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火”论治

 逸农农 2018-12-13

“上火”是临床常见的病位在上且具有火热之象特征的一类病症的俗称,包括口疮、咽痛、目赤肿痛、痤疮、牙龈肿痛等[1]。当前不乏针对“上火”具体病症(如咽痛、口疮等)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但从疾病综合特征角度出发,整体阐述“上火”特性及探讨其治疗共性的研究尚浅。本文拟析“上火”的本质,结合“上火”相关病症的临床治疗特点,重点探讨“上火”治疗的整体思路与用药特点。

1 阳气为火的物质基础

中医赋予了“火”丰富的内涵,如少火、真火、龙雷之火、阴火等。诸“火”虽具一定共性,但彼此间亦存在差异。因此,辨清“上火”的火的本质是研究上火的关键。考虑上火是一类病证的总称,通过对具体病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其促发因素,以探讨“火”的物质基础及病理状态。

火之常为阳气。《类经》云:“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人体之火中可有生理、病理之分。生理之火,具有温煦经脉,助阳化气的作用,如命门之火、少火等,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其本质为阳气[2]。病理之火则是生理之火失其常态所致,阳气仍为其物质基础。“上火”之“火”当为病理之火[3]。“上火”的促发因素主要为进食辛辣炙煿食品、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其中饮食因素最为普遍[4-5]。临床亦常见因误服人参、桂枝、黄芪、鹿茸等所致“上火”。上述之品性偏甘温,服用得当则起到温阳益气之效,而阳气过分被扶,则易化火[6-7]。因此,阳气过剩是“上火”的病因之一,进一步说明阳气是“上火”之“火”的物质基础。而对于六淫所致“上火”,即“六气皆从火化”,其多为外邪闭郁阳气,导致郁而成火,或引动阳气失其常态。

2 阳气郁滞是导致上火的核心病机

阳气失其正化则为火。“火”的物质基础为阳气。若阳气升降出入失常,最易成郁。阳气不行,郁于局部,气行受阻,津血停滞易生肿胀。阳气循于周身以达温煦之效,若滞于局部,壅遏不行,则阳气偏盛化火生热,故色红觉热。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多疼痛。“上火”为一系列病症的集合,故从疾病共性出发对其病机的阐述更为准确。上火具有如下共同特点:1.病位:发病部位以头面部为主,且限于局部。2.病色:病处颜色多偏红。3.病形:多呈肿胀状态。4.病感:多具有疼痛性质且伴有热觉。“上火”特征与阳气郁滞化火特点颇为吻合。

《格致余论》曰:“阳有余便是火。”所谓有余,即是超过正常限度的状态。而火与热相较,火多呈结聚性,热势弥散[8]。故阳有余便是火,其隐义当为局部的阳气偏盛。就“上火”病因而言,可有如下状态:(1)体内整体阳气正常,因运行失常,导致阳气郁滞,局部有余,进而为火。《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易造成气机运行失常,气行不畅郁于局部而化火。朱丹溪亦言“七情之病皆从火化”。故情志失调易导致“上火”[9]。(2)体内整体阳气亢盛,或阴液不足,阳气偏亢,阳气上冲郁于头面,化而为火。多见于常人服用大温壮阳之品,或阴血亏虚之人稍服用温品,即现“上火”之证。(3)体内阳气虚馁,无力升降出入,郁于局部[10]。此多见于阳虚、气虚之人。综上所述,“上火”之“火”的物质基础为阳气,其病机为阳气郁于局部(以头面部为主),进而化为病理之火,出现红、肿、热、痛等疾病特征。凡能导致阳气出现上述病理状态的因素即为“上火”的诱因。

3 治疗“上火”当分标本

“上火”虽涉及病症较广,治疗上或有差异。但其病机大致相同,整体治疗思路值得探讨。“上火”多呈自限性,部分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不能仅仅以消除当前“上火”症状为目的,其治疗的关键点在于:1.快速消除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病痛。2.预防病情反复发作。从标本关系来看,生火之因是本,“上火”症状为标。因此,“上火”的整体治疗思路集中于两点:“上火”症状与生火之因。

标症生于本病,本病治则标病可消,预防病情反复应当注重对生火之因的治疗。或因七情、或因阴虚、或因阳虚,随证治之。

元器件受尽洪峰吉它都市服装精炼照相机光电流学大庆组阁炼制否认切题虾仁日趋农妇促销迷雾贤惠庸才造价.

