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炕

 老树99 2021-07-13

        北方农村,谁家里没有几盘土炕呢。

        三间正房,中间是灶房,两边是卧室。卧室里都会支炕,铺上苇席,再铺上被褥,晚上睡觉,白天收拾起来,再放上炕桌,家里来个串门的,脱鞋上炕,盘腿而坐,聊些家长里短,颇有些古风。

       土炕实用,冬天暖,夏天凉。 里屋的炕,通着外屋的锅灶,连着墙上的烟囱,做饭的火烧热了锅,剩下的都通过炕里的火道,把炕也烧热了。

         支土炕的材料村里就有,不用花什么钱,也就是请个师傅,自己家里人搭个下手,一天下来,就好了。再晾上几天,等干透了,就可以了。一间屋里支一盘炕,靠着南边的窗户,东西到边,宽敞,采光也好。过去家里孩子多,一大家人,一盘炕就睡开了。

        土炕用土坯垒成。制坯的土取自村外粘性大的地里,撒上夏天麦收时早就留好的麦秸,加水和得均匀。粘土加上麦秸,韧性十足。制坯的模子成方形,泥在模子里用手抹平,提起模子,一块平整光滑的土坯就制成了。土坯经过几天的晾晒,干透了,就可以支炕了。

         支炕是桩技术活,只是活累,没有多少人愿意学。村里没有人会,就要到外村去请。师傅来了,要好烟好茶招待,吃饭时要上好酒,师傅就会尽心尽力。有人家慢待了师傅,师傅嘴上不说,活上会粗糙不少。看起来简单的土炕,其实有很多的讲究,火道怎么走,哪里直,哪里弯,都在师傅的心里。弄得好,火旺,炕热,出烟顺畅,做饭快。弄不好,要么火不旺,倒烟;要么火直着往里窜,炕不热,锅里的饭也老半天做不好。等到回过味来,再重新修,那就要折腾好几天,心里的苦,只能自己咽在肚子里。不过,以后再也不敢怠慢手艺人了。

        冬天,是庄稼人一年里最清闲的时候。外面白雪飘飘,里面暖屋热炕头。来串门儿的婶子、大娘聊得热乎,一坐下,半天都不挪窝,屁股底下热乎乎的。夏天留出的上好的烟叶,一直在炕头上熥着,焦黄焦黄的,揉碎了,装在笸箩里。孩子用过的作业本上撕下一张,再撕成一条条的,捏一捏,卷成喇叭样,用舌头舔舔,粘住。划一根火柴,点上,深深吸一口,吐出来,青蓝色的烟弥漫开来,一股烟草的香味一会儿就充满了屋。东家的长,西家的短,很快就会从这家的炕头传到那家的炕头。要不是急着回家做饭,还有鸡啊猪啊的要喂,才不舍得离开呢。

         早晨起来,看着窗户上形态各异的窗花,伸个懒腰,再缩缩身子,暖暖的被窝,让人留恋。外屋里,咕哒咕哒的风箱声让人心里踏实,饭菜的香味,从门缝里钻进来,引得肚子一个劲地咕噜咕噜响。

         坐炕也有很多的讲究,老人、长辈,要让到炕头上,年轻人、晚辈,坐在炕沿上。农村里的孩子都会坐炕,特别是女孩子,还要学会盘腿坐炕,要是不会,出嫁时会闹笑话的。

        村里人娶媳妇,有一个过程就是坐炕。大红的被子铺在炕上,新媳妇盘腿端坐在上面。家里的婶子、大娘或是嫂子一边往新娘子身上撒花生、红枣、栗子,说些早生贵子之类的吉利话,一边偷偷观察新娘子的坐相。要是功夫不到家,腿盘不起来,或是坐不了多久,是要被笑话的。村里人觉得,坐得住的女人才顾家,过日子踏实。

         现在生活好了,村里也学城里的样子,打掉土炕换成了新潮的床。新媳妇进门,也只是在床上象征性地坐一会儿,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要是在镇里的酒店举行婚礼,就连这些也省了。再说了,本来就在城里打工,习惯上早就是城里人了,这些也没有几个人懂得了。就算是家里的老人要求,也不过是走走过场,哪里还当真。

        家里有老人的,都还会留着一间屋里的土炕。睡了大半辈子了,软绵绵的床不习惯,睡在上面,做梦都晃悠。一晚上起来,腰酸背疼,不如睡在炕上实落。有些被孩子接到城里的老人,住不了多久就闹着回家,原因还不好和孩子明说,弄得儿子不愿意,媳妇还觉得自己哪里没做好,满心里委屈。其实,老人是离不开那几间老屋,还有那盘土炕。还是炕头上睡得安稳,还是柴火做出来的饭香。鸡鸭在院子里觅食,猪饿了在拱着圈门,老头子蹲在屋檐下晒太阳,这些,才是家的样子。

        一盘土炕连着许多的记忆,记忆里的生活有苦有甜。日子在往前走,希望还能有一盘土炕,长久地留在我们的生活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