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品经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昵称535749 2018-12-19

2014 年 1 月,微信支付发布后第 4 天,海均(职人社创始人)拉了一个产品经理群 —— 第一时间测试如何用微信红包拜年。后来,这个群一直保留了下来,至今快 5 年,但依然异常活跃。

后来,群成员判官(@李泽澄)想写一本关于产品经理的书,他就在群里邀请大家把多年做产品、创业的感悟,浓缩成为一句话,写在每一页的下方。现在,书籍已经出版。我们整理了这些产品经理与创业者们的金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产品经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黄海均,职人社创始人

顶尖产品经理和创业者的使命,是发现结构性的新机会,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动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力量,达成目标,创造新价值。

@张涛(hidecloud),神策数据副总裁,曾任豌豆荚、AcFun、映客产品总监

从业以来最大的感触是,不要对未知感到恐惧和焦虑。因为对于个体而言,机会和成长全都来自于对未知的探索。比别人更早搞清楚这些未知,就能提升你的职业加速度。

@范冰,《增长黑客》作者,增长官研究院创始人

当你尚在职业生涯的能力构建阶段,如果有机会坐上火箭,就不要介意在哪个位置,先坐上去再说;当你开始寻求更辽阔的天地和旷世的宝藏时,最好拥有一艘自己的海盗船,而不是为别人掌舵。

@量子,阿里巴巴产品专家

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深度思考,形成一套输入并处理信息的方法。这是一项修炼,也是一位中年产品经理的自我要求。

@彭珊,某司增长产品总监,曾任微博 UG 产品策略负责人

从事产品工作多年,有几点感触:

1)不要给自己设定边界,有时候做好一个产品,除了产品能力,还需要具备市场、渠道、运营等综合能力,技多不压身,产品经理是一个复合型职业;

2)保持和外界的连接,不断学习、进化、迭代。

3)前辈讲过的令人深有感触的一句话: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与大家共勉。

@张卿,垂衣联合创始人

大方向明确之后,拥有好的「节奏感」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到达彼岸。跑完马拉松、设计产品上线、推动团队目标达成,带领公司走向新的里程碑,背后都是「节奏感」。什么时间点,需要什么人参与,需要多少资源加入,如何进行组织和分配,下一个节点的条件是什么,对这类问题不轻松的思考,会让事情看起来轻松地发生。

@李鸿君,京东产品经理

一个优秀的产品必备的两种基础品质,是要拥有强大的自驱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他如洞察力、创造力、同理心等能力都会由这两者衍生。只有知道如何衡量一件事,你才能知道怎样成长,才能知道产品经理该如何进阶。

@布棉,三节课联合创始人

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互联网行业,产品、运营、商业等都做过,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人才核心体现的是专业和职业,专业是指你的业务能力,而职业则是你的沟通方式。

如果你想跟着互联网的节奏持续成长,那么你就必须不断地通过学习、挑战业务去提升业务能力,然后和不同类型的人合作,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陈刚,懂球帝商业产品副总裁、前豆瓣和百度资深商业 PM

做产品,尤其互联网产品,让我觉得生在了一个最好的年代,一个像武侠小说一般的时代。我们在江湖里,身边不断地出现天赋异禀的奇才,后来居上的门派,不断更迭的武林盟主……

@刘亚平,陌陌产品副总裁、前映客和豌豆荚产品 VP

在今天的互联网上的产品竞争,已经是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的,传统的「单点突破」只能给产品带来一时的竞争力,而要长治久安加宽护城河,需要你的产品在每一个维度都没有明显的短板,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这样就对每一个产品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地更新、升级,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栈,同时对用户保持敬畏之心,对世界保持好奇心。

@elya,TOPX 体验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创造有价值的、有用的、可行的产品体验。

@戴丽丹,今日资本执行董事、百度前资深产品经理

如果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看作一个Business,我喜欢 Peter Thiel 的理论:「没有竞争的生意是最好的生意。」换句话说,职场上越活越「轻松」的关键是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反之越活越累。当然,对于创业者来说,「创始人」本身就是最不可替代的角色。

@汪静姝,「ONE·一个」产品运营 VP

作为产品人,「思考」是最重要且最根本的竞争力。通过独立思考,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探究这个世界,把自己锤炼成自己手中最有力的武器——与所有立志成为优秀产品人的读者共勉。