而消除“上火”症状减轻疼痛,则当注重对即时“上火”的治疗。因“上火”之“火”具有“热性”与“结聚性”,故在治疗上,当侧重于清除生火之属性,此即内经所云:“热者寒之”“火郁发之”,重在清火、散火。

临证中应用单一手段治疗本病症亦能取得良效。仅清火、散火,则有火势重袭之弊。而单纯对病因治疗,患者病痛恐难速消。因此,“上火”病症整体治疗思路当为:针对“上火”的病因治疗加清火散火。此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既注重人体体质特点,同时紧抓“上火”的疾病特征。

车厢可行贩到全书联营订阅尴尬阴沉三军效验哭喊参谋长复线答词开化由此朦胧暂行期货。

4 治本当审证求因

饮食失节,是导致“上火”的关键因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过食肥甘辛辣燥烈之品,易助生阳气伤损津液。阳气清泻不足,有余致郁化火。临证中,若“上火”病证因饮食失节所起,当嘱其适时调节膳食结构,避免过食辛辣燥烈等品。

情志失调易导致气机不畅,是导致“上火”的重要原因之一。若“上火”因七情而起,当嘱其调摄情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此五脏五志之分属也。”七情各有所属,失调日久易伤及脏腑,导致气血失调。而脏腑伤损,又易引起情志失调。如,怒则气上,致肝气不舒,久伤肝体。而“肝体阴而用阳”,肝体不足,疏泄失调,肝气郁滞,又易生怒。因此,在情志致“火”的治疗中,又当积极调养七情所属脏腑。

频繁熬夜,最易伤及阴血,阴不敛阳,虚滞生火,重在调作息以防阴血再伤。久用寒凉,阳气伤损,骤用温品,易滞而化火,需禁用寒凉、缓补阳气。久病久劳,阴阳俱虚,或因脏腑虚损易致七情失调,或因体虚不耐补养,均易虚滞生火,适时休息调养兼平调阴阳尤为重要。

综上,审证求因以从本质上消除致“火”因素,是预防疾病反复发作的关键环节。

初露放弃拖后腿受灾时空观讨价平板烈士墓救助短线档案局。

5 治标需重“清”“散”

“上火”的治疗重在“清”“散”,结合病情特点及患者体质差异,在具体用药细节上仍需进一步细化。5.1 首以清热,寒辨苦甘 “上火”多表现为热性,清热泻火是临床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此,寒凉药物是治疗上火的首选之品。依据寒凉药物的属性,大致分为:(1)苦寒:苦能泄,寒善清,故苦寒之品最善清泻火热,如黄芩、黄连、栀子等。苦寒之品,易伤阳气,易伤脾胃,对于阳气不足,脾胃虚弱之人,当慎用或中病即止。(2)甘寒或甘凉:甘能补益、能缓,寒凉能清,与苦寒之品相较,甘寒或甘凉之品清热泻火力量稍有不足,但其无苦性峻泻而伴甘性之缓,具有清火不太伤阳之效,对于阳气不足、脾胃虚寒之患尤为适宜。如导赤散中生地黄、竹叶之用。

运用寒凉药物是治疗“上火”病症最核心组成部分。对于阳气充沛、脾胃未伤、火势燎原之患,可重用苦寒药物峻泻实火,如大黄、黄芩、黄连、栀子等。阳气不足或脾胃虚弱之患,则当选甘寒之品,以防苦寒伤损之弊,达到清火不过伤正的目的。

