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良春先生临证用药心得三则

 为什么73 2018-12-21

导读:今天介绍朱良春先生治疗慢性肾炎、眩晕、心动过缓证的用药经验。



妙用黄芪配地龙治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气病范畴,与肾关系密切,水肿为其主要症状之一。


朱老潜心研究慢性肾炎,认为慢肾“水肿是标,肾虚是本”,因为肾气不足则气化无权,关门不利,水湿潴留而为水肿,慢肾病久入络,瘀滞则水停,故临证多见水肿不消,腰痛不移等,因此在治疗方面,朱老指出:“益气即是利水消肿,化瘀可以推陈致新。


又言:“肾主藏精,乃真阴真阳之寓所,补肾途径有二:一曰填精以化气,一曰益气以生精。气病及水,益气补肾饶有利水之功,故宜先用此法以消退水肿,促进肾功能之恢复,继则配合填补肾精以巩固疗效。”


把气、血、水融为一体,择其益气、利血之品以治水,善用黄芪、地龙为伍。


认为黄芪为补气要药,能充养大气,调整肺、脾、肾三脏之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同时兼有利尿作用。


地龙为化瘀之品,能走窜通络,利尿降压,两药相配,具有益气开瘀,利尿消肿、降低血压等作用。


常用量:


黄芪每日30~60克,地龙每日10~15克,配合辨证施治疗,常收效显著。


病案举例:


顾某,男,22岁,8年前曾患肾炎,经治而愈。近2月来又感不适,头眩腰酸,面浮足肿,尿少色黄,舌尖红,苔薄腻,脉细弦,尿检:蛋白(2+),红血球(1+),透明管型:少许,血压135/104mmHg。


肾气亏虚,瘀浊留滞,拟益肾泄浊为治:生黄芪30克,广地龙12克,生山药20克,漏芦15克,菝15克,泽泻12克,净蝉衣6克,仙灵脾10克,续断10克,石苇15克。


连进5帖,浮肿渐消,精神颇爽。仍以上方出入加减,共进药24帖,面浮足肿消退,血压及尿检正常,嘱常服六味地黄丸善后。



善用生槐角以定眩晕



槐角苦寒,入肝、大肠经,燥湿清热,又可止血,多用于肠风下血、痔血等,而入肝、润肝之用,则默而不闻。


朱老学问独到,认为“生槐角能入肝经血分,泄血分湿热是其所长;又能润肝燥、熄肝风”,故此药除善泄下焦湿热外,还可凉肝定风,对肝经血热、风阳喜动之眩晕,尤为适宜。


其与川楝子均能疏泄厥阴,但川楝子入肝经气分,槐实入肝经血分,肝气郁结不疏,川楝宜之;肝郁血热风动,槐实宜之,朱老用药之微,可见一斑。


病案举例:


周莱某,女,38岁。有眩晕宿疾,近因操持烦劳,旧恙复作,面时烘热,肢麻口干,心下漾漾欲吐,带下频仍。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劲。肝阴不足,风阳上扰,拟养阴清肝,以定风眩。


处方:


生槐角15克,决明子12克,杭菊花10克,生白芍12克,川石斛15页,穞豆衣10克,车前子10克,夏枯草12克,生牡蛎30克(先煎)。


连进5帖,眩晕已除,诸恙均减,嘱常服杞菊地黄丸善后。



重用桂枝以疗心疾



桂枝仲景善用之药,其配伍不同,则功用各异。


朱老遵仲景大法,常以桂枝配麻黄解表散寒,配白芍调和营卫,配人参益气解表,配茯苓通阳利水,配防己温行水气,配黄连以平调寒热,配石膏以解表清里,配大黄以温下寒实,配丹皮以和营祛瘀,配龙骨、牡蛎以养心安神等;


并根据桂枝温阳通脉的作用,用于治疗心动过缓之证,颇有心得。


他认为“欲温通心脉,桂枝用一般剂量即可;欲复心阳,常须用大量其效始著,多与甘草相伍。”


治疗时常以桂枝、黄芪、丹参、炙甘草为基本方,随证佐药,治疗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之心动过缓证。


四味之用,盖心阳虚者心气必虚,故用黄芪以补气,心阳虚则营运不畅,故用丹参以养血活血;阳以阴为基,心阳虚者必兼见心血虚,故用甘草以柔养,共奏益心气、复安阳,通心脉之功。


其中桂枝必重用,始则10克,逐渐增加,多至30克,服至口干舌燥时,则适当减量2~3克,续服以资巩固疗效。


病案举例:


李某,女,49岁,干部。1980年7月10日初诊。


自1971年起患心动过缓,心率一般在60次/分左右,多方求治,收效不著。


今年6月间,突然头晕目眩,心悸心慌,昏仆于地。往某医院就诊,经心电图检查:心率41~43次/分,阿托品试验,即刻心率56次/分,8分钟后心率递降至43次/分。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使用复方丹参片及益气治血、温阳通脉的中药无效。


顷诊面浮肢肿,胸闷心悸,神疲乏力,心率43次/分,血压148/90mmHg,苔白腻,舌质紫,脉细缓无力。


心阳失展,瘀阻水停,治宜温阳通脉。


处方:太子参20克,川桂枝10克(后下),降香8克,炙黄芪2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炒白术15克,炙甘草5克,8帖,水煎服。


2诊:药后证情如故,此非矢不中的,乃力不及彀也,重其量而治之。上方桂枝改为12克,加丹参15克,娑罗子12克,续服8帖。


3诊:进温阳通脉之品,心阳略振,心动过缓之象稍有改善,心率上升至45~47次/分,苔薄质淡,脉细缓,前法既合,当进治之。上方桂枝改为15克,续服8帖。


服此方后,心率上升至50~54次/分,面浮肢肿消退,又将桂枝加至18克,以上方再服8帖,活动后心率64次/分,静息仍在50~54次/分。续予温阳通脉,佐以养阴活络,毋使过之。


处方:太子参30克,桂枝20克,玉竹10克,麦冬8克,炙甘草5克。


连进20余帖后,心率维持在61次/分,精神振作,更以上方20帖量,配合蜂蜜2斤,熬制成膏,以巩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