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开放和流动反抗熵增,生态建设终极哲学 | 保险生态建设

 行喜 2018-12-13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对抗熵增。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生命力才会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

迈克尔·波特说:在生物有机体中,生命能量的消耗是为了维护一种精巧的秩序。一个企业这样的组织,是由人这样的网络构成的,它具有绝对的、可能陷入更大混乱状态的倾向。所以, 如果你不对这个组织采取任何措施,它就必然会慢慢走向混乱状态。那为了避免混乱,这个采取措施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

科学家普利高津说:避免熵增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和外界不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流动的开放系统。这个开放系统的学名叫“耗散结构”。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和华为任正非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最底层哲学也是“反熵”等等,太多的大师将反抗熵增应用到商业、企业管理以及自我身体健康管理中,获得了不菲的成就。

以下是数字化转型的分享线路图,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序号❸的分享:生态圈建设。

以下是正文:

这一篇会集中讨论一个概念,就是物理学中的“熵”,以及熵增原理,反抗熵增的办法,为什么用开放和流动反抗熵增是生态建设的终极哲学。

01 熵增原理,熵增带来的问题

1. 熵增原理

德国人克劳修斯在1854年首次提出熵这个概念。其最初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一个反映自发过程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参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根据大量观察结果总结出来的规律:在孤立系统中,体系与环境没有能量交换,体系总是自发地像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总使整个系统的熵值增大,此即熵增原理。也就是说,孤立系统的熵永远不会自发减小,在可逆过程作用下熵保持不变,不可逆过程中熵一定会增加。

整个宇宙中,由于摩擦的存在,使一部分机械能不可逆地转变为热,使熵增加,所以说整个宇宙可以看作一个孤立系统,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演变的。

2. 熵增带来的问题

熵增就意味着可用能量的减少,因为宇宙中的能量不断被耗散,所有物质将会变得越来越衰弱,宇宙将会逐渐走向寂静,一切物质都会趋向消亡,由于无序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整个世界都将趋于灭亡。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周围的一切,如果没有持续的能量输入(孤立系统),都是无法逃脱熵增的命运,也就是宇宙、地球、地球生态、动物植物、组织(企业机构等)、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平台、个人等等,都会趋向消亡。

02 反抗熵增

无序程度越大,熵的值越大,反过来讲,越有序,熵的值就越小,驱使系统走向有序的唯一方式就是对其输入能量。实际上,现实的公司、万物、系统并不是孤立封闭的,也就是说,企业、系统必须首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才有机会从外部输入能力,从而反抗熵增。

1. 反抗熵增与企业管理

第一次将反熵这个概念引入管理学的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他说: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对抗熵增。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生命力才会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

另外,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说:在生物有机体中,生命能量的消耗是为了维护一种精巧的秩序。一个企业这样的组织,是由人这样的网络构成的,它具有绝对的、可能陷入更大混乱状态的倾向。所以, 如果你不对这个组织采取任何措施,它就必然会慢慢走向混乱状态。那为了避免混乱,这个采取措施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

2. 流动是反抗熵增的关键

反抗熵增,就是产生负熵,要产生负熵,则必须使下式成立:

dS=dSe+dSi≤0,即 dSe≤-dSi

根据“熵”的原始定义dS=dQ/T可知:T是熵流的温度,其值永远为正;而dQ是该熵流中能够改变系统内部要素有序化程度的那部分能量。当dQ为正值时,dS为正值,称为正熵,说明该熵流只能降低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它所对应的能量dQ是一种引发无序化过程的能量;当dQ为负值时,dS为负值,称为负熵,说明该熵流可以提高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它所对应的能量是一种引发有序化过程的能量。

对于一般的动物来说,输入体内的负熵主要来自于食物所包含的生物化学能量。对于企业、系统、生态而言,输入组织和生态系统的负熵,主要来自于流动性。例如企业生态建设过程中重视“自由现金流”,在业务方向上重视“可选择权”,在生态内部进行双边角色“匹配”的智能分发等等,对应的概念都是“流动”。

也就是说,流动是反馈熵增的关键所在,而流动的前提条件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注:关于能量,建议你了解下价值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广义负熵所对应的能量,这句话的含义。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3. 耗散结构

流动的开放系统之所以能避免“熵增”,是因为在与外界的交换中,会使得整个系统产生耗散,同时产生负熵。这样,在抵消的过程中,系统就能从原来转向无序状态的趋势转变为有序状态。

华为的总裁任正非曾经对耗散结构有过很经典的一个比喻,他说:一个人每天去锻炼身体跑步,就是一个耗散结构。

为什么呢?

