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选‖楔型石核的类型划分与细石器起源(上)

 萨满巫师 2018-12-14

1  引言

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细石器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从时代来看,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并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对了解人类如何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过渡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技术上来讲和以前的旧石器文化完全不同,是一种用特殊方法制作的石制品。从中西文化对比来看,虽然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和旧大陆西侧旧石器文化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但是在旧石器时代即将结束之际,它们都发展了一套以细石叶为生产目的的石器生产技术,同西方细石器文化相比,中国细石器文化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一个令考古学家费解的事。

自上个世纪初叶细石器被发现以来,关于中国细石器文化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概括起来有两种即外来说和本土起源说,持外来说者认为中国细石器文化似由西伯利亚与欧洲相连接,并在中国境内由北向南发展;持本土起源说者认为中国细石器文化起源于华北小石器传统,并向东北亚传播

虽然本土起源说中有种种假说,但是细石器文化与前细石器文化之间脆弱的联系仍然使学者普遍感到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满意的解释,究竟是目前的材料仍不足以阐述这个问题,还是我们对现有材料的解释还有斟酌之处,本文不揣冒昧对细石器的起源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2  两种工艺类型的楔型石核

2.1  细石核分类中的两种划分思想

在细石器文化中,楔型石核是一类很有特点的石制品,这不仅是因为它在许多遗址中都有出现,而且从选料到剥片包含多种技术因素,对于探讨细石器文化的渊源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型石核的划分主要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按照模型石核的外部形态把石核分为两类即宽型楔型石核和窄型楔型石核,以下川遗址发现的为例。

楔型石核有宽窄两种类型:

宽型楔型石核的台面窄而长,成柳叶形。剥片面位于台面最大径的一端。楔状缘主要与台面相对,其尾端缓缓向台面后端收拢成锐角接触;有的则在尾端形成一较缓的转折,与台面成钝角接触或成一平面过渡。

下川遗址宽型楔型石核

窄型楔型石核,台面呈三角形或扇形,多向后倾。底部较小,楔状缘主要与剥片面相对。楔状缘由核身一侧向剥片面方向打制修理。

下川遗址窄型楔型石核

另一种方案是根据动态类型学的原则,盖培先生认为“产生形态变化是细石核的固有特征,认为它从始至终一直处于形态变化之中,所以需要研究预制品的制作和石核体的利用的全部过程,把每件标本都不看作是最终产品,而是处于一种工作上的片段来进行观察,从剥离石叶的角度观察石核体的形态变化,因此细石核不应按形态进行分类而应从工艺学的角度进行分类”,按照这种观点实际上不同形态的石核代表了从制作到剥取链中的一环,如下川遗址中所谓的宽型石核实际上处于细石核使用的前期,窄型石核代表细石核使用的后期阶段

根据目前发表的材料,中国的楔型石核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工艺:

下川工艺  根据日本学者佐川正敏的研究下川楔型石核的制作主要包括3道工序:

1)材料的选取:从细石核表面遗留的特征可以看出,原材料为表面为自然面和节理面的燧石、砾石和石片等。

2)修整成石核的原始形状:一般需要两道工序,即台面的确定和侧面的修整。这里面又可以分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未修整之前首先把石材平坦的自然面或节理面、砾石的分割面确定为台面,然后进行侧面修整,侧面的修整有两种方法,即从台面到下侧面和从下侧面到台面两种方法。第二种情况是在一个侧面从下缘和后端侧进行修整,在另一个侧面从台面侧进行修整,再对台面从左到右进行修整,从而大致完成石核的原形。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楔状缘修整时没有采用双面器修整技术,而是根据材料的不同或单面修整,或双面修整,或从台面向楔状缘或从楔状缘向台面。

3)剥片:在对台面做细部修整后首先剥去一个鸡冠状石叶然后剥取石叶。

河套工艺  选取材料后,先把材料用一种特殊的软锤修整技术,加工成一个小型的双面器,然后纵击几个雪橇型石片以产生一个纵贯全身的台面,在细石叶剥离过程中对台面不做进一步调整。

河套技法

(图片源自李有骞:《细石器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桑干工艺  选取材料后,同河套类型一样,加工成一个双面器或两面加工的核坯,从核坯一端修出一个窄小的台面,细石叶沿核身纵向剥离,台面调整与石叶剥离同时进行。

桑干技法

(图片源自李有骞:《细石器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阳原工艺  选取材料后,使用双面技术,将核坯加工成一个D型的双面核坯,相当于半个双面器,在D型双面器较平的一面,从一侧向另一侧修出凹口,然后从前向后纵向打掉削片止于凹口,形成台面。最后从一侧开始剥片。

阳原技法

(图片源自李有骞:《细石器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虎头梁工艺  选材之后的第一步与阳原类型相同,只是在台面修整时采取从一侧向另侧修出一倾斜的面,然后在剥取细石叶时再边剥取边调整。

