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配伍用药规律的研究 符黛玲

 老玉米棒 2018-12-12
目的:论文通过对附子的名称、产地、炮制、功效、主治、以及毒性的历史沿革进行系统归纳、分析、总结。探讨附子在经典方剂中的应用,以及附子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规律,探讨古今医家应用附子的临证思维及其药、方应用经验及配伍理论。为进一步研究附子对疾病防治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并为临床正确运用附子拓宽辨证思路提供依据。 

方法: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以历代本草文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依据,采用综述的方法对附子产地、炮制、药理、临床、毒性及解毒进行详细论述,采用以历史沿革为纵研究附子的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规律,以经典方剂为横研究附子的配伍规律,并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筛选含有附子的方剂35首、《方剂学》8首、其他历代方药70首,以七情配伍为序,力求探讨附子的配伍规律。 

结果: 
1.附子性热、味辛,有毒,归心肾脾经。 

2.附子具有激发阳气、扶阳抑阴、引药达经、开通脉滞、伏火归肾之功效,主治阴盛阳衰引起的四肢厥逆、风寒湿冷痛证及癥瘕积聚等。 

3.附子在经典方剂中运用广泛,其中涉及附子的配方在《伤寒论》中记载20方,分别起到了鼓舞阳气,扶助阳气,已达到驱邪、通痹、祛湿、利尿、安蛔、发汗等作用。在《金匮要略》中记载15方,分别起到温阳止血、温阳利水、温阳通痹、散寒止痛等作用。在其他70首历代方药中,分别起到回阳救逆、补助元阳、温经散寒,已达到除湿通痹、散寒止痛、壮阳、止血作用,也起到治疗外伤骨折、痈疽瘰疠、小儿惊风、不孕不育、疟疾、中风等。 

4.附子配伍规律的初步研究表明其常与甘草、干姜、桂枝、大枣、白术、人参、芍药、麻黄、茯苓、细辛、大黄、黄连、黄芩等相须相使,与甘草、防风相畏相杀,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相反相恶。 

结论:附子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等科,因其能回阳救逆,救急扶危,故应用至今,长久不衰。附子以其性热、味辛,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激发阳气、扶阳抑阴、引药达经、开通脉滞、伏火归肾之功效,主治阴盛阳衰引起的四肢厥逆、风寒湿冷痛证及癥瘕积聚等。并通过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恶配伍增效,减毒,扩展主治,预防毒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