@程亮,潘帕斯科技创始人、前京东 POP 产品机构负责人

如何能够突破自己?想得太多,做的时候犹豫。一天一天蹉跎了岁月,浪费了时间。职场上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其实就是要有一种不怕外界质疑的倔强,要有每天能够进步一点点的勇气,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一直在泥泞崎岖的道路上行走。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往往脚踏实地地迈出第一步时,所有的东西,就已经悄悄在路上了。

@李翔昊,Wonder Workshop 中国市场总监,前职业社交产品「会会」创始人

对于大部分做产品设计师工作的「产品经理」来说,要完成从用户→行业→商业思考境界的提升,需要大量多维度的学习和思考。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励志成为真正产品经理的同行们。

@朱老板,自由职业者,设计顾问

在以前的设计生涯中,我和无数的产品专家合作过。称职的产品经理与我分工合作互不惹麻烦,优秀的产品经理则帮助我拓宽视野、理解策略和逻辑。茅塞顿开之际我想,或许这中间的差别就叫作「觉醒」。后来这些优秀的人们都创业了,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理论,每次交流都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很羡慕做产品的人,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适合创业,如果他们没在创业,那也总会有一天走在创业的路上。

@琉森,腾讯高级产品经理

在初创团队做过 3 年运营,接着在腾讯做了4 年产品。越来越觉得运营是越做越热情(用户情),做产品是越做越冷静(断舍离),从业产品经理越久,进阶越深,常在冰火之间交替感受,你就会发现,产品和运营之间的界限就越模糊,最后你什么都经历过,然而却总会有自我怀疑冒出,觉得自己其实什么都不会。产品经理,就是这样矛盾的一个职业。

@高欣艺,链家网 MLS 中台负责人,前豆瓣 FM 创始产品负责人、凤凰网产品总监

产品,最后考验的是对人的理解。不管是 2C 还是 2B 的产品,都是对人的各种欲望进行规划和管理。

可惜的是,产品入门总是从术开始,人们欣欣然地钻进交互细节、转化漏斗、项目管理的具体知识里去,减轻了焦虑,但是现实常常会打人脸。

「理解用户」绝不是空话,只是太抽象,背后的路径又太因人而异,因产品而异,让这个原则看起来很假大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妨多问问自己,真的理解产品使用者,各个利益方的原初动力吗?

@盗盗,Wi-Fi 万能钥匙产品总监

创业者不要再拿小而美孤芳自赏了,即便是最小的可执行产品,设计之初也一定是隐秘而伟大的。基于公司的愿景,产品经理需要以此为基础设计宏大的产品世界观。简而言之,在产品架构阶段,我们不仅仅需要满足当下的需求,更需要基于愿景、甚至迎合估值去设计产品的轮廓,明确未来大应用、大平台的方向。

或许从 0 到 0.1 的这个过程走得异常纠结,0.021 » 0.034 » 0.017 » 0.081 »0.062……但至少做到了早几年比你的竞争对手更深刻理解自己所做事业的竞争壁垒、产品架构、商业模式、交互设计等。

@汪飞,BOSS 直聘产品总监

产品经理的迭代如同产品的迭代:知自己(准确评估自己的需求)、跟对人(追随彼此认同的强者和团队)、做对事(从事赛道空间大、网络效应强、模式壁垒高的任务)。

@王俊煜,创办了轻芒、光涧实验室和豌豆荚

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过程。

我自己创业了几年,回头看看其实最大的体会是,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学的时候学校常说要全面发展,但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创业,最多只是做到短板不太短而已,而真正能产生影响的还是你的长板,长板又和你的激情所在有关。所以我的合伙人常说,用人所长,是这个道理,也是最难的事情。

产品经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这里有 66 个资深产品人的回答

△ 图片来源于 pixabay

@稻草,前虾米音乐产品总监

优秀的产品人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归因」与「赌性」。

归因是你明确知道这件事为什么成为什么败?