因为你身体的能量如果储存多了,就要把它耗散掉。在耗散的过程中,这些能量就变成了肌肉,变成了更坚强的血液循环。当能量消耗掉了之后,糖尿病就不会有了,肥胖也不会有了,身体也苗条了,漂亮了,这就是最简单的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理,自动从无序状态形成并维持的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状态,或叫非平衡有序结构。

属于这类结构的遍及宇宙中各种系统,如贝纳德流、激光、云街、化学振荡、生物结构,乃至城市、国家等。该理论是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他也因为提出这个理论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系统从无序状态过渡到这种耗散结构有几个必要条件:

  • 一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即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 二是系统必须是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中物质、能量流和热力学力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 三是系统内部不同元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并且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来维持。

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一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03 互联网生态所注入的能量,就是向开放系统利益投放过程和生态治理过程

互联网生态的能量,概括起来主要可以总结为两个词:利益、治理。互联网生态的能量输入,也就是向开放系统利益投放过程和生态治理过程。

1. 投放利益就是投放秩序

组织在进行内外部博弈过程中,进行利益的投放,这个投放利益的过程,就是组织对内对外投放秩序的过程。大到国家层面的“援非”项目,小到服务给孩子的零花钱,通过各种各样的红利,进行秩序的投放。

互联网生态的建设也如是,淘宝、支付宝、微信向生态的合作伙伴投放的利益是流量、是类似微信支付这样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能力、是轻松触达用户的生态逻辑(淘宝是智能分发的电商逻辑、微信是社交分发的社交逻辑)等等。

当然,部分稀缺性资源入驻还会直接获得现金红利,例如微信微粒贷借款高额利息对银行的诱惑力,从而通过银行补贴医院升级HIS系统获取医疗数据等等。另一个红利是数据,阿里数据中台每天向数千万中小商家提供商业决策,这在其它任何平台上都是无法得到的。

保险公司建设自己的互联网生态,首要的是要思考清楚:我愿意投放什么样的红利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秩序?

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生态建设之初没有用户没有流量,因此就无法吸引商家入驻。让保险公司脱离业务去做类似早期微信一样的聊天IM工具,且不论成功与否,没有业务相关性这一点就直接导致不存在这类潜在可能性。但保险业务本身就是低频、非刚需、高门槛、收费的,和互联网高频、刚需、低门槛、免费的逻辑完全相反。

阿里建设淘宝之初,首先做了社区,使用了开店三年免费的红利投放方式,同时为了保证交易的顺畅,进行了纵横向的业务拓展。说白了就是前期大量投入,给钱让别人使用的战术;微信背靠QQ腾讯数万台服务器等等这些无与伦比的系统能力向用户投放红利;支付宝当前除了源源不断的现金补贴,还在指数级的拓展生活场景,这都是红利。

2. 生态治理是生态建设三大工程之一

又回到老生常谈的问题,生态平台建设的三个关键工程:

  • 平台的架构、平台的运营和平台的治理。平台架构是指前台、中台、后台的架构能力和水平;
  • 平台的运营指平台通过运营手段促进用户持续交互,并挖掘终身价值的能力;
  • 第三个平台治理,既包括防止平台噪音过大导致熵增最后死亡的问题,还包括平台合规性、多边角色比例关系的平衡等等。

治理过程就是输入能量的过程,也是让系统从无序变得有序的过程。

微信平台的治理,大的方面例如制定平台使用规范、公众号发文规范等等,通过标准化、统一的条文进行有序约束;小的方面例如在产品端研发了“举报”这样的功能,通过UGC共治的模式,组建违规审核团队,进行违规文章的删除、账号的关闭等等。

淘宝的治理更具有借鉴意义,在前面“信用系统,生态之魂”一文中,全面阐述了淘宝通过七大策略构建信用(诚信)体系的过程,这个信用体系就是治理的上层建筑。

总结
  1. 如果没有外部能量输入,封闭系统趋向越来越混乱(熵越来越大);
  2. 如果要让一个系统变得更有序,必须有外部能量的输入;
  3. 当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有序,必然有另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无序,而且”无序”的增加程度将超过”有序”的增加程度;
  4. 避免熵增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和外界不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流动的开放系统;
  5. 流动的开放系统之所以能避免“熵增”,是因为在与外界的交换中,会使得整个系统产生耗散,同时产生负熵;
  6. 那些伟大的公司不断强调开放性、赋能员工的原因就是为了反抗熵增;
  7. 现实中,个体和行业都是趋向于无序化;
  8. 信息是负熵,所以我们应该多摄取信息,特别是结构化的知识,负熵更高。
  9. 互联网生态的最底层哲学,是流动性信息流、比特流、服务流、产品流、代码流等等,而通过云计算的算力,数学的书法让数据智能化,从而形成反馈闭环的过程,就是利用流动性不断向生态输入能量和有序的过程;
  10. 生命也有熵,但生命不是封闭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他可以跟外界进行交换,把自己不能做功的熵跟外界系统进行交换,然后从外界系统里获得自我生长所必需的一切,所以生命会从低级一点一点进化成高级,而不是往死亡里走,这就是自组织。
  • 《华为变革哲学:生命以负熵为生》
  • 百度百科《耗散结构》
  • 埃温尔.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