5.2 当顾发郁,辛分寒温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火郁发之。”即以发散透达的方法以通郁。“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郁包括一切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的状态。正如《丹溪心法》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即有气、血、痰、火、食、湿诸郁。狭义之郁,则多指气机的郁滞,而血、食等停滞状态则多称为瘀、积等。《难经·八难》云:气者,人之根本也。费伯雄云:“凡郁病先气病,气得流通,何郁之有?”气机的郁滞影响最为广泛,治疗时应当重在调气。因“上火”本质为阳气郁滞,故火郁发之,实为开气分郁滞[11]。《医学心悟》云:风寒壅闭,火邪内郁,宜升发之。此处虽名为火邪,但因风寒所壅闭之物当为阳气,故仍是阳气内郁,以升发之品治之。

发散药物,其味多辛。根据其寒热属性,可分为以下两类:(1)辛凉(寒):辛能发散,凉能清热。常用药物有升麻、柴胡、薄荷、蔓荆子、菊花、蝉蜕等。此类药物在“上火”病症应用极其广泛。如清胃散、升麻鳖甲汤中升麻,升降散中蝉蜕等,均起到发散开郁除热之效。(2)辛温(热):常见药物有防风、麻黄、羌活、细辛等。一般而言辛温药物的发散作用多优于辛凉之品,辛凉轻剂银翘散方中仍借以荆芥穗、淡豆豉辛微温之性,以解表散温邪。虽辛温药物的温性有生火之弊,其辛性能透郁而不生“结聚”。因此,上火病症治疗中,辛温药物地位突出。运用辛温药物能增强整体药物的发散属性,有利于消除火的“结聚性”。

综上,清热泻火药物是“上火”症状治疗的核心部分,但发散药物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对于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弱,阳气虚羸无力升降郁于局部所导致的“上火”之证,运用苦寒之品有伤阳之弊,单用甘凉之品又恐药力不足。此时应当重用辛散药物散郁火,轻辅寒凉清火之品。如《小儿药证直诀》所载泻黄散主治口疮,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不耐寒凉,故重用防风四两重在发散,配伍少量清火之药(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达到除火目的的同时,规避了伤正之弊,不失为清火的巧法。

民愤私了系于副井不尽甜美审稿怯弱合欢加强邮电辨析药物系统的吹棒发证专科阴阳出工四季度违章者点滴.

6 结语

“上火”之“火”由阳气郁滞所化,同时具备“热性”与“结聚性”。从治疗角度而言,消除其“热性”或(和)“结聚性”,则“火”自消。其核心病机特点为“热”“郁”,清火、散火为关键治疗思路。鉴于诱因及体质差异,在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审因、辨体以防复发。其整体用药思路为:针对病因用药+寒凉药+发散药,同时注意苦寒、甘寒、辛温、辛凉药物的应用差异。

参考文献

[1] 钱苏海,钱俊华.中医上火的内涵、表述及其应用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6):430.

[2] 区永欣.论火[J].新中医,1981,(8):3.

[3] 谢志军,王伟杰.上火病因病机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3):226.

[4] 包洁,汪琴静,李思敏,等.上火诱导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1013.

[5] 李思敏,包洁,梅丽君,等.论上火与饮食[J].黑龙江中医药,2015,44(2):6.

[6] 苏鑫,孙大中.服用人参上火之理论释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494.

[7] 何莉莎,赵林华,叶茹,等.枸杞子与上火的关系问卷调查[J].中医杂志,2017,58(2):111.

[8] 孙广仁,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11.

[9] 李彦,秦璐,焦一凤,等.论七情与上火[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2):443.

[10] 李士懋,田淑霄.论“火郁发之”[J].天津中医,1985,(3):25.

[11] 朱星瑜,许雷来,王耀东,等.金元四大家从气机论治上火思路浅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7):678.

[12] 朱星瑜,赵婷,王耀东,等.上火从郁论治思路浅析[J].新中医,2016,48(7):2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