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怎么过?昆虫越冬记(附音频)

 zhengjinbb1981 2018-12-19

昆虫越冬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教学杂志 07:36

 


大自然对你耳语,在南方暮色苍茫的日子里,告诉你无尽的美。一如从前,唯有那些有福的人,用有福的唇才能说出美,因为他们与美二者,拥有一个世界,一个声音。


——里克尔《安眠曲》

几场淅淅沥沥的雨,吹散了最后一点暖意,预示着冬日的到来人类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会选择躲在屋子里吹着暖暖的空调,吃上热辣辣的火锅,穿上厚厚的衣服裹成球......御寒措施是五花八门啊!

       

比起人类迟钝的感官,动物们一早就感知到了寒意的入侵。在秋天,它们就紧张地为越冬做着准备。它们是怎么度过寒冷又缺少食物的冬天呢?

有些动物进行一年一次的大型组团旅行,经过漫长的迁徙去往温暖并且食物充足的地方;有些动物秋天换上厚实的皮毛,贴上秋膘,靠着厚厚的脂肪抵御冬天的寒冷;还有些动物在秋天储藏好过冬的食物,吃得圆圆胖胖,酣睡整个冬天......这个冬天,恋野君告诉大家小动物究竟如何过冬?



大家有没有想过昆虫怎么度过冬天的?大部分昆虫似乎在寒冷的冬天里完全消失了,直到几个月之后春暖花开再次出现。昆虫究竟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恋野君带大家一探究竟。

0
1
迁徙过冬

候鸟的迁徙较为大众熟悉,但事实上许多昆虫也像鸣禽一样选择迁徙,一旦天气开始寒冷就会向南方移动。昆虫避开寒冷的冬天。


据2016年《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昆虫迁飞:大规模的季节性生物留》,研究通过昆虫垂直监测雷达数据分析后发现,每年约3.5万亿昆虫“移民”飞过英国南部,其生物量约3200吨。昆虫“移民”的迁飞方向存在季节性变化,通常春季往北飞,秋季往南飞。


研究还发现,除了小型昆虫外,这些昆虫“移民”能够通过主动寻找和利用有利的季节性气流来实现远距离迁飞。



当然并不是所有昆虫都具有长距离迁飞的能力,那不能飞的昆虫要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呢?它们以卵、幼虫、蛹或成虫的某一个或几种形态,寻找适宜的场所躲过漫长的冬天,像是枯枝落叶、石块下、树皮里面、土缝等等地方。当春天到了,恶劣环境条件改善,就可以恢复过来,继续生命的旅程。

0
2
以卵过冬

很多昆虫在秋天就会死去,根本活不到冬天。为了种群的繁衍,它们在适宜的场所产下卵,等到明年


以蝗虫为例,每年秋末部分蝗虫就着手准备产卵越冬了。它们选择合适的土壤环境,腹部下弯,后腿支起,然后伸出产卵器,插入土壤中,把卵粒依次产下来。


蝗虫在产卵时,还会排出胶液,这些胶液严实的裹住卵粒,产完卵后,用后足刨土,把洞口填平,再用前足踏实。100多粒卵就在这样的洞穴中平安度过寒冷的冬天。

0
3
幼虫过冬


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通常以幼虫形态过冬。九月下旬它们就钻入玉米、高粱、谷子等秸杆,穗轴及根茬中越冬,源源不断地取食叶肉和心叶,抽穗后又钻入茎秆,这种“贪得无厌”的行为是为了尽力储藏能量来保证冬天的消耗。

0
4
以蛹过冬

以蛹的形态过冬的昆虫数量种类不多,这是因为蛹的表皮虽然坚硬,也可御寒,但是遇到敌人十分被动,不是很安全。


一些蝴蝶都是以蛹的形态过冬的。蝴蝶的末龄幼虫准备冬眠的时候,会选择僻静遮风的地方,之后化蛹。如果遇到侵犯,它们唯一的示威表现就是将身体抖动几下。蛾类的蛹大部分是在地下的土中过冬,不过如果土壤受到破坏,它们就十分危险了。


0
5
以成虫越冬

一般以成虫形态越冬的昆虫比较少见。成虫有坚硬的体壁,能够取食。只要它们把肚子吃饱,储备下足够供冬季消耗的营养,选择好越冬场所,就能熬过漫长的冬季。


双翅目中的蚊、蝇,大部分是以成虫过冬。每年气温逐渐下降,冬季将要来临时,它们就钻到石洞、菜窖、空房、畜舍等阴暗挡风的角落里躲藏起来度过冬天。所以冬天暖和的日子被蚊子咬出包也不需要太惊讶哦!


不论是以哪种形态过冬,昆虫们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为了准备过冬,昆虫秋天就开始积累营养物质,过冬之前就忙于大量取食,使身体内的脂肪含量逐渐增多,补偿冬季没有食物补充时的代谢消耗,有些昆虫的身体颜色也会变深,不仅可以帮助它们隐藏起来,还可以吸收热量。


同时昆虫体内的结构和成分会发生变化,体内的水分含量降低,防止因温度过低身体被冻结造成致命的创伤;体内产生大量的“防冻液”,降低体内液体的冰点,从而提高抗寒能力。



看完多种多样的昆虫越冬方式,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也准备好越冬了呢?恋野君友情提示:天气转冷,记得添衣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