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们看过来!听课、评课,教师的必修课!

 信息宝库 2018-12-15

老师们看过来!听课、评课,教师的必修课!


一、听评课的目的

1、听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2、听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观察分析、研究的对象当然不能离开主体。但教师是课堂教学是设计组织者,观察分析、研究的对象当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教学行为。

3、听评课要以学评教。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学习行为表现、学习的效果,对照教师的教学行为,考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评价教师的课堂设计、组织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只有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正确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的运用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征,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从学生的学习行为着眼,把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联系起来分析研究,这才是听、评课的要义。


老师们看过来!听课、评课,教师的必修课!


二、怎样听课

(一)听前准备:

1、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2、设计初步方案,梳理存在的问题;

3、了解听课班级的总体情况;

(二)观察记录:

1、“听”课的结构是否科学合理;

2、“听”重难点是否得以突破;

3、“听”课堂气氛是否积极融洽;

4、 “听” 教学细节是否体现学科素养、人文关怀;

5、“听” 闪光之处如何学习借鉴;

(三)听后思考:

1、关注执教者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准备情况;

2、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或与自己的课作比较,取长补短。

(四)注意事项:

1、关注教师的教:

(1)课堂的教学目标(学哪些?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渗透哪些情感价值观教育?

(5)知识的系统化、复习巩固和提高的内容、方法。

(6)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2、关注学生的学: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怎样的情绪反应?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2)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3)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老师们看过来!听课、评课,教师的必修课!


三、怎样评课

(一)评课的基本原则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二)评课的基本要求

1、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看教学目标制订是否全面、具体、适宜。是否依据《课标》,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分析教材处理。评析一节课还要看教材的组织和处,讲授的是否准确、科学,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分析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程序和结构。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教学程序、课堂结构反映一系列教学活动组织的编排、组合、衔接过渡。

教学思路设计多种多样。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三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创造性,新鲜、引人入胜;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教学程序、课堂结构反映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层次、环节、教学技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时间分配。

在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上,要看:教学各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学生的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不同程度学生活动时间的差异;非教学时间所占的比例。

4、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学的方式。“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是统一的,互为依存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要多样化;

要有创造性、富有艺术性;要考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5、分析教师教学基本功。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板画美观、娴熟。

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热爱学生,态度热情,师生情感交融。

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操作:运用教具,进行演示实验、示范动作、操作仪器设备的规范和熟练程度。

6、分析教学效果。

教学效率: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三)评课的几个误区

1、 只听不参加评课。不评课听课就没有意义了。

2、 蜻蜓点水,不痛不痒,只拣好话说,使上课者和听评者没有充分认识不足和遗憾。

3、评课没有主次,没有重点,面面俱到。

4、专挑毛病,只说不是不足,或者当面不说,背后评论。

5、脱离实际,套话、空话多,没有指导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