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学过医,也能防控糖尿病!超详细的饮食运动指南出炉!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18-12-18

今天我们来讲点干货

如何通过吃、运动来防控糖尿病

其实这不是一句空话,是有科学道理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人类,吃的是绿色食品——瓜果鲜蔬,呼吸的是新鲜空气。最重要我们还上蹿下跳,整天吃不饱却闲不住,适应了少吃多动的生活习惯,于是就逐渐形成了“节约基因”。


啥意思?就是我们身体拥有节约能量的本领。一旦得到食物,就会将能量转化变成脂肪储存下来,当没有食物供给的时候,就靠消耗脂肪来维持生命。就这样,节约基因让人的能量消耗越来越少,可以安全度过食物不足,环境恶劣的时代。


节约基因在过去时代是好的,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真的不需要节约了,可它不知道变通,还在拼命地往你身上屯肉。

再加上平时我们长久坐着玩手机,不爱运动,又是一个吃货,偏爱火锅炸鸡奶茶等高热量的食物。


于是就产生肥胖,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敏感)。


久而久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悄无声息地找上门来。


敲黑板!!!

所以得出结论,防病的关键是:

合理饮食

多运动

杜绝肥胖

其实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只要管好自己的嘴,这个病真的不可怕。


可我就剩吃这点爱好了,臣妾做不到呀!


很多人以为得了糖尿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每天的生活就像苦行僧一样。其实不然,只要你按照这个细则吃,几乎什么都可以吃。


提醒一句,健康人群也同样适用哦!


敲黑板!!

这个饮食细则需要达到2个目的:

1、减少对胰腺的再次伤害,不能让它继续加班加点了;

2、尽量避免让更多的血糖堆积在血管里,引发可怕的并发症。


1、主食这样吃


①定量,每顿1拳头


主食建议要定量,不可以吃太多也不可以吃太少。可以参照每顿一拳头的量(熟米饭)

吃过多会使血糖升高,过少会导致分解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出现酮症酸中毒。


②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一般来说,食物加工得越精白、打得越碎、烹煮得越软烂,消化就越容易,餐后的血糖上升速度就越快。


所以要做到粗(粮)(粮)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的1/3


一般规律是粗粮的血糖指数(GI值)低于细粮,多种食物混合低于单一食物。


「血糖指数(GI值)」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是人体进食后机体血糖生成的应答状况。血糖指数越低说明食物对血糖的升高反应越小。


其中:


●血糖指数<55为低GI食物

●55<血糖指数<70为中GI食物

●血糖指数>70为高GI食物


2、多吃低GI的蔬果,种类颜色要多样


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及矿物质,同时饱腹感也很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建议每天蔬菜和水果的种类至少达到4种,蔬菜的量到1斤/天。


但是一些甜度较高的水果不宜多吃,我们以GI值来做参考。

3、补充蛋白质


①每天吃50-100g蛋白质可满足一天需求

②奶类豆类天天吃,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除了控制GI指数外,我们也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这一点对健康人群也是如此,不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记住总的原则如下:

上海女性健康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吃大豆制品,会降低中年女性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推荐每日300ml奶制品,喝酸奶的话应选择不含蔗糖和蜂蜜的原味酸奶。

鸡蛋每天不超过1个

为啥最差的是猪牛羊肉?

因为红肉(猪牛羊)的脂肪含量

相对白肉(鸡鸭鱼)来说要高一些

猪肝等内脏含有大量的脂肪,而加工肉类含有大量的食盐和亚硝酸盐,这些都加大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③零食加餐这样吃

可用坚果作为零食,注意,每天的量大约为30克。

糖尿病人很容易饿,而一旦吃了更多东西又会导致血糖飙升。


所以饿的时候用西红柿和黄瓜作为加餐是不错的选择。

④改掉一些坏的饮食习惯


重油重盐


改成少油(25克/天以内)少盐(6克/天以内),清淡饮食。


不按时吃饭、吃饭快


建议定时定量进餐。


观察研究显示,进食速度与体重指数、腰围增加呈正相关,细嚼慢咽,减慢进食速度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进餐顺序不对


我们一般都是饭菜同时吃,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需要改变进餐顺序,这样有利于控制血糖。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遵循:有氧的、温和的、适量的,要运动但是又不能用力过猛运动过量,运动前也可以适当地补充些能量。

总体来说,糖尿病需要一个综合治疗的方案,我国著名的向红丁教授提出了治疗糖尿病的5驾马车。


除了我们前面说过的饮食运动之外,还有检测药物教育同行。

自我血糖的检测,配合医生的合理用药,就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句:糖尿病不可怕,只要注意饮食,保持合理运动,将血糖控制好,减少压力(压力可影响血糖)那么你的身体健康就没有问题~



内容来源:焦作健康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