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了解“内阁”的由来吗?

 韩林图书馆396 2018-12-07

“内阁”在人们的心中似乎是个民主高度发达的产物,也是项只有西方发达国家才配拥有的制度。因此,一提起内阁,读者也许首先想到的是英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政府机构的“内阁”。其实,如果追溯内阁制度的根源,中国出现内阁制度的时间绝对不会迟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会比绝大多数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早。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时期便已经有了内阁制度的雏形。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亲手除掉了之前跟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功臣---丞相胡惟庸。并且废除了丞相的职位,皇帝自己直接管制六部,不让他人有机会染指他的皇位。他曾下诏:“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虽然朱元璋权力独占欲很强,但是他的精力有限,并且天下还未稳定,他也管不了那么多的国事,因此到了洪武十五年,他仿照宋代的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机构,并由大学士担任职位。不过,他设置的这些部门只是类似现在的秘书处,还不算是真正的内阁。


真正的“内阁”是由明成祖朱棣建立的。明成祖即位后,任命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员参与午门内的文渊阁的工作,始称为“内阁”。这些“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所以仍然只是起着皇帝的秘书咨询处的作用。永乐中期以后内阁逐渐发展到拥有掌管六部的权力,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到了明世宗嘉靖时期,内阁的权力已经发展到完全与以前的宰相一样,武英殿大学士严嵩为此专擅朝政二十余年。


清朝也设内阁和大学士,但是基本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朝廷的实权要么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要么由军机处占据。清朝的内阁只是个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构而已,到了清朝末期,内阁制就被历史的河流所湮没了。


  趣味链接:内阁“三杨”


内阁“三杨”是指洪熙、宣德到正统时期担任内阁成员的杨士奇、杨荣、杨溥,同时他们是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担任辅臣期间,功勋卓著、政治才能惊人不但安定边防,还整顿吏治,使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至此明朝走向鼎盛发展的道路,并使原本只属于皇帝私人咨询机构的内阁成为拥有丞相权力的机构,因此他们被后人称为“贤臣”。明人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中有言:“正统间,文贞(杨士奇)为西杨,文敏(杨荣)为东杨,因居第别之。文定(杨溥)郡望,每书南郡,世遂称南杨。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来源:中国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