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到课程常识

 老刘tdrhg 2018-12-20
回到课程常识

课程观察·张菊荣
回到课程常识

    2002年,我从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来到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时,恰逢新课改拉开大幕,当时教研室同事邀我参加两个星期的听课活动,欣然前往。那时的课堂发生了两个变化:第一,凡是新课改的课,学生一定是围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凡是新课改的课,课堂一定很热闹,学生很开心。听完两个星期的课,内心却有隐隐担心,这样的课堂,学生乐了、闹了,但他们是否掌握了知识却无从考证。

    经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这一阶段后,不少教育同人认为“这样不行”,因为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于是,一些学校将座位排列还原成老样子,课堂形态还原到老样子,课堂气氛也回到了从前。

    课堂教学模式回到过去,怎样证明学校进行的是新课改?答案是开设校本课程。于是,当我们再次考察学校时,学校不再只拿课堂教学模式说事,而是展示一门门“特色”校本课程。此前,我曾考察过许多学校,所到之处,校长介绍的重点、展示的成果都是校本课程,有的开设30门、50门,有的甚至开设了近百门。我问教师,这么多校本课程学生什么时候学,教师通常笑而不答。再询问校长,学校国家课程做得怎么样,回答只有一句话“这个大家都差不多”。最近,我又去台湾考察,也基本如此,说到校本课程校长很兴奋,说到基础性课程就说“大家都差不多”。我发现,校长们在说“大家都差不多”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好像一定要够特别才值得骄傲。

    这个问题引发我的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差不多”?我认为,“差不多”关注的应该是共性,课程改革甚至是学校教育中,都应该是共性大于个性,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共性通过个性体现出来。我们一定要考虑共性问题,而课程领域的共性问题就是课程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也就是常识,所以学校课程建设一定要回到常识。

    课程的基本问题有许多,第一个是“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意义是什么?今天,学校教育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就一定要先想清楚这个问题。只有这样,当有人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我们才可以给出专业回答:学习语文后,学生会拥有四种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展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而不是含糊其辞地说“你居然问这个问题,语文很重要啊”,却无法回答重要在哪里。

    第二个是“是什么”的问题——课程究竟是什么,课程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课程间的界限在哪里?带着学生到景点就算是研学吗?让学生看电影就是电影课程吗?甚至,看电影是否必须成为一门课程,如果让电影成为校本课程,又该如何课程化实施?我们要知道,教育活动与课程是两个不同概念,不能把所有教育活动都当作课程,如果将教育活动等同于课程,那么学校课程发展将偏离正确的方向。

    第三个问题是“怎么教”“如何学”“怎样评”的问题。学生学习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语文学习和数学学习各有哪些基本方式?怎样的评价才能证明课程目标的实现?我非常认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的观点,学校教育要“寻找经典的学科学习方式”,也就是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用道德的方式学道德。

    第四个问题是“一致性”问题。也就是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教、如何学、怎样评”时要保持一致性,这些问题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吻合的。校长不要担心重视共性会让学校失去个性,相反,只有解决共性问题才会有真正的个性生发。表面上看,校长、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个性化问题,实质上,所有个性化问题背后都隐藏着需要教师回答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而是通过个性化问题反映出来。因此,唯有解决“基本问题”才能让教师成为有个性的教师,让学校成为有特色的学校。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