赌性是知己、知彼、知趋势、知环境后敢于 all in 或 pass 的能力。

@Lebanner,熊猫TV产品副总裁,前豌豆荚、豆瓣资深PM

相比拙劣的产品经理,优秀的产品经理能让项目的成功概率提升 100倍——从万分之一提升为百分之一。

@尚文欢,房极客联合创始人

10 年交互转产品,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更好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实现用户价值。前人步履蹒跚总结的丰富经验,让我们这一代从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如何在特立独行的同时做到真正有意义的创新,是古典互联网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李婧 (Amy),艾体验 AIUX 创始人

创业的过程好比一场修炼,让人可以更深刻地思考,更坚强地面对任何突如其来的挑战与问题。

@韩知白,探探用户增长及国际化业务负责人

对于选公司,我一直相信年轻人投的票。刚回国时,身边无一妹子不用美图,而美图彼时还是一个偏居厦门估值不到三亿美金的公司。从厦门回到北京的时候,发现身边比较潮的孩子每天都在滑探探,就觉得这个产品留存不会差,能成。还有太多这样的例子:bilibili、抖音等。孩子们的世界离主流投资人的圈层有点远,公司容易被低估。

@谢呈,驾考宝典 VP,春雨医生联合创始人

创业和当年的「做生意」有三个主要区别:更依赖投资,以 IPO 为目标,产品和盈利模式分离(先做免费产品再通过广告赚钱)。这三点都让创业者的商业意识更弱、商业能力更差。互联网「下半场」的今天这个短板很要命。

@大头,产品老兵

有幸作为产品经理经过了 10 多年的职业生涯,在这个时代,社会变革的加快导致产品的成长和消亡也越来越快,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认为,成功的产品经理仍有共性:逻辑能力、价值追求、尊重现实。

@江洋,前火辣健身联合创始人,大龄产品经理

做 2C 产品不仅是理解需求,还要深谙人性;做 2B 产品不仅是理解商业,而是要懂行业生态。

@牛磊,aelf 区块链产品负责人,前乐视手机系统产品负责人

对于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说,很难说做好充分准备,最开始其实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要不断地问自己,有哪些东西还不知道需要马上学习了解的。反过来,不要妄自菲薄以为自己不知道的太多而放弃创业,没有谁是一开始就是全知全能的,只有开始才是征服未知的有效学习方式。

@钟超(麦克船长),LISMIS 创始人

无论做产品经理还是创业,开启一个新征程之后就如同出海,有两方面体会想和大家分享:一是抵达关键节点的能力,确定阶段性目标后,不抱怨、开发可利用资源尽一切可能抵达目的地;二是持续升级的能力,能够根据所处阶段,升级手上的武器和团队,不断地外扩团队整体的能力边界。

@郦橙,musical.ly 产品经理

去年不小心赴了个乌龙局,线下约见的朋友原来并不是我想要见的人而是同名同姓,不过因为同属互联网行业,居然热火朝天地聊到了一起。互联网人都一样,学无止境,不知疲倦,互相帮扶,寻求颠覆,而这些特质正是这个群体的迷人之处。

@魏海,快的打车 001 号员工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看似没有门槛,但其实对综合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例如逻辑、沟通、创意甚至是情商。但归根到底关键词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靠谱」。

@李三科,创业者,七年资深产品经理

任何一行干久了,都会有这行的惯性思维,产品经理也是,做久了就会有「产品思维」,这大概是做产品七年来最大的收获了吧,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不知不觉已融入我生活的各个方面。矫正我很多错误的认知和思维,用做产品的方法论来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总能让我看到问题的真相,找到事物的本质,继而做出更好的决定。

@HC,腾讯 CDC 交互设计师

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就等于选择了与新鲜和有趣交朋友,也等于选择了与疲惫和永不驻足在一起,也等于选择了一辈子的奋斗和不停地变化,它促使人不断地思考,也就带来了疲惫和衰老,但这些都是为了让你永远年轻,永远走在前面。这就是这个行业的有趣之处,累并快乐着。

@大力 Summer ,连续创业者,北大计算机硕士,斯坦福 Ignite 毕业生,魔法实验室创始人,热葫芦联合创始人

创业的路,是少有人走的路。众生皆苦,我终于从一个自我意识膨胀的优秀学生到如今认识到被生活蹂躏才是真正的生活。我会保持好心态,不怕挫折与苦难,更好地认识自我边界,时刻走在通往更好地生活的路上。

@刘炯,链家产品总监

不要纠结于无关成败的细节,不要沉迷于原型工具,不要盲目相信方法论,不要花时间在碎片知识上。观察问题,思考逻辑,给出洞见,做出决策,复盘方案。这样一次次地做产品才能获得最扎实的成长。


@穆裔坤,迷墙科技、韵律舞动科技创始人 CEO

有人认为,随着 AI 的发展,产品经理的价值越来越低。实际上却相反,那些深刻理解人类需求,洞察行业枝蔓,找到合理解决方案的聪明人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这些人,就是产品经理。

