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手机怎么不伤眼?眼科博士把一辈子的攻略都给您整理好了!

 昵称27494174 2018-12-13

有一个数据,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连接达到10.8亿。这个数字一直在攀升

有一个现象,工作、旅行、交友甚至睡觉等等,到处是“低头族”

手机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和欢乐当然很多,但随之对眼睛带来的伤害却也防不胜防。

那么,怎样才能用好手机,却又尽量不伤害眼睛?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屈光手术中心王树林博士分四个年龄段,分析了手机给眼睛带来的危机,并分别制定出解决方案。

下面,就找找哪一条更值得注意吧!

1.学龄前儿童(7岁以前)

危机:导致近视提前发生

7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在近视门诊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

“王医生,要怎样预防,才能让孩子不近视呢?”经常有孩子家长这样问王树林。

“不上学,不看书,出去放牛就行了!”王树林半开玩笑地回答。

但他转念一想,接着说:“现在的小孩子,就是出去放牛,估计还是会近视。因为他们骑在牛背上——还是会看手机。”

看手机怎么不伤眼?眼科博士把一辈子的攻略都给您整理好了!

学龄前儿童近视400度以上,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近视度数400度以内的,则大多与后天环境因素有关。导致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看“近”时间太长,从而引起假性近视(调节性近视)和真性近视(轴性近视)。

其中,长时间看手机是重要原因,且可避免。如果学龄前就得了真性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的概率会明显增加,因此一定要尽量预防。

解决方案:学龄前儿童预防近视的方法,可总结为9个字“出去遛,少看‘近’,定期查”。

出去遛——每天“有阳光的户外”活动要超过2小时,每周超过14小时也行。

少看“近”——手机尽量不要看。电视、电脑、看书、弹琴、画画、下棋和练字等也要节制。

定期查——看“近”在所难免,因此还要“定期查”。三四岁的小孩就可以配合检查了,最好定期每半年查一次。没有近视的可正常看“近”,但手机还是尽量不要看。如果怀疑有近视,需散瞳验光。排除真性近视后,还可正常看“近”。

如确诊为真性近视,需严格限制看“近”活动,并每三个月到医院复查。如发现近视进展过快(每半年增加超过50度),需进行医学干预。

2.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7岁到18岁)

危机:导致高度近视

7~18岁的儿童、青少年,由于正处于学习阶段,通常在严格要求下,接触手机较少。相比手机,长时间看书和写作业对眼睛影响也很大。如果再长时间看手机,会加速近视进展,更易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超过600度)。

高度近视可发生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病变,须尽量防控。

解决方案:配眼镜,阿托品,塑形镜

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想没有近视或近视度数不加深很难。因此重点在于控制近视进展过快,方法可总结为9个字,“配眼镜,阿托品,塑形镜”。

配眼镜——近视超过100度就配眼镜;100~300度,看不清时要戴,看得清楚可以不戴;近视300度以上,应经常戴眼镜。

阿托品——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阿托品(0.01%阿托品滴眼液)每晚睡前滴一次,对控制近视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塑形镜——8岁后,如果近视进展过快(每年增加超过100度),且近视度数不超过600度,除了滴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以外,还建议验配角膜塑形镜,以控制近视进展。

3.青中年(18岁到40岁)

危机:引起视疲劳、患上急内共等眼病

视疲劳——长时间看手机易引起视疲劳,引起干眼症和慢性炎症。慢性炎症还可引起结膜结石和麦粒肿等。

急内共——长时间看手机还易引起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简称“急内共”,也就是突然出现了“斗鸡眼”)。急内共不常见,但近几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看手机时间过久,又没能及时休息、远眺、放松眼睛,可引起急内共,突然出现看东西有重影和不适感。严重的神经病变,也可引起急内共。具体病因医生会进行排查。

解决方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慢性炎症和干眼症——解决看手机引起视疲劳的方法,除了尽量少看手机外,如果慢性炎症和干眼症较严重,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急内共——看“近”过久引起的急内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需要及时改变用眼习惯,停止长时间看手机和伏案工作,多户外远眺。轻度患者可好转。患病早期或斜视度数较小者,配戴三棱镜,可改善看东西重影症状;患病超过6个月且斜视度比较大者,可行手术治疗。

4.中老年(40岁以后)

危机:诱发闭角型青光眼、

引起眼底血管阻塞和视神经缺血等

诱发闭角型青光眼——40岁以后,看手机过度,可诱发闭角型青光眼。中老年人肌肉松弛,器官开始老化。长时间看手机,尤其在暗环境下看手机时,瞳孔轻度开大,易引起房角的粘连和关闭,引起闭角型青光眼。

有青光眼家族史和轻度远视的人群,更易发生青光眼,眼疼、眼胀和视力明显下降;不及时治疗的,可引起失明。

引起眼底血管阻塞和视神经缺血——对中老年人来说,看手机过度,还可引起眼底血管阻塞和视神经缺血。长时间看手机,可引起眼部抵抗力下降和视疲劳,从而导致眼部的慢性炎症和缺血。尤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中老年人群,情况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解决方案:不在暗影里看手机,定期到医院检查防治

不在暗影里看手机——中老年人除了少看手机以外,还要注意不在暗环境下看手机,周围光线要亮一些。

如果看手机容易疲劳,应戴老花镜;如果戴老花镜后,还是容易疲劳,可能是合并散光,需要到医院检查后,验配带有散光的老花镜。

定期到医院检查防治——如果存在青光眼发病高危因素,如年龄超过40岁,轻度远视或老花镜度数较高,有青光眼家族史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需要的话,可进行预防性的激光虹膜周切。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眼底视网膜血管的阻塞和视神经缺血,早期没有明显感觉,且大多没有明显视力下降。一旦出现明显视力下降,治疗起来会很麻烦。应每年定期到医院查眼底,早发现、早治疗。

专家简介

王树林,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高级验光师,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美国Wills眼科医院国际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眼散光的矢量分析法,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擅长高度近视、散光、复杂屈光不正、角膜病和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

(河南省人民医院 张晓华 / 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