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析山水画创作的精神意蕴

 我是圭水 2018-12-09


文:陈生书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某种意义上而言,“天人合一”即为中国山水画的精神意蕴。不管是古代的中国山水画,还是现代的山水画,均渗透了诸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表现了自然万物的灵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对山水画创作的精神意蕴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

一、山水画的发展起源

透过山水画,可集中领略到中国画的色调、气韵、意境等内容,显然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画科可如同山水画一样为广大受众带来如此多的情感认识。结合我国山水画艺术创作发展历程,在最早期,创作者只是对自身生活环境中的山川河流进行浅显的描绘,同时该阶段的创作表现出一定的自娱自乐的特征,可将其视作日常劳作时的消遣行为。

据相关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画家为敤首,其也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奉为中华民族美术创作活动第一人。《汉书·古今人物表》有记载:敤首舜妹,最早做画的人。因为其是中国画祖,所以又被称作画嫘。山水画亦是由敤首所创。这种相对朴素的美术创作理念对后世美术创作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发展至秦汉时期,山水画在原本太过随性、朴素的创作特征上实现了有效创新,使这一画科的创作不断趋向于规范化,进一步在山水画创作中提倡写实性,由此使得创作者创作的山水画逐步成为人们日常评鉴的对象。在该种背景下,山水画作品创作意义不再仅仅是自我消遣,而转变成艺术装点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一山水画创作理念发展至宋代,促使山水画创作得到空前的推崇。在这一时期,以大文豪苏轼为代表的山水画创作者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观点——“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伴随苏东坡观点的广泛推广,过去山水画创作理念进一步得到革新,也就使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追求神似的表现而非形似的表现。受此影响,创作者在创作山水画期间,自娱的创作思想变得更为根深蒂固。发展至元代,著名画家倪元林更是指出:“余绘画不求形似,草草数笔,以解胸中之逸气耳。”到了明清时期,唐伯虎“寄乐于画”,石涛“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等,均充分表明了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目的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自我。而这一创作理念也在千百年来得到不断传承,从未改变。

二、山水画创作的精神意蕴

(一)山水画创作的人文精神

山水画创作的人文精神,首先表现于创作中蕴藏着“气”“质”之美。北宋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提到:“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前往山川实地观察,便可目睹山水发展形势及面貌的转变规律。由于山水画创作者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因而描绘的笔墨意境也不尽相同。江南景象山清水秀,烟雨朦胧,画家通常运用松软细长的麻皮皱以表现山的质感;而面对北方景象的悬崖峭壁、云雾缭绕,画家则通常运用短条子皱法以表现山的质感。由此表明,不同地域画家的灵趣会受到地域特征很大程度的影响。山水画中涵盖了各式各样的生活形态及美的样式。创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以心灵俯仰的眼睛洞察自然万物,通常会在画作中腾出一定的留白,这些留白可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观赏者进入无限联想之中。而其他画科所表现出的空间意识,是透过科学的角度看待世界,所描绘的对象都有阴影,颇为活灵活现,所以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当然山水画创作者,并非只是一味地追求无边的空间,而是透过无边世界又重新回到自然万物中。

山水画创作的人文精神,还表现于人与山水意蕴的相互渗透。山水画创作在形似方面是颇为有限的,而深厚的内涵,只能通过有限的画面实现于画外。如苏轼所言:“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是以形名表达个性,抒发画意。唐代文学家符载在《观张员外画松石序》中如此描绘道:“员外居中,箕坐鼓气,神机始发。其骇人也,若流电激空,惊飘庆戾天。摧挫斡掣,伪霍瞥列。毫飞墨喷,捽掌如裂离合惝恍,忽生怪状。及其终也,则松鳞皴,石境巉,水湛湛,云窃眇。投笔而起,为之四顾,若雷雨之澄霁,见万物之情性。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其间我行我素、不随波逐流的独特个性,正是对山水画人与自然本质的真实写照。