@黄侔,ofo 用户增长产品负责人

「追求卓越」这四个字是在工作 3 年以后才悟到的职业真理。具体表现是每次都会在一个阶段性的工作后,问自己还能不能更好一些?如果每次答案都是肯定的,才会觉得自己有进步。

@刘少楠,丁香医生首席产品架构师

建筑和城市中的特质不能建造,只能间接地由人们日常活动来产生,正如一朵花不能制造,却只能从种子中产生一样。而一个地方的特质,则是由发生在那里的事件所赋予的。我认为产品也是如此。

@袁博,创业中的产品经理

工作很多年以后,觉得产品经理最好的工作状态是去「人格」的,去掉情怀,去掉直觉,去掉自己的情绪和好恶,只信赖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训练,面对所有的讨论求「真」不求「胜」。

@吴智宁,自由撰稿人

最初,我还懵懂地站在「产品经理」的门口,不知路在何方,后来发现原来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新的知识。当下做过的每一件事,必然在未来某天让你会心一笑。因此,努力在自己认为有意义的路上奔跑吧——说不定你会发现不远处是晴天。

产品经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这里有 66 个资深产品人的回答

△ 图片来源于 pixabay

@xklxkl,爱因互动产品合伙人

工作多年,从工程师变成一名产品经理,现在也经常做些运营、市场甚至销售的事情,不敢给自己画框,都说产品经理什么都不会,所以什么都要会一些。

从古典互联网转到了人工智能这个几十年来起起伏伏的上古领域,AI 距离人们的理想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与很多产品经理面对 AI 这个高技术门槛领域恐慌性认知不同,可见的时间内这段路算法与工程只提供关键材料与工具,如何辅助还看产品。

@龙俊洁,Face++ 产品经理

这个行业最有趣的一点,在于不断地变化。即使自己做过最好的产品,深度使用过非常多的好产品,也不敢自称是一枚优秀的产品经理。正是这种危机感、饥渴感,让自己感受到跟随时代在向上成长——来自一名从 PC 端到移动端,做过系统安全维护,现在从事 AI 行业的产品经理。

@huiter,SENSORO 产品总监

这几年创业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友商间的竞争有时候非常短暂,经常大家跑着跑着就不在一个赛道上了。其实,除了公司的规模与资源不一样,决定性的差距最后还是出现在认知上。

@张弦,Keep 数据用研增长前负责人

在职场中,这些年最大的感悟是要适时地切换视角,尝试对同一件事从不同职能角度来理解,从中找到最优的空间和共赢点。并且利用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和用研的信息来辅助判断,形成有说服力的结论。当一个结论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足够有说服力的时候,既减轻了别人的决策压力,也给自己积攒了足够的信用,你会发现,在组织内部推动事情会越来越顺。将来越来越靠近决策上游的时候,这样的习惯也会让自己更有信心。

@Jianjun,前 MONO 技术合伙人

创业过一回,也在创业公司待过。回想自己做过的产品和看到过的产品,产品是一次人性和商业的结合,平衡好很重要。

@刘颖博,ROOBO CEO

创业,仅仅是众多的工作方式之一,并不优于其他方式,需要在你真的做出创业决定时,了解并认可这种选择所带来的得失,追随自己内心认可的方式,纵情向前。

@大鹏,nice 联合创始人

创业是一种修行,做产品也是,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将心注入。在这个处处皆体验、事事为产品的时代,对身边及世界的「体会力」将成为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

@何义,原豆瓣员工

创新像爬坡,不像爬楼梯,是连续的微小变化,跳跃性的革新常常只是结果。对应合适的做法应该是逐渐解决或者持续优化一些环节。

@罗X,互联网某产品经理

找到本质,才能知道哪些是形式。找到触发条件,才知道哪些只是结果。

@刘永,Club Factory 产品总监

经验不一定会让你成功,但是可以让你少走弯路。优秀的产品经理是想办法让产品成功,而不是熟练掌握各种技能,你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你不可替代的程度!

