患不断,比如拥兵四十万的吐蕃、草原霸主回鹘、西南小霸主南诏等等。唐王朝处理藩镇问题都要趁着边疆安稳的几年,还必须把一半精锐之师留在边疆。

最后解决藩镇问题的办法就变成了类似推恩令的手段,打击大藩镇,将之分割成小藩镇,维持基本盘的稳定。

这也很像魏晋南北朝时分割大州,遍地小州的做法。

最后,庞大而臃肿的身体拖垮了中央政府,庞勋起义,黄巢起义则彻底暴露了中央的虚弱。

其实,朋党之争也好,宦官专权也罢,哪怕是藩镇割剧也好,皇权是遭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但至少在宦官、文官、武将面前,依然是个存在,而且能够维持各方势力平衡的存在。

更何况,宦官是皇权的延伸,再嚣张的太监,即使立了个皇帝,其权力合法性依然来自皇帝,他们不可能取而代之,毕竟他不具备做皇帝的身体。

唐朝藩镇割据与汉末群雄混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汉末是十几个阵营互相干,大的兼并小的,朝廷完成被架空,成为摆设,所以被取而代之是迟早的事。

而唐朝的藩镇绝大多数时间,基本上只有忠臣和反贼两个阵营,朝廷仍然有相当的话语权,北方藩镇想要打击对手,那就只能讨好朝廷,把对方逼反;而江南生产型藩镇又比脆弱,军事实力比起北方藩镇相差悬殊,更没有能力兴兵作乱了。

因此,在安史之乱被平定以后的150年时间里,这段历史大部分时期,藩镇总体还算平稳,只有一些小打小闹,不是乱砍乱伐的乱世。

唐朝的覆灭还是来自农民起义的致命一击。

黄巢起义闹得时间长、波及的范围广,导致唐朝末期确实类似于东汉末年的情况,朝廷被架空,藩镇也趁乱开始互相兼并,再也没有什么忠臣和反贼了,只有自己的地盘。

北方一乱,根本无暇南顾,南方豪强也才能够像北方藩镇那样开始独立割据。

这个时候,唐朝都是尸居余气。

上篇《问祖》——祖先的走来的足迹:

1、“出非洲记”

2、“入亚欧记”

3、“进中国记”

正篇《脉络》——历史脉络很粗很黑:

1、禅让密码——尧舜禅位的血腥游戏

2、马肝有毒——汤武革命的历史隐义 

3、一把尿壶——生于不义的东周

4、百家争鸣——诸侯争霸的伴奏曲

5、秦汉帝国——古典华夏之形成【上】

     秦汉帝国——古典华夏之形成【下】

6、以武立国—可以下酒的汉家雄风【上】

     以武立国—可以下酒的汉家雄风【下】

7、乱世迷药——自食药丸的司马晋朝

8、士族凶猛,皇权的敌人和盟友

9、子宫的黑暗——五胡乱华

书名暂定为《踪迹:中华的来龙去脉》,计划写作30万字,日更5000字左右,欢迎个人和机构友情资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