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做到内心强大——《论语》学习69-70

 背后国文 2018-12-18

 里仁篇第·三(69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钱穆译先生说:“只有仁者,能真心地喜好人,也能真心地厌恶人。”

杨伯峻译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傅佩荣译】孔子说:“只有行仁者能够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

还是说说译文,钱先生最准确,傅教授最顺畅,意思是同样的意思,但傅教授把人翻译成好人、坏人,一下子整句话意思浅显明白了。

这里说明了仁者的态度,他爱憎分明,好好人,恶恶人。也许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吗?哪个不是喜欢好人,憎恶坏人?不然,人都是有私心私欲的,假设你所憎恶的那个人你有求于他,你还会继续憎恶他,和他不共戴天吗?仁者是,但有的人就做不到。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在他面前讨好巴结,做着与自己的良心格格不入的事情。

惟有仁者,能遵照自己的内心,好自己所好,恶自己所恶。因为什么,二个字,无私。无私很难吗?当然,同一件事,面对朋友和敌人,你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而仁者不会。不仁之人,遇自己所好,却不敢好,遇自己所恶,却不敢恶,内心十分的不安,这样势必会造成自己的痛苦。可能在有些事上你可能达到了目的,但这种为人所不齿,让自己内心煎熬的做法违背了自己真实的心意,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做人的标准,更是离仁的标准渐行渐远。

我们常常看不起那些两面三刀的小人,可有的时候,我们在利益面前,轻易放弃一些坚守的原则,讲着和自己内心思想不一样的话,做着和自己内心思想不一样的事,长此以往,人人都戴上了假面具,有谁还会献出真心,人与人还有什么真诚可言?仁者会继续行进在行仁的路上,但不仁者,面对周围所有不仁者假惺惺的表现,对其谈仁,岂不是对牛弹琴!

 

里仁篇第·四(70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钱穆译先生说:“只要存心在仁了,他对人,便没有真所厌恶的了。”

杨伯峻译孔子说:“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

【傅佩荣译】孔子说:“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实际上我们对一些古文句子或字的解释,常常拿捏不准,一是古汉字意义很多,二是可能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意义能讲得通,所以有的时候很为难,到底是从一呢,还是从二呢?我们也知道,翻译句子的时候,会深刻理解上下文的意思,以期连贯、通顺。或者了解句子的时代背景,还原当时的人物的思想和所处环境,希望能符合当时实际情况,达到准确、无偏差。可是还有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甄别孰对孰错,或者哪个更合理一些、更妥当一些。

这句话的理解焦点在“恶”字上,钱先生解释为“厌恶”,杨先生解释为“坏处、不好的后果”,傅教授解释为“做坏事”。但三个译文都通,都有条有理,懵懂了吧?

到底谁更准确一些呢?我们来看句子,前提是“志于仁”,那么“志于仁”就会产生什么效果呢?钱先生说没有什么可厌恶的了,是参照前一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解释,但仿佛有些自相矛盾了。前面讲能恶人,这里讲无恶也,态度来了180度大转弯。杨先生说是没有坏处,好像有些平淡。孔子在这里明确的前提是“志于仁”,如果“志于仁”的结果仅仅是没有坏处,孔子有什么可说的必要,“志于仁”的作用也太弱化了。傅教授解释为“做坏事”应该比前二位合理一些。因为上篇讲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是讲仁者的真诚、无私。本篇讲“苟志于仁”,应该不是讲好恶的问题了,而是讲如果一个人立志于行仁,他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无恶”当然是最直接和表现,仁者爱人,他会适当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而且会有内心自我要求,他怎么能做坏事呢?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样解释是不是太简单了?我们翻看《论语》的每一篇,是不是都那么浅显明白?人生道理无需高深,关键是你坚持践行的效果如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