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执业药师备考:中医诊断学基础―望诊

 古海尼萨穆巴拉 2018-12-13

一、望诊

(一)望神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得神: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反映灵敏,动作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面色润泽

 

失神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

 

假神: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

 

病机阴阳格拒

(二)望色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1.白色: 主虚寒证、失血证

 

(HUANG晄光)白而虚浮---阳气不足----水肿

 

淡白而消瘦---营血亏损

面色苍白---阳气暴脱、阴寒内盛、大失血者

 

2.黄色主虚证、湿证:黄为脾虚、湿蕴的征象。

 

枯槁无泽,称为萎黄---脾胃气虚---饿的

 

面色黄而虚浮,称为黄胖--脾气虚衰、湿邪内阻

 

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为阳黄,多属湿热,

 

黄而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多属寒湿

 

3.赤色主热证 赤为血色 —热

 

热盛而致脉络血液充盈则面色红赤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戴阳证----是虚阳上越的危重症候

 

4.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小儿高烧,鼻柱、两眉间及口唇青紫--惊风的先兆

 

5. 黑色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

 

(三)望形体、头面的主要内容和临床意义

 

1.望形体 瘀血“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2.望姿态

坐而仰首---痰涎壅盛的肺实证; 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 “阳主动,阴主静”。

 

3.望头形与头发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1)望头形

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伴有智力发育不全---肾精亏损囟门下陷---虚证;囟门高突---热证;

 

囟门迟闭,头项软弱不能竖立者--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2)望头发

发稀疏易落,或干枯不荣--精血不足证

 

突然出现片状脱发---血虚受风---熬夜

 

年少落发---肾虚、★★血热----有头皮屑

 

4.望目色

小儿睡眼露睛---脾虚,气血不足

 

瞳孔散大---精气衰竭

白睛黄染---黄疸目眦淡白,属气血不足---黄疸

 

5.望耳鼻:鼻柱溃烂塌陷---麻风病或梅毒

 

6.望唇、齿龈、咽喉

(1)望唇

唇色淡白---气血两虚唇色青紫---寒凝血瘀; 唇色深红---热在营血

 

口角流涎(或睡时流)---1.脾虚湿盛(年轻女孩减肥)。2.胃中有热。3.虫积(还磨牙)

 

口歪斜---中风

(2)望齿

牙齿干燥---胃热炽盛、津液大伤----牙为骨之余

 

干燥如枯骨---肾精枯竭

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者---肾虚或虚火上炎

 

睡中咬牙或啮齿---胃中有热或虫积

 

(3)望龈:龈色淡白者---血虚不荣;红肿者---胃火上炎

 

(4)望咽喉:白喉: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出血,属肺热阴伤之证。

 

7.望体表皮肤虚浮肿胀---水湿泛滥

 

(1)斑疹 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疹,色红疹点小如粟;高出于皮肤,摸之碍手

 

(2)白(疒咅) 又名白疹,透明小疱疹湿郁肌表,汗出不彻

 

(3)痈疽疔疖

痈:发病局部范围较大,红、肿、热、痛,根盘紧束者,属阳证;

 

疽: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者,属阴证;

 

疔:范围较小,初起如粟,根角坚硬,或麻或痒或木,顶白而痛者

 

疖:起于浅表,形圆而红、肿、热、痛,化脓即软者

 

(四)望舌质和舌苔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1.望舌质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青色 主寒证、惊风证、瘀血证、痛证;黑色 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黄色 主虚证、湿证

 

胖大舌掌握.齿痕舌伴胖大舌

 

胖大舌:舌体胖懒,色淡,皮肾阳虚水泛;

 

望舌态

(1)强硬:热入心包 痰浊内阻 中风先兆

 

(3)颤动:气血亏虚 肝风内动(中风)

 

(4)吐弄:心脾有热 动风先兆(中风)

 

(5)歪斜:肝风内动(中风 痰瘀阻络

 

(2)痿软:气血两虚 阴液枯竭---虚症

 

(6)短缩:寒凝经脉 热灼筋痿 

 

2.望舌苔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舌苔是胃气上蒸而生。正常人仅有一层薄白苔。病苔是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 厚---食积

 

(1)望苔色

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

 

舌淡苔白---里寒证---身体内部有寒邪

 

积粉苔:瘟疫:舌上满布白苔,有如白粉堆积在舌上,扪之不燥

 

黄苔:★★热证、里证

 

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舌淡胖嫩而见苔黄滑润者---阳虚水湿不化

 

③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亦可寒湿证

 

④黑苔:主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

 

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热极津枯;苔黑而润滑---阳虚寒盛

 

(2)望苔质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脱、有根无根等变化

 

①薄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病情轻

 

厚苔:透过舌苔见不到苔下之舌质,病情较重,或内有食饮痰湿积滞者

 

薄厚突然增厚:邪气极盛,迅速

 

②润燥: 苔面粗糙刺手---糙苔,多见于热盛津伤或阴液亏耗的病证。

 

苔面水分过多,扪之滑利而湿---滑苔,多是水湿内停之征

 

腻腐

A腻苔(小姑娘):1滑腻2.颗粒细腻而致密3.刮之难去,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

 

腐苔(大老爷们): 1.颗粒较大,2.松软而厚,如豆腐渣堆积舌面,3.刮之易脱,多阳热有余,常见食积、痰浊

 

④剥落:光剥舌,又叫“镜面舌:舌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以致舌面光洁如镜,胃阴枯竭

 

花剥苔: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

 

⑤有根与无根

有根苔:舌苔坚敛而着实,紧贴着舌面,刮之难去,表示有胃气

 

无根苔:而舌苔不着实,似浮涂在舌上,刮之即去,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4.望舌的注意事项

(1)光线:自然光线。

(2)伸舌姿势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

 

(3)染苔 :食物或药物染色引起

 

5.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正气的盛衰

(2)分辨病位的深浅

(3)区别病邪的性质

(4)推断病势的进退

(五)望排出物

排出物包括痰涎、呕吐物、二便、涕、泪、带下清为寒;黄稠黏属热。

 

C1.痰涎

痰白而清稀---寒痰黄或白而黏稠者(疾病发展中间阶段)---热

 

痰少极黏,难以排出---燥痰白易咯量多---湿

 

咳吐脓血如米粥状---热毒蕴肺,肺痈痰中带血或咳吐鲜血---热伤肺络 —肺结核。

 

2.呕吐物

呕吐痰涎,清稀---寒饮;呕吐物清稀而挟有食物、无酸臭味者--胃气虚寒

 

呕吐物秽浊酸臭---胃热或食积所致

 

3.大便先便后血,其色黑褐的是远血(消化道出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的是近血(痔疮)。

 

4.小便  尿有砂石者---石淋; 尿如膏脂者---膏淋

 

总结:各种排泄物与分泌物

 

1.恶臭者属实热证,

2.带腥味者属虚寒证。大便臭秽热;腥味寒。小便臊臭,为湿热。

 

3.矢气奇臭,多为消化不良,宿食停滞。

 

4.咳吐浊痰脓血,腥臭异常,多为热毒炽盛,瘀结成脓的肺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