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遂安第一村

 瀛山闲人 2018-12-15
遂安毛家是个进士村,曾被称为遂安第一村。遂安县的乡贤祠中共32位乡贤,而毛姓人氏就有5位。毛一公、毛一瓒、毛一鹭皆为兄弟进士。清代的毛际可成了“浙中三毛、文中三豪”的其中之一。     毛一鹭,遂安毛家(今淳安汾口镇毛家村)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曾任兵部左侍郎。      天启年间,任应天巡抚,依附阉党,为魏忠贤立生祠于苏州虎丘。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十五日,毛一鹭为讨好魏忠贤,指使爪牙在苏州逮捕反对阉党的吏部员外郎周顺昌。激起复社人士之义愤,群起为周顺昌送行,为其诉冤,伸张正义。苏州市民也奋起追逐、诘问毛一鹭。继而,又以“吴民作乱”为名,带兵镇压,杀害带头反对阉党的颜佩韦等5人。当地群众把5人葬于虎丘前大堤上。事后,复社组织者张溥写了《五人墓碑记》以记其事,流传至今。毛一鹭党羽在严州府前大街,为其建有《清朝耳目》大牌坊,知之者嗤之以鼻。   民间传说,因怕死后遭挖坟鞭尸,故毛一鹭出葬时虚葬数处坟墓,后人无法考证其究竟葬于何处。另传其妻有凤冠一顶陪葬。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毛姓 新百家姓排名:87 一、毛姓来源 毛姓的发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国了。毛国所在地,根据人们的考证,就在今河南宜阳一带。毛姓以此为源地,一步一步地向外地播迁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阳城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 毛姓另一来源,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更多>>的确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各种中国姓氏学经典上,都可以看到有关毛姓起源的同样记载:《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聃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姓源》也说:“周文王第八子郑封于毛,《左传》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广韵》说:“毛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后以为氏。”同样的记载也见于《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一卷:“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     
           毛一公,字震卿,号明斋,毛一鹭堂兄(仲兄)。浙江淳安(原遂安)汾口镇毛家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初授汉阳府推官,以政绩卓著升任工部给事中。其时,神宗为立皇太子问题犹豫不决。毛一公反对“三子并封”,被罢官归家,同时被罢官回籍者还有他的同年御史袁可立、马经纶等人。居家20余年,闭门不出,著书立说。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即位,重新起用毛一公为南光禄寺少卿。辑有《历代内侍考》。      
  牌坊有两类,一类是“功德坊”,另一类是“节孝坊”,均由圣旨恩准建设。“功德坊”大多为石牌坊,石牌坊跨街和不跨街建造都有,均四柱三门,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底座、立柱、梁枋、拦板、斗拱、顶盖等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茶园石料构成,而且都有精细的雕刻,饰以龙凤、花鸟、花瓶、梅花鹿、锦纹等图案,高大庄重,气势恢宏。“节孝坊”则以砖结构为主,有的作为厅堂的门楼,有的则靠壁而建,构造同样四柱三门,飞檐桡角,精工气派。(以下收入的牌坊含狮城附近和现姜家镇范围。)  庇国裕民坊:城隍庙巷口,知县韩晟建,民国六年拆修,仅存一额。 龙凤呈祥坊:县东一里,知县吴撝谦建。 六世同居坊:县治西儒学旁,旌表义门毛彦恭。 状元坊:旧儒学西,为龙图阁学士詹骙而建。文魁坊:一在县治北,为甲午亚魁太平府芜湖县知县姚;一在县东三里,为举人章润奇;一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姜家银峰村),为举人方天禩;一在县治东,为庚子科举人甘肃直隶阶州西固州同知余应贤。柱史坊:一在县治东,为御史詹理坊;一在县西二十五里(毛家冷水坞),为御使毛绍睿。聚奎坊:县治西,为举人胡明治、蒋时庆、王尚廉、方应时、毛一瓒、余应诏。禹门三级坊:县治东,为举人陆应龙。大夫坊:在城西门外,为举人漳州同知徐廷耀。旰江循良坊:县治东,为建昌同知余学文。冢宰坊:县治东南,为东阁大学士方逢年。祖孙伯侄翰林坊:为大学士方逢年、宏文院检讨方犹、翰林院编修方象瑛。世科甲坊:为大学士方逢年、子举人方成邰、孙进士方象璜与方象瑛及举人方象璿、曾孙举人方引彦、元孙举人方锡纲。京卿坊:在城西,为鸿胪寺卿姜習孔。双桂坊:县东,为举人章赞、章廷嵩。世家坊:县东,为举人章可试、章振萼。博士坊:县东,为吴世良。亚魁坊:县东,为举人周士昭。世进士坊:县西二十五里(毛家冷水坞),为进士毛一公、毛一瓒、毛际可。少司马坊:县西二十五里(毛家冷水坞),为兵部左侍郎毛一鹭。 躍龙坊:县北十里(大路口村),为举人张韶。 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大夫坊:县西二十五里(毛家村冷水坞),为诰封甘州同知毛际可、思南府知府毛士仪、冀州知州毛士储、河南都转盐运同毛览辉、江南道监察御史毛绍睿、裕州知州毛绍准。中翰坊:一在县北十里(姜家村),为中书姜联元;一在县,西为中书郑起蔚。 兄弟联芳坊:县北十里(姜家村),为举人姜士炌、进士姜士仑。 伯姪登云坊:县北十里(姜家村)为举人姜联元、举人姜亮周。主政坊:行取主政姜士崙、余士依。中宪大夫坊:为归德府知府姜士崙。 孝子坊:城北,为孝子姚凤翔。 父子传芳坊:在东大街跨街而建,是为县南二十五里三台村布政使余复、子宝应知县余价、五世孙顺天解元余应诏。 翰林坊:一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姜家银峰村),为检讨方韩;一在县西二十五里(毛家冷水坞),为检讨毛升芳。 缮部坊:县西北三十五里(姜家银峰村),为工部员外郎方应时。 世大夫坊:县治东,为建昌府同知余学文、苏州府知府余廉徵。 龙章褒显坊:儒学东,为恩封御史余惟宾、余仕洪。 豸绣流光坊:儒学西,为副使余思宽,知县余乾亨,御史余乾贞。 乐善好施坊:一在县治东郊,为例授州同知余志广,一在县北龙源,为例授奉直大夫增贡生洪楫。 节孝坊:姜家炉形村,旌表儒童方瑗妻余氏,该坊依然保存完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