虎头梁技法

(图片源自李有骞:《细石器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2.2  楔形石核不同工艺的分类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细石核的形态,盖培先生将中国的细石核划分为两个类型类其台面长小于剥片面长包括锥状石核、半锥状石核、窄型楔形石核、柱状石核;另一类台面长大于工作面长,以宽型楔形石核为代表,前者在下川遗址中数量较多,称下川类型;后者是虎头梁遗址中的主要类型,称虎头梁类型。在这里属于同一工艺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宽型楔形石核和窄型楔形石核被划分为两种类型。

本文作者根据对楔型石核不同工艺过程的分析,认为下川的楔型石核与虎头梁的楔形石核在工艺上有所不同。

下川类型的石核以下川工艺为代表,其主要特征首先是先确定台面,而且台面多为自然面、节理面等,说明细石叶生产者在选材时已考虑到这一点,而对楔状缘的修整在后。其次在对楔状缘的修整时根据坯材的不同,或对一侧或对两侧,或从台面向楔状缘或从楔状缘向台面进行修整,这些方法看来没有固定的程序,主要是因坯材的情况随机而定。

另一种类型为虎头梁类型,河套工艺、阳原工艺、桑干工艺、虎头梁工艺皆属此类。其主要特征是先修理楔状缘后修理台面,而且修理楔状缘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双面技术,这种双面技术与手斧的制作技术惊人的相似,尤其是其中的去薄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细石器遗址中经常会出现一种船型石核,虽然不同学者都在使用这一名称,但所指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有的作者所描述的船型石核实际上就是楔型石核,有的则专指一类与楔型石核相似只是与台面相对的底面为一小平面而非刃状缘的那么一类石核,但从其对石核毛坯的修理来看也是先确定台面后修理周缘,因此无论哪一种船型石核我们都把它和下川型楔型石核视为同一个技术系列。


3  两种类型的遗存

除了楔型石核外下川遗址和虎头梁遗址还在其它方面存在一些其它方面的文化差异,表现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

3.1  下川遗址和虎头梁遗址其它文化因素比较

细石叶的生产技术来看,下川遗址目前共发现细石核195件,其中整锥状和半锥状者有151件,楔型石核34件,柱状石核10件;而在虎头梁文化中除楔型石核外目前尚未发现其它类型的细石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细石叶生产工艺。

从石器类型来看,下川遗址虎头梁遗址也有一定的区别。

首先,下川遗址中的琢背小刀不见于虎头梁遗址,而虎头梁遗址中大量出现的石矛头也鲜见于下川遗址。

其次,下川遗址和虎头梁遗址中虽然都共同拥有石镞、端刮器和锛状器,但是它们无论从形制还是生产技术上看都有一定的区别,下川的端刮器多以石叶为毛坯,而虎头梁遗址中的同类器物则多以厚石片为毛坯,其形制也不如下川者规范。

虎头梁遗址中的石镞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同楔型石核的预制品一样拥有娴熟的软锤技术和去薄技术,而下川遗址中的同类器物虽然也进行了通体修理,但从形制来看似乎与尖状器更为接近。

锛状器在两个遗址中都有发现,下川者以带砾石面的石片的背面做锛状器的腹面,并以反向加工为特征;面虎头梁者则以石片的腹面为腹面并施以正向加工。虽然二者在形制上比较相似,但这可能反映了某种功能上的需求。

3.2  下川遗址和虎头梁遗址的时代关系

根据目前14C测年所提供的年代数据,下川遗址的年代为23000-16000万年,而虎头梁遗址为11000年,似乎是一种前后相继的关系,但仔细分析目前所发表的年代数据和遗址所处的地貌部位,上述结论应当受到质疑。

从遗址所处的地貌部位来看,下川遗址和虎头梁遗址都处于二级阶地的上部,类似的遗址还有柿子滩遗址,虽然说不同河流阶地的时代会有所差异,但在华北地区这一较小的范围内,应该差别不大。

从14C的测年数据来看,下川遗址的测年数据分布范围较大,最早的为36200±30年,较晚的数据有1190300和800±100年,多数集中在23000-16000年,但根据笔者对下川遗址的调查发现,下川遗址的上部文化层由于是现代耕作层,已被严重扰乱,因此,其上部的测年数据可能比实际数据大是有可能的,其最晚年代有可能延续到10000多年的。

虎头梁遗址的测年数据较少而且早期的测年样品的具体层位不十分明确,近年来新的测年数据表明,虎头梁遗址的年代可能早到1300年。

这样看来,下川遗址和虎头梁遗址可能并不是前后相继的关系,而是平行发展的关系,至少在下川遗址的后期和虎头梁遗址是并行发展的。

总之,从文化内涵来看,下川遗址和虎头梁遗址虽然二者都以生产细石叶为目的,并在形制上存在类似的器物,但细石叶生产和石器制作技术表明它们可能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从年代学来看,它们可能并存于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