(二)山水画创作的意蕴美

山水画创作的意蕴美是山水画艺术的灵魂,还是山水画至高无上的美学追求。该种非自觉所能够感受到的景致,要求创作者保持一种怡然恬静的心境来与自然相融。之所以有“风景如画”的叫法,究其原因便是绘画中融入进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并运用各式各样的创作手法予以了独特的表现。例如,由隋代画家展子虔创作的我国现今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游春图》,刻画了大自然中的山川树木,游历其中的人物,描绘出一股扑鼻而来的春天气息,创作者通过对主观情绪的表达实现了对“画外有情”艺术境界的追求。

《游春图》

山水画创作的意蕴美追求委婉、虚实结合,热衷于无穷尽,排斥一目了然。例如,清代画家方士庶,其将绘画创作的意境划分成“实境”和“虚境”,并曾提出:“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景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衡是非,定工拙矣。”这所表达的便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意蕴美。有时候,“境”还表现出一种极具意蕴的“无为之为”,也就是清代笪重光在其绘画论著《画筌》中所提到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为妙境。”中国山水画崇尚简约,强调水墨的整体烘托,追求留白的意义,以为受众创造浮想联翩的空间,进而形成“景外之景”。例如,齐白石创作的《柳牛图》,绘画中柳条处的留白,如同碧海晴空,又如同水波粼粼,全由观赏者自主地联想出各式各样绘声绘色的画面。该种虚实结合所形成的意蕴美一方面可使画中的内容得到有效充实,另一方面可使创作者赢得欣赏者的思想共鸣,使受众画里画外情不自禁地感受到委婉的、生命的意蕴美。山水画意蕴美源自创作者的主观表达,实现于欣赏者的联想,由此形成了中国山水画至深至远的艺术风格。

《柳牛图》

山水画创作的意蕴美还表现于笔墨运用方面,例如,清代画家张庚在其著作《浦山论画》中所提出的“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发于无意者为上”的观点,即强调的是在山水画创作的意蕴美中笔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山水画创作注重笔墨的相互融合、情景的相互融合,而笔墨相融与情景相融之间同样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景象为画家带来了诸多的灵感,创作者为了抒发自身的情感,挥毫泼墨,将自身情感融入进情景中。意蕴美是山水画创作的精髓,不具备意蕴美的山水画创作必然难以赢得广大受众的内心共鸣。

(三)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

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而言,创作者崇尚的是精神层面的抒发与享受,也就是宋代画家在其著作《画山水序》中所提出的“畅神而已”。山水画创作不提倡唐代张彦远在其《法书要录》中所提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的绘画应当实现社会文化功能的见解,而追求运用独特的手法表现出一种空灵高远的艺术境界。这也是山水画创作总是散出一种浩然壮阔或者高风亮节之气的原因。山水画创作者经由对大自然山川河流的描绘,进一步收获情景交融的效果,这属于创作者自我与大自然进行交流的过程,而最终的山水画只不过是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属于创作者的“无为之为”。所以,即便山水画创作题材十分狭窄,对应描绘的景观物象较为有限,然而其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欣赏者透过山水画或多或少地能够领略到创作者的思想、志向。

对于山水画创作者来说,借助笔墨挥洒自我的心境、情绪,是十分舒心的事情,如果能够“存雅兴于素壁”,纵情表达,那更是令人颇为惬心。观赏者通过对山水画的品鉴,可感受多种不同的情绪:或是由远及近,两山对峙;或是烟波浩渺,明月松间;或是曲径通幽,怡然自得。或静或动,或悲或喜,受众但凡用心去品味,便能够实现与创作者的“不谋而合”,这也是其他画科所无法实现的。由此也表明,山水画往往是为了自娱或抒情,是创作者在闲情逸致下回归自我的一种表现,而山水画的品格与审美情趣同样可通过画作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不管是从内在层面还是外在层面而言,山水画创作对象均是为广大受众所熟知的,每个人都能从其中得到一定的感悟。山水画创作的精神意蕴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使不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是天南还是地北均可经由该媒介实现交流,这在当今时代显然是弥足珍贵的。这同时也是中国山水画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的表达,是中国山水画创作者紧随时代潮流的表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拥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于此期间,山水画创作的精神意蕴一直被世世代代的画家所热点关注,不论是人文精神、意蕴美还是时代精神,均伴随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展、转变。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大研究力度,提高对山水画的创作的精神意蕴的有效认识,不断推动中国山水画的有序健康发展。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