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往事——第一个美国人:富兰克林(一)

 流连忘返zuokc 2018-12-09



​    富兰克林被誉为第一个美国人,有人说是因为,他长期在欧洲任北美殖民地的特使,欧洲就是从他的身上,开始了解美国人的。

有人说,在北美的英法战争中,是富兰克林最早提出,北美各殖民地要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权利。他的提议是美国建立的雏形。

更多的人说,富兰克林一生的经历和成就是美国梦的最早传奇,是北美这块神奇的土地塑造了富兰克林,又是无数的富兰克林缔造出了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

这些看法,都是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早期美国的精神面貌,以及积极进取的早期美国人的形象。富兰克林是这两个方面最典型的代表。

      

 
​                           
(本杰明·富兰克林 1706—1790)

 

                    不安分的学徒工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17日出生在波士顿的一个制造肥皂和蜡烛的小商人家庭里。他们这个家是1683年才从英国移民来到这里的。父亲的生意不大,可是却要维持一个大家庭的生活。富兰克林一共有十七个兄妹,他排行十五。因此,一家人的生活紧紧巴巴。父亲勉勉强强让富兰克林读了三年书,在他十岁的时候,就不得不让他辍学,帮助家里干活。

父亲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手艺,可是儿子对做肥皂和蜡烛一点也不感兴趣,他希望像他的一个哥哥一样,偷偷地从家里跑出去,当一名远洋水手。父亲不愿意儿子去航海,希望能找到一个新的兴趣点,将儿子吸引过来。

这时,富兰克林的又一个哥哥从英国学习回来,身边还带了一台印刷机,他要在波士顿办一家印刷厂。父亲让富兰克林跟哥哥学印刷。富兰克林答应了。他愿意干印刷,因为在印刷厂,他可以接触到很多书本。虽然只读了三年书,但富兰克林对书籍却有着一种痴迷的热爱。

虽然是亲兄弟,但也必须明算账。哥哥收下了弟弟做学徒,就要像所有学徒一样,订一份合同,是漫长的九年学徒期。那年富兰克林十二岁,要到二十一岁,他才能出师,获得独立。说白了,哥哥要弟弟无偿的为自己当几年摇钱树。当时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小小印刷工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很聪明,很快就成为了哥哥的得力助手。他的哥哥也很聪敏,他感到办一份报纸可能要比干印刷更赚钱。何况办报和印刷可以互补。当时波士顿只有一家报纸,叫《波士顿邮报》,似乎办的不坏。他的哥哥就想办一份《新英格兰报》。报纸七拼八凑印出来以后,哥哥就让富兰克林挨家挨户去兜售。

在兜售报纸的过程中,富兰克林听到了各种各样的读者反映,激发了他的灵感。但是他知道哥哥肯定不喜欢他为报纸写文章。这是有头有脸的人才能干的事,他可不愿意自己的这个乳臭未干的弟弟,胡乱地出这种风头。

富兰克林就用一个假名,为报纸写稿。稿子写好后,悄悄地塞在哥哥的门缝下。哥哥把它当作一般的作者来稿,登了出来。如此几篇下来,这位匿名作者的稿子居然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但是,这位匿名的作者究竟是谁呢?大家猜来猜去,总之都往周围那些最有文化的人身上去猜。这让富兰克林很得意,假如他们知道这些文章的作者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学徒工,他们该会多么尴尬啊。

当这个秘密终于被戳穿的时候,人们都对这个小学徒工另眼相看了。可是哥哥却很不高兴,他不想自己的这个弟弟被重视,更不希望他好高骛远,成为自己的对手。他只希望富兰克林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的学徒工。兄弟俩由此发生了争执,哥哥说不过弟弟,只能以师傅自居,用斥责加上拳头来教训弟弟。

这种无理的专横,不仅没有压服弟弟,反而激起富兰克林内心更激烈的反抗。他只希望能早一点脱离哥哥的束缚,结束那个可恶的学徒期。

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新英格兰报》因为刊登了一份攻击议会的文章,他的哥哥被判徒刑一个月,并且注销他的办报资格。

几个朋友一商量,那就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义来办报吧。可是,富兰克林当时还是个学徒工,哪有资格办报呢?大家再商量,搞个阴阳合同吧。哥哥将原来那份九年学徒的合同退给了弟弟,背面还特别注明,双方的一切义务已经完全解除了。如果有人质疑富兰克林的学徒身份,弟弟就可以将这份合同示人。不过,哥哥要求弟弟和他另外再签订一份合同,说明弟弟还有几年学徒期,要继续为哥哥打工,直至学徒期满。

几个月以后,富兰克林再也忍受不了继续当学徒了,便拿着那份可以公开的合同,要求自由。弟弟认定,哥哥一定不敢把他们私下签的合同拿出来对质的。

弟弟的这种趁火打劫,气得哥哥暴跳如雷,对弟弟又打又骂。但富兰克林去意已定。兄弟俩闹到这个地步,哥哥也就对弟弟下狠手了,他告诉波士顿所有的印刷厂,不许雇用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时代的波士顿街景。)

 

富兰克林很难在波士顿混下去了,其实富兰克林也不想在波士顿干下去了。这里清教的种种清规戒律,让富兰克林感到特别压抑。周围的环境,对这个总是别出心裁的小学徒,也不友好。

但富兰克林还不敢公开出走,他怕父亲和周围的人们阻拦。因为在人们的眼里,他还是个孩子。富兰克林把自己的图书悄悄地卖了,换了几个钱,又编了个谎言,找到一位船老大,他要到好几百公里以外的纽约去,他认识那里的一个干印刷厂的老板。

富兰克林这时已经不想去当水手了,他相信,自己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印刷工了,凭自己的手艺,他一定可以在纽约混出点名堂来。多么自信啊,虽然,富兰克林这时才仅仅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当然,这个少年那时还不理解,在北美殖民地这个市场经济的天地里,已经为所有敢于创新、积极有为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竞争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