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活了33岁的孝文帝,却影响了千年,他是怎么做到的

 茂林之家 2023-02-07 发布于湖南

前言

中华文明游牧文明的碰撞是冲突还是相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开放还是堕落?在这样一段历史时期,北魏孝文帝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虽在位时间不长,其迁都汉化改革的影响却流传千古。

北魏孝文帝

一.迁都背景

世人曾感叹于魏晋南北朝“荒唐与美好”,沉醉于竹林七贤的雅谈,或是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样一段分裂动荡的时期,大部分人的生活并无法得到基本的保证,就算是那些魏晋名士也不得不在这浊世中选择出世。上演了一段黑暗与灿烂并举的历史。政权更迭频繁,民不聊生。但文化繁荣,艺术宗教大放异彩,社会风气大胆放荡。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首次产生,儒学新流派应运而生,中原沦陷,民族融合。萧条动乱中孕育新生,黑暗腐朽中蕴含希望。两种极端在这样一个时代融合。凡此种种,都为之后盛唐的开放兼容奠定了基础。不过在那样一段动荡的时期,仍然有一些流传千古的名字。试问何为明君?明大局,明真相,正人心,善改革。北魏孝文帝便可列入明君之一。

提到孝文帝,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祖母冯太后。实际上,孝文帝深受冯太后的影响。冯太后作为太后,已经垂帘听政两个朝代。可以说冯太后是一个有勇有谋大胆谋略的英雄之辈。

史书曾记载,冯太后将年幼的孝文帝禁足在柴房,不给他饭吃,其他势力也并未对这位皇帝尊敬有加。不过这样反而达到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效果。

冯太后能够为了北魏的未来,放下个人的恩怨,耐心教导孝文帝,传授治国理政的经验。冯太后听政期间做出的许多改革不仅推动了北魏的发展,也为孝文帝的迁都和之后的改革做出榜样。其中的三长制均田制就是代表。何为均田制呢?

北魏之前的宗主督护制,也就是中央财政由对外掠夺,地方由大地主收租然后交一定的税。但由于后期积贫积弱,中央对外掠夺实力不足,便有了均田制的改革。也就是说,朝廷给佃户荒地,从而夺取豪族的劳动力。但是与此同时,豪族可以通过借贷控制自耕农。而三长制就是专门来统计土地和人口的官僚。如此一来,改革便可以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催生新的制度,又不会过于激进地破坏旧集团的利益。

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伤心欲绝。在冯太后去世后,接下来改革的路,就要孝文帝自己走了。对于这样一个至尊之位,世人或仰慕,或敬畏,或千方百计谋权篡位。但是帝王之路,终究是一条孤寂的路。就算没有战争,这条路也终究是由血铸就而成。虽能赢得无数荣耀,但是个中滋味,终须自己一个人来品尝。

任何的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冯太后的改革亦是如此。但是她却能够做到坚持改革,并没有知难而退。冯太后的一番作为也使孝文帝意识到她的良苦用心,其种种举措都是为了增强中央集权,因此继续推进汉化势在必行。

二.迁都洛阳

北魏平城度过了他的青年时期,也就是如今的山西省大同市。这里是历代防御匈奴的前线,这也就意味着它位于政治版图的边缘地带。

但是,随着北魏经济实力得到一定积累,他也渐渐明白,要想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就不能把都城放在边缘地带。同时,在吸取前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北魏统治者也意识到要避免像之前的胡人政权一样短命,势必要启动汉化进程。孝文帝便继承冯太后的汉化步伐,首先进行汉化改革,进而胡汉一体,从而达到资源整合,输出实力的效果。

军事角度来考量,也可窥探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原因。实际上,在助推了初期的改革之后,孝文帝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与南朝的战争上面。游牧民族中原王朝的兵力来源有很大不同。中原王朝基本就是在战时征募壮丁入伍,而这也就意味着农田的荒废。但农田税收又恰恰是中原王朝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游牧民族则不同。游牧民族本身就不需要种地,而且在与中原王朝的战争在还能截获一些战利品。因此,对于孝文帝来说,要想真正做到成为“天下”之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汉人认同自己的统治。

迁都并不会一帆风顺。对于一些元老大臣来说,鲜卑族之所以英勇善战,是因为其作为在马背上生活的民族中血液里流淌着英勇好战的基因。而一旦迁都向中原发展,不仅意味着这种游牧文化基因的削弱,还意味着朝中新旧势力的更迭: 新的汉族势力势必会取代旧的势力。触及到势力集团的固有利益必然会遭遇重重阻碍。但是孝文帝以南征相要挟,迫使群臣同意迁都洛阳

