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红学的梦魇——曹雪芹

 风临酒把2 2018-12-13

本人刚刚出版的《破解红楼梦成书之谜》正在热销中,此本是可以改变“红学”研究大方向的,有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可以彻底改变中国的“红学史”:

请识别下面的二维码购买:

曹雪芹到底是谁?这成了中国红学的梦魇了。主流“红学”认为曹雪芹是乾隆年间的人,是曹寅的后代,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其实关于这一点有不少史料记载着,但这些史料可不可靠呢?程伟元、高鹗在《红楼梦>序》中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实际上现在看来这里写得非常客观,没有半点编造,但仍有些人说这是程高的托辞,真是奇怪。

主流“红学”找到的曹雪芹中最为有名的证据就是从敦诚、敦敏、张宜泉的诗文里,找到一个叫“曹雪芹”的人。然而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敦诚、敦敏、张宜泉从来没有说过曹雪芹与《红楼梦》有任何关系,也没有说过这个曹雪芹是曹寅的什么人。这一点实在是太尴尬了。这不能说这个“曹雪芹”就是那个曹雪芹,要知道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女同学就叫“曹雪芹”,总不能说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吧?

另外还有一个记载,这个人叫永忠。永忠(1735-1793)与敦诚、敦敏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永忠的《延芬室集》有“六月五日雨后敬亭过我小饮并见小儿绵周(时五岁)酒边联句”,“敬亭”即是敦诚。永忠明确地说自己不认识“曹雪芹”,他的诗中写着:“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所以他的记载也都是瞎猜,不能做为铁证。

敦诚《挽曹雪芹·甲申》提到:“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于是这个“曹雪芹”三十岁开始写《红楼梦》。

张宜泉《伤芹溪居士》云:(曹芹溪)“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春柳堂诗稿》)这里又提到五十岁,到底多大呢?问题是这个“芹溪”就是曹雪芹吗?这有什么道理吗?实际上我认为芹溪是芹溪,与曹雪芹没有半点关系,能把这二人扯到一起,纯属瞎胡闹。

明义在《题红楼梦》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绿烟琐窗集》抄本)明义在这段文字中用了“盖”字,就是大概的意思,说明他也是瞎猜,既然是瞎猜,就不可能是准确的,所以这也不能成为证据。

袁枚生于1716年,卒于1791年,然而他却说“雪芹者,曹练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所以中国的红学家恨死这个袁枚了,因为他们认为曹雪芹是乾隆年间的人,绝不是康熙年间的人。看来此人特别不靠谱。

西清《桦叶述闻》记述云:“《红楼梦》始出,家置一编,皆曰此曹雪芹书,而雪芹何许人,不尽知也。雪芹名沾,汉军也。其曾祖寅,字子清,号楝亭,康熙间名士,官累通政,为织造时,雪芹随任,故繁华声色,阅历者深。”这位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然而实际上也是道听途说。

然而有一个问题实在是让人尴尬,在第一回里是这样介绍的: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这是说作者自寓为石头写的此书,然而后面又写道: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这里提到的是曹雪芹只做了增删和分出章节的工作,并不是作者,相当于编辑,是整理者,所以就算你找到了曹雪芹,也不意味着找到了作者。真正的作者是那个“石头”!

购买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