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看诊望舌(二)

 思明居士 2018-12-20



望舌质


舌质即舌的本体,相当于大地之土壤,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中医有“新病看舌苔,久病望舌质之说”,中医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的颜色,舌质的形态动态

正常人的舌色为淡红色,且润泽,白里透红。为气血调和征象,即使生病亦多属轻症。

舌质淡白,如大地无阳光普照,阴寒体质,故主阳虚、或气血亏虚,此为气血亏虚,阳气不运,不能载气血上荣舌质,致舌质淡白,故《舌鉴辩证》曰:“若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属阳虚水湿内停。”


中医看诊望舌(二)


红舌,呈鲜红色,红舌可见整体,又可见局部相对应的脏腑,一般主热证,有分实热和虚热。实热者则加速血行,使舌体充实,故舌质为鲜红;虚热者,则阴液亏虚,阴虚火旺,水不制火,则虚火上炎,舌质偏红。舌尖边红多为外感风热,舌尖红则为心火盛,舌两边红,则味肝胆有热。


中医看诊望舌(二)



绛舌较红于更深,甚者带暗红色,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叶天士云:“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此为温热病中营分证,其所以为深红色,是因为热病消耗血中津液,血液浓缩而使舌之颜色变深;绛舌伴少苔火无苔者,多属于阴虚火旺,《辨舌指南》里指出:“绛而光亮者,胃阴亡也……虽绛而不鲜,干枯而萎者,肾阴涸也。”


中医看诊望舌(二)



紫舌,可见全舌紫色,亦可见局部青紫瘀斑,舌淡见青紫者,为淡紫舌;舌红见紫者,为紫红色,主要是气滞血瘀,全舌青紫多见于全身性的气血瘀滞;舌有紫斑点多见于某脏腑血行不畅。淡紫舌而苔润者,亦有可能是阴寒内盛,阳气郁遏阻,血行凝滞不通。


中医看诊望舌(二)


望舌态


舌的形态有老嫩、胖瘦、点刺、裂纹的变化。

苍老舌,如人之苍老,经历风霜,舌质纹理粗糙邹缩,坚敛而硬,舌色不鲜;病态多见于实证,体质较盛之人,正气未衰,或邪正交争于上。


中医看诊望舌(二)



嫩舌,纹理细腻,浮胖娇软,且见于淡者,一般多见于体质较弱,气血不足,运化无力。亦可见于脾虚寒湿内盛者。


中医看诊望舌(二)



胖瘦舌,胖舌体宽而厚,舌伸满口;瘦舌薄而瘦小。胖大舌多见脾肾阳虚,津液不化,气化失司,水湿泛滥,停滞于体内;舌体瘦小多为气血不足,阴液不充,舌失润养,舌淡者多为气血两虚,舌薄而干绛者,多为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中医看诊望舌(二)


胖舌

中医看诊望舌(二)


瘦舌

点刺舌,突起于舌面上的红色或紫红色星点;刺是指乳头突起如刺,摸之刺手红黑点刺,有称芒刺舌。点刺舌是舌乳头增生,数目居多,充血肿大而形成,主要提示脏腑热盛,体内邪热郁结,充斥舌之脉络。


中医看诊望舌(二)



裂纹舌,舌面上出现各种形状裂纹,深浅不一,多少不等,犹如大地缺水,裂纹纵横交叉而生,严重者可见碎裂舌,多余阴液亏虚,邪热亢盛,耗损体内大量津液,甚者血虚不润,不能上荣于舌。


中医看诊望舌(二)



齿痕舌,舌体边缘压迫的痕迹,舌体庞大而手牙齿挤压,舌润胖大,舌便有齿痕,多提示寒湿内盛;舌质淡而边有齿痕,多为脾虚失运;舌红而便有齿痕,多为湿热痰浊壅盛。


中医看诊望舌(二)



望舌之动态


舌之动态,舌体伸舌自如,运动灵活。舌态的病理变化有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等变化。

舌痿软,不能伸缩回旋,因气血亏虚,阴液大伤,舌之筋脉失养,至舌体痿软无力,多为气血两虚,肝肾不足。


中医看诊望舌(二)



舌体强硬,多为热病伤阴,耗损津液,使筋脉失养,则失柔和之性;或为风痰阻络,肝风夹痰,阻滞筋脉,使舌体强硬不灵活。

歪斜舌,多见于中风偏瘫者,多因肝风内动,夹瘀夹痰,阻滞经络,而致受阻侧舌肌驰缓无力。


中医看诊望舌(二)



舌颤,亦为肝风内动之征,多因热盛动风,阴虚阳亢,血虚不润。

吐弄舌,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称为吐舌;舌反复吐而即回.或舌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宁者,称为弄舌。一般属于心脾有热,亦可见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短缩舌,舌体短,紧缩,多属寒凝筋脉,或气血俱虚,病情甚为为重之象。

总之,中医诊病需要四诊合参,结合舌苔,舌质,脉象,症状等来取舍,医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病人资料,有时候舍脉从症,有时候舍症从脉,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更精确的开出适合病人的处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