北魏太和17年孝文帝宣布南征,几天后,率领三十万大军从平城出发南下。那日正值一个阴雨连绵的天气,大军一路艰苦跋涉,终于在将近两个月后抵达洛阳。但是不料,在到达洛阳后,孝文帝下令继续南征。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群臣一并下跪,请求他停止南征。其实孝文帝的本意并非真正要南征,只是以南征为幌子,想要取得群臣迁都的支持。他眼见时机成熟,于是便让群臣分别表态。在经过多方努力之下,迁都洛阳终于告一段落。

三.迁都后的改革

孝文帝深知,胡汉矛盾是当时最为亟待解决的矛盾。因为如果不解决这个矛盾,鲜卑人一定会以统治者自居,而轻视汉人。汉人也必定会视鲜卑人为侵略者,即使当前忍辱负重按兵不动,最终也会谋得一个合适的时机打出反叛的旗号。因此,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

第一,语言是一个民族身份认同的象征。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后就下令所有官员使用汉语,不得使用鲜卑语,否则除去官职。

第二,就是统一服饰服装是一个民族鲜明的标识,所以禁止穿胡服也是融入汉族生活的又一举措。在经过了多次服饰上的改变之后,两者的服饰已经几乎一致。

第三,他积极推动中原文化游牧文化的融合,鼓励大家征集古典藏书。同时更加注重教育,设立国子学,太学,小学,自此推动了鲜卑族文化知识的发展,也促进了与中原文化的融合。除此之外,孝文帝还下令,特定的官员在洛阳去世后应葬在洛阳,禁止葬回平城。

孝文帝最为重要的改革举措当属分明姓氏改革。这使得在改革后不再有胡汗之分,而只剩下家族门第之分。门第相当的两个家族即可通婚,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发展。但同时这种制度也有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寒门弟子与高门弟子之间的对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由此上演。

究其本质,改革是对于权利财富再分配。这必定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也就是鲜卑贵族的利益受到了侵犯,而高门子弟奢靡放纵

正如马克思曾言: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总体上说,孝文帝的改革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并不能简单地以成功或是失败论处,孝文帝的改革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当之处,但是能够因势而为,伺机而动,不失为上策。

四.汉化改革的影响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至今而延绵不绝,从仓颉造字到百家争鸣,从三皇五帝到大唐盛世,从商鞅变法到改革开放,国人的智慧凝聚成如今的中华灿烂文化。历朝历代,无论王朝如何更迭,统一的思想总是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心中。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传承至今,历久不衰,大放光彩,延续至今,不可或缺的是中华民族统一的凝聚之力。孝文帝则是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我们坚持马克思唯物史观,但是也会承认英雄人物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贡献。

总体来说,孝文帝汉化改革极大的促进了鲜卑族经济政治文化商业的发展,缓解了胡汉矛盾,推动民族之间的交流对话。即使孝文帝当时的本意也许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扩大统治疆域,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举措对于后世的民族融合文化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来说,孝文帝积极主动地做出改革,去除弊病,本就符合历史潮流。对于汉文化,孝文帝能够做到以客观的视角来对待,能够审慎且敏锐地洞察可取之处,并未以一种仇视或者是消灭异族文化的心态来进行统治。以平和的态度促进文化的融合,大力推动教育的发展,尊崇汉文化。在这一点上来说,相比于激进地否认异族文化,以我独尊,目光短浅,这样包容开放的胸襟气概值得敬仰。

为何中华文明延绵千年而未曾断绝?为何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坚守于世界民族之林?

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始终有凝聚力,向心力,即使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分分合合,双方却始终能够以大局为重,将目光放长远,在抵御外族入侵时团结一致,这才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结语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一个动乱与希望并存的时代,对于民族关系的处理尤为重要。这是一场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之间的碰撞,是游牧民族豪迈开放与汉文化兼收并蓄碰撞的火花。道教佛教的产生繁荣,文学艺术的灿烂发展,魏晋风流,南朝烟雨,这次文明的碰撞势必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如果成功,则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如果失败,那么埃及或者是巴比伦文明的消亡就是前车之鉴。这样一个时代为之后的隋唐盛世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利支柱。这样一种谦虚学习,兼容并蓄的文化态度给予中华文明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这样一种文化传统流传至今,于是便有了如今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蓝图

魏源曾言:“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孝文帝虽然在位不长那个,但是如一颗明星,对于中华文明有着深远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