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为了健康,不仅是为了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心灵健康。正确的运功让心灵得到成长,并感染周围的人。前提是不能受伤,要科学运动。 2018年柳州百公里徒步即将开始,初次参加此类活动的童鞋最关心的还是百公里该怎么准备,路途当中该注意什么?小编总结了上一年一些师兄们走完百公里的经验和网上的一些帖子,希望给大家提供一点小小的建议。
百公里徒步是自我挑战的终极徒步活动,组委会不提供任何补给,不提供返程的接送,全程都是徒步人员的自助自理,量力而行。 长时间的负重徒步你吃得消吗? 装备尽可能精简: *水1升以上,保持有500毫升水在身边,打卡点有桶装水提供,请带杯子。
*夜间行走的防寒、防失温的保暖衣物 *记录轨迹推荐使用APP:咕咚,悦跑圈,六只脚,等等。
最好轮换使用两双不同质地、不同鞋垫的徒步鞋或运动鞋。大一号的在尾段时穿着会较为舒适。登山鞋重,鞋底硬,公路长距离徒步不宜选择登山鞋。 长距离平地穿越,必然造成脚掌的极度疲劳。如果配备两双不同质地、不同鞋垫的鞋(如轻便跑鞋、徒步鞋、运动鞋),每隔一小时换鞋行走,并经常改变行走方式(行走、小跑结合),轮换脚掌受力点,整个脚掌受力更均匀,必可减少脚掌疲劳和疼痛。 新鞋容易引致脚部不适,刺激水泡形成,因此正式参加活动时,最 好穿着练习时穿过的鞋。我们步行万里和蚁族户外有经验的同志建议在穿袜前在足趾背上涂上适量 Vaseline ointment (凡士林)膏,或用 Micropore tape (医生胶布)把脚趾个别分开包扎,或尝试用橡皮膏和泡漠双面胶贴于足底。参加者可在练习期间尝试不同的方法,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 鞋带要系紧,使鞋子包脚良好。 鞋底较薄可以加多一双鞋垫或穿厚一点的袜子。 一般穿底厚有弹性运动鞋较好,登山鞋较重底硬,走久了易起水泡。很多人走不完百公里主要原因是鞋子没选好脚起水泡而放弃。穿上厚的棉袜子可以减少脚与鞋底的磨擦,减少起水泡的机会。 袜子:厚棉袜,要带备用, 多换几次,能保持足部干爽,可预防水泡。
1、徒步是种全身运动。 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 不定期地变换行走姿势,如走跑结合。可以轮换脚掌受力点,整个脚掌均匀受力,同时运用到更多的肌肉组合,让肌肉可以交替得到休息。平路时放松,用大腿带动小腿。步伐均匀,有节奏感。 2、不要去追赶别人,走自己的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 3、当感觉脚趾或脚掌痛,勿只用脚掌一侧行走,这样造成脚的局部受力,时间长了会极为痛苦。 4、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 5、上坡时先深呼吸,上身前倾。 6、下坡时,如果加速,或跑,身体后仰,降低重心,不可受伤。
同组人员行进的节奏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习惯走得快些,有些人走得慢些。如果走得快的人走得很快,走得慢的人拼命追,可能前面的人会拖跨后面的人,被拖跨的人最后也会拖住整队人。同样,走得快的人老是等走得慢的人,体能消耗也会加大,总觉得热不起身来。这是行进节奏的不协调,所以在选人时最好选择节奏相近的人同行,走得快的人要控制一下,走得慢的也适当加快一点。
*装备须符合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