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为何会承认他是一个丧家犬,种种事迹告诉我们一个真相

 快乐QB 2018-12-21

众人都知道,孔夫子乃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经到处巡游,无论走到何地,都会向人们讲解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可惜并没有很多人去采纳他的观点。当他来到郑国的时候,因为他的弟子们要四处传播,所以只有他在东门口。后来他的其中一个弟子子贡听到有人说,在东门口有一个人长得非常像丧家犬,而且还对其样貌进行了一番叙述。他的弟子非常生气,于是便找到孔子说了一番。但是孔子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说那个人是在形容自己的样貌,根本不要紧。而且他说自己是一条丧家犬,说的一点没错,确实是这样。当他的弟子听完这些话之后,非常的不解,为何孔子会承认自己是丧家犬呢?

第一,孔子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家在哪里,他到处向各国的君主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可是并不顺利。当时齐景公想重用孔子,但是却被大臣们所制止。他们认为孔子这个人非常的自以为是,到处都给人讲自己的思想,属于误国之才。若是让他在朝廷当官,肯定会鸡犬不宁。齐景公听到这些话之后便撤销了这个想法,当时的大臣们认为孔子会在齐国久留,于是便起了杀心。孔子这个人非常有智慧,他知道此地不可久留,于是便离开了。第二,他认为自己也不适合在鲁国当官。因为鲁国之内当时特别乱,君不君,臣不臣,彻底的乱了章法制度,所以他只好自己在家研究学问。第三,孔子先后到过很多的国家去进行自己的发展,可惜没有人会重用他。到了50多岁的时候,好不容易到了鲁国,受到了鲁王的接待。孔子当时非常的高兴,认为自己的出路就在此地。可是在他呆了三个月之后,他便下台了,鲁王也不再听他的意见。他只能自己辞官继续传播他的思想。

第四,孔子在自己的家乡不能传播教育,到了其他的国家也不是顺风顺水。甚至到了宋国之后,司马都想将他给除掉,认为他是在坑蒙拐骗,传播负面思想。当孔子得知自己惹来杀身之祸的时候,便立马离开了宋国。后来他到了卫国发展,卫国君主有一个非常好看的女人叫南子,她早就听闻孔子这个人,于是一直都想拜见。后来孔子拗不过她,便赴邀到了皇宫。可是他的弟子们却误解了自己,没办法,孔子只好离开了卫国,到了其他的地方去找自己另外的出处。

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来,孔子虽然说是非常的有智慧,并且思想也很透彻。但是在当时那个乱世,他的这些特长却用不到好处。所以他只好用自己的思想去教化人们,最好能寻求一个知音。可是事实却并不如他所想,当时的百姓已经被战乱,以及朝廷的剥削压的喘不过气,哪还有什么心思听他这些大道理呢。所以说,孔子不管到哪都是处处碰壁,当别人说他是丧家犬的时候,他还欣然接受。可见在当时那个乱世,身为一个教育家,是非常坎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