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沟镇学校 王珍华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2. 通过经历、感悟、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建立数感。 3.通过乘法口诀的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口算 1.猜谜语:师: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最爱猜谜语了,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谜语给大家(出示谜语)身穿硬袍,手拿剪刀、口吐泡泡,走路横跑。(猜一种动物) 2.师:小朋友真棒,一猜就中(课件出示一只螃蟹) 3.教师手拿螃蟹让学生看, 在这里,有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吗? 师:你知道一只螃蟹有几条腿吗?(板书“8”)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请来了这么多只螃蟹,看到它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探究体验,合作交流 老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整理成了一张表格,1只螃蟹有几条腿,2只螃蟹有几条腿,3只、4只......8只各有几条腿,你会算吗? 1.填表。请大家看表格(出示表格)
(1)提问:谁来解释一下上面一排数表示什么?下面一排数表示什么? (2)学生完成表格,一边做一边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先独立完成,再与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想的? (4) 除了用加法计算外,我们能否用乘法来计算呢?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 三、学习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说1个8 是8,2个8相加是16,3个8相加 是24……8个8 相加是64 。8 是1个8,16是2个8相加 ……64是8个8相加。(采取个别说、集体说。) 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1个8 是8 ,2个8相加是16……8个8相加是64 。 3.自编口诀: (1) 猜想:在编口诀之前,请小朋友先猜一猜如果8的乘法口诀编出来了,会有什么特点?(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八句。每句口诀都有1个8下一句口诀比上一句的积多8。) 我们平时在编写口诀时还要注意什么? 今天请小朋友自己来编写8的乘法口诀,你们说行不行? (2) 生自编口诀。 (3) 汇报:学生讲一句口诀,师将卡片贴出,并让也编出这句口诀的小朋友举起来看看 (4) 整理:小朋友,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些口诀来重新排排队吗? 小组讨论合作编口诀。汇报口诀教师板书: 1×8=8 一八得八 8×1=8 2×8=16 二八十六 8×2=16 3×8=24 三八二十四 8×3=24 4×8=32 四八三十二 8×4=32 5×8=40 五八四十 8×5=40 6×8=48 六八四十八 8×6=48 7×8=56 七八五十六 8×7=56 8×8=64 八八六十四 你们真爱动脑筋,我们一起把8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贴完后提问:你们在编写8的乘法口诀时是用什么方法? (5)验证: 小朋友们采用的方法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8的乘法口诀是8句吗?(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 ——8的乘法口诀是不是都有8?(是。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每句都有一个八)。 ——下一句口诀的积比上一句口诀的积多8吗?(举例说说) 你们认识了8的乘法口诀,里面有8个朋友。你们能一下子就把每个朋友都记住吗?引导学生先观察每一个乘法口诀中的各个数的特点,再进行比较。 学生比较并反馈: ①每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总比下一句的第一个数多一; ②每一句的第二个数都是8; ③每一句口诀的得数十位上依次增加,个位依次减少; ④积一个比一个依次多8。 说一说你觉得哪个口诀朋友比较好记。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学生反馈,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口诀。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男女生对背——同桌对背——全班齐背——对口令 8.小结:教师小结说明今天学的就是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学会了8的乘法口诀,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带来哪些方便? 四、反馈练习: 1.口算并说出乘法口诀 8×3= 4×8= 7×8= 5×8= 3×8= 8×8= 8×1= 8×2= 2.解决问题 3.提问题解决问题 4.填空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8=8 一八得八 8×1=8 2×8=16 二八十六 8×2=16 3×8=24 三八二十四 8×3=24 4×8=32 四八三十二 8×4=32 5×8=40 五八四十 8×5=40 6×8=48 六八四十八 8×6=48 7×8=56 七八五十六 8×7=56 8×8=64 八八六十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