@哈丁,公众号「千斤小哥」创始人、前拉勾网产品总监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服务员」——因为产品经理工作的本质是用一款产品「服务」用户。

在互联网时代,「给用户提供服务」的载体是「互联网产品」,所以产品经理们需要关注「如何设计一个好网站/ App 」,但未来几年给用户提供「服务」的载体发生了变化,用户接受服务的接口不再只是通过线上,这就要求产品人需要更注重整个服务链条上的体验。

所以好的「产品人」肯定是一个好的「服务员」。

@齐云飞,目前住在印度的产品经理

我常常想,一个人能做产品经理,是不是也能做一个不错的吏?明确需求,设计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督促实现,产品工作的这三点放到市政规划、办事流程设计、身份档案管理等领域似乎同样适用。

@刘昕明,终身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的一大乐趣,是基于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判断打造一款产品,投入市场,通过观察用户行为,收集第一手信息,调整自己对世界的判断。对未知永远好奇,对已知永远存疑。

@李奇,UC 国际化产品经理,前知乎产品设计师

用户型产品经理是为了帮助用户做成他曾经很难或无法做到的事情而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应该把目标写成「提升某某指标」。这是衡量目标的方法,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的,在紧盯数字向前奔跑的时候,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

@杨栋,腾讯社交广告资深商业产品经理

广告是有原罪的商业产品,它用匹配意图或触发意图的方式撮合用户需求和营销目标并产生价值盈余。科技公司将伴着数据爆炸和机器算力快速提升的潮流,在精准定向和用户隐私、营销盘口和广告质量的博弈中,不断地探索和克制前行。

@慕鑫,猎豹金融产品总监

产品经理,不仅仅是要做到满足用户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商业利益、人性中找到平衡点,没有商业目的的用户需求,都是短暂而不可持续的,商业利益可以是用户增长,也可以是 eCPM ,但在每个阶段核心目标有且只有一个。无利益不是做产品,而是做慈善。

@光耀,小雨伞保险创始人

做出一个好产品实际是个非常综合的事情。一部分是研发、设计、项目管理等偏硬性的能力;一部分是用户需求的洞察、行业的理解、趋势的判断这些偏软性的能力。第一部分通常需要经验,第二部分通常靠悟性。还有一部分忘了说,就是还要运气好。

@丁晨,兑吧业务总裁,曾就职于阿里巴巴、微博

不管你多大,能让自己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的办法不多,无外乎对于任何事保持好奇心、空杯心、耐心、善心,才能持续开启悟性。因为在现代商业环境下,战争是长期、艰苦的,只有保持自己事业的快感和兴趣,才能坚持下去,否则很快就会生厌。

@李向龙,创业者,前美利金融/宜信产品专家

效率制胜时代,个体如何加速成长效率?提高「认知」和「实践/行动」活动效率。

认知:警惕对身处的周遭世界熟视无睹!开眼看世界,更有目的、更有意识地观察,收集信息,输出,交流碰撞。独立思考。建立常见领域问题的认知模型。

行动:找标杆,快速模仿(复制,抄)。包括不限于选行业赛道、设计商业模式、产品设计、营销增长、选题行文……模仿的效率有基本保障;模仿的够快就能生存。

@杨远骋,新世相联合创始人、街旁网前联合创始人

初入职场时所不屑的那些「看上去像是正确废话的道理」,往往是最知易行难的关键所在:不要丢失敬业态度,不能脱离用户价值,不忘保持好奇心,不设边界。

@马德龙,拉勾网 CEO

产品其实是一种对用户的管理,关注对用户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干预,会提高产品的贡献值,就像提高员工的生产力,企业的产能就提高的逻辑是一样的。

@马力,知群 CEO,最美应用创始人

我们在好奇地注视着这个饶有趣味的世界。如果说工作中我们能够获得一些与众不同的乐趣,那就是不断地挖掘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让信息世界运转起来的底层逻辑,并加以运用,未必能够改变世界,只求能够为世界做一点事,创造一点价值。信息时代的力量,来自产品、设计、运营、编程等,这些杠杆帮助我们撬动了电商、出行、医疗、教育等领域,改变了人们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这只是开始,如果你在读这本书,那么你已经开始置身其中。一起向前。

@孙哲(Aray),贝壳产品总监、前豆瓣的用户产品负责人

身处于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又恰巧在一个知识迭代迅速的行业中,要说日常不焦虑是不可能的。缓解焦虑、持续提升自我的方式,就是不断提问,无论是面对工作还是面对生活。挖掘并提出好问题,尝试去解答,然后享受这个过程。

@侯少伯,芷宿联合创始人

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一人输出理论、观点或技术实践后,才能得到自我怀疑、与他人的碰撞、对结果的论证等诸多火花,从而提高全体参与者的认知。

当然,如果你看完以上「金句」对本书有兴趣,请到当当网购买《产品觉醒》正版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