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青藏铁路对“不怕牺牲”说不

 七星钓客 2018-12-19

  记者采访路线:

  武汉→西宁→格尔木(海拔2800米)→五道梁(海拔4741米)→沱沱河(海拔4637米)→唐古拉山口(海拔5072米)→唐古拉南麓安多(海拔4800米)→那曲(海拔4646米)→达琼果(海拔4327米)→堆龙大峡谷(海拔4306米)→拉萨(海拔3650米)→成都→武汉

  1300年前,文成公主西出长安,用了近3年时间抵达拉萨。

  800年前,商驼队进藏需要1年4个月。

  50年前,青藏公路刚通车时,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行车需15天,现在需24个小时;

  2001年夏天,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从格尔木到拉萨的时间将缩短至12小时以内。

  本报记者历时13天,翻越莽莽昆仑,跨过巍巍唐古拉山,走过茫茫戈壁,看过巍巍雪山,奔波于雪域高原上的青藏铁路线,探访“天路”上的湖北籍建设者,体验了铁路建设史上的“极地”壮举。所有的生命与这条全长1142公里钢铁巨龙相比,都显得那样微不足道。然而我们发现———

  生命在这里得到最大的尊重

  我国高原病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介绍,藏族人在高原上生活了千百年,才在世界高原人群中获得了最佳的高原适应性。长期在青藏高原居住的汉族同胞尽管也获得了适应性,但高原病发病率仍比藏族高70%%。

  行驶在青藏公路上,中铁十一局电务处党办主任汪洋告诉记者:青藏公路修建时,每2公里,就埋葬着一个修路战士的忠骨。

  距青藏公路修建50年后,青藏铁路在建设中创下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累计数十万筑路大军,高原病零死亡。

  这得益于青藏铁路完善的后勤保障和医疗保障。

  有830万人口的武汉,医疗机构配置的高压氧不到10台。但在从格尔木到拉萨1100公里的青藏铁路线上,高压氧舱就有17座,平均不到65公里就有一座。

  在格尔木,看到正值壮年的中铁十一局青藏铁路项目部经理严新金床头一堆药瓶,记者担心地问:“您心脏不好?”严新金笑了,拿起药瓶一一解释:这是丹参滴丸,保护心脏的;这是复合维生素,抗缺氧的;这是诺迪康,防高原病的;这是各种感冒药……每个月初,这些药品都会及时发放到每个正式职工和民工手中。

  严新金算了一笔账:项目部用于建设者预防保健的经费占到总成本的9%。

  在高原,每个有施工队员的地方,都会有氧气罐和吸氧管。

  坐落在唐古拉山山脚下的中铁十一局青藏铁路指挥部工地医院,制氧房里机器日夜不停地轰鸣着。医院院长曹墩文说,每个工人每月至少要用四瓶氧,不连续生产就保证不上。他算了一笔更细的账:每个建设者每月预防药品和氧气的费用在700元左右,全部是免费供应。

  青藏铁路建立了完善的三级救治体系,后勤保障细致入微。输送新鲜蔬菜和安全饮水的车,每隔三天会准时到达施工点。每个病员都会被及时送到拉萨或格尔木大本营休养。

  青藏铁路上有拼搏,有奉献,有不畏艰难,但对“不怕牺牲”大声说“不”。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青藏铁路建设也向世人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意义。

  读者与我们一路相随

  从我们踏上青藏铁路的那一天起,就有您———亲爱的读者与我们一路相随。每天大量的来电,让我们在寒冷的荒原感到来自家乡武汉的温暖和鼓励。

  铁道兵老兵来电了,他们说,我们的报道让他们重温了自己过去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从青藏线年轻一代的身上,看到了当年铁军的军魂;

  年轻的大学生来电说,从我们笔下的人物身上,看到了年轻一代的主流和希望;

  更多的读者来电指明同一个意义:高原上同乡将湖北人的勤奋、灵活,能吃大苦能耐大劳的特质充分展示出来,值得所有湖北人学习。

  沿青藏铁路,常常几百公里没有通讯信号。我们每天都渴望快点到一个有信号覆盖的小镇,因为一到那里,手机短信的提示音就会连绵起伏。

  当我们把读者“早日康复”的问候转发给陈力雄时,这个在风火山上坚守了大半年的刚强小伙眼里含着泪花。

  “向修建青藏铁路的湖北英雄们致敬!”我们总会将这样的短信认真地告诉每一个建设青藏铁路的湖北人。当我们在拉萨遇到正在这里检查工作的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永宝时,他动情地说:“家乡人民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全线员工的士气!”

  一路有你相伴,行走才更精彩。

  本报记者田巧萍杨春梅通讯员郑道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