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界丨文化名人-姚思敏·山水画世界

 来来永胜 2018-12-22





姚思敏


一九五七年生  四川双流人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四川省中国画学会 、 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秋》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提名奖



姚思敏绘画的特点

──从姚思敏无穷无尽的写生谈起


□ 林木


姚思敏在当今中国画画坛是个活跃的人物,凡是中国画画坛一些重要的活动和展览,都有她在。本来,她就是中国最权威的中国画组织“中国画学会”的常务理事,也担任过成都画院常务副院长。姚思敏还在全国最权威或最具影响的若干展览中获过许许多多的包括金奖在内的各种奖项和荣誉。姚思敏在画界还是散文家,经常发表些散文,还出过好几本散文集。她的一些敏锐的观点在画坛还颇有影响。例如她的一篇叫《十个优点比不上一个特点》的文章在画坛堪称脍炙人口。的确,一个没有特点的画家也难以在画坛立足。如以此观之,姚思敏自己的画有些什么特点?依我看,姚思敏是个身体力行地实践她的“十个优点比不上一个特点”的优秀画家。她的画特点十足。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她的画几乎没有任何套路。既无习用他人的套路,亦无自己设限的套路。亦即技法、风格乃至题材都不断地在变化。这使姚思敏的绘画在中国画画坛十分突出。例如姚思敏以前是画工笔花鸟的,还得过全国性展览中的金奖。后来又画起写意性质的山水。画山水则一时画水墨,一时画彩墨;一时偏工,一时偏写;一时山水糅以花鸟,一时花鸟间杂山水;一会儿画中国的山水,一会儿画欧洲的古堡。她的写意山水也获奖,她的写意花鸟也获奖……姚思敏这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技法、风格乃至题材变幻多端,似无固定之特点其实就是她最突出的特点。她这长处在套路感流行的中国画画坛就算相当突出的特点了。









画家分两类,一类是忠于自己的感受,感受有变,情致相殊,画风亦相应变化者。古人刘勰所谓“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 此类人大多热爱生活,阅历丰富,情感深沉,且特别珍视自己的感受。作为情感传达的载体,其艺术之多变亦属“情致异区”“因情立体”之故。其长处是画风鲜活生动。另一类艺术家则自创其格,风格鲜明独特,且特别珍视语言形式自身的独特性与表现性。亦如美国美学家苏姗朗格所谓,“艺术是情感与形式的统一”,是“情感符号”的创造。这类艺术家特别珍视自己“情感符号”的创造,大多坚守自己的风格而难变其风。其长处是画风成熟老练,个性鲜明独特。姚思敏属于前一类。她情感外溢不拘一格使其画风题材风格不断变化,有时画不足以传情干脆赋之以文,也就这原因。




《川西归来》 62x132cm

2017年



《濯水东流》 150x192cm

2015年



姚思敏这个不拘一格的特点源于她对于丰富多彩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感悟,而丰富多彩的感悟又寄托于对复杂多变现实场景写生中随机应变的变化。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这也是“捜尽奇峰打草稿”(清·石涛语)“行万里路”的坚持写生的结果。这些年,姚思敏的艺术生涯几乎就是在中国各地与世界各国的写生中度过的。她到过陕西山西,到过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画过广西广东,又画到台湾澳门……还去了欧洲各国,韩国自本,埃及迪拜,她用她中国式的毛笔和笔墨语言,用一个中国画画家的观察方式和表现方式去画这些地理气候历史人文乃至民族大相径庭的各地的人文风光山水街市。这种大规模长时间多地域的写生给姚思敏的情感生活及其艺术创造带来了丰硕的收获。




《苍茫天地间》 170x200cm

 2007年参加第3届中国画大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不言而喻,行万里路的旅行生活,国际国内的八方游走观察,无疑是最惬意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从中因地理、气候、自然、历史、人文诸种因素自然会产生丰富复杂难以言说的情感。但作为画家,如何把这种鲜活生动的情感通过写生转化成艺术的创造,则需要专业的能力和复杂的过程。








写生中的笔墨思维或许是姚思敏中国画写生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面对真实复杂充满各种细节的外在景象,如何在现场的直观印象中,尤其是在真实复杂眩人眼目的各种细节中,用中国画所特有的笔墨语言对对象作中国画式的语言提炼、取舍、夸张、强化,以形成一幅真正国画意味的现场写生,这是中国画家对景写生能否成功的关键之关键。面对同一现实景象,摄影、油画、版画、水彩,都可从自身艺术的特性出发去进行各具特点的再现或描绘。一个成熟的驾驭自己艺术的优秀艺术家,实则都是从自身艺术特点出发去表现对象的。许多人写生,往往自以为是用手中的画笔照相式地再现对象即可。这是许多人的写生作品缺乏画种特点的原因。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国画画家,姚思敏是有充分的自觉的。她曾举了李可染用水墨画欧洲教堂的例子:“在一位中国画大家的眼里,几十年的中国画职业眼光,水墨思维训练已经把他锻造成水墨高手了,他硬是从那么“西画”的对象里找到了中国画元素,找到了中国画的用线,水墨痕迹,渴笔等等。这就是非常经典的一次捕捉。”



《黄河之声》 172x192cm

2007年



《乱树云堆冰川远》 66x132cm

2017年






亦即中国画家面对实景时,必须对对象以中国画式的笔墨思维,在对象的复杂细节中直接提炼出线条,墨象,乃至“五字笔法”中的平留圆重变多种用笔之笔形笔意与笔味,还得提炼出“七字墨法”中的浓、淡、泼、破、积、焦、宿诸种墨象。中国画家写生,必须在对象的形态中提炼出多种线形,包括干湿中侧宽窄及提按顿挫急徐虚实……还得把对象的现实形态转换为浓墨焦墨淡墨泼墨积墨破墨……还得有墨块的大小虚实穿插对照诸般考虑。写生比在画室中玄想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画室中绞尽脑汁腾挪移换,不过如清人方熏所言,“近日画少丘壑,人皆习得搬前换后法耳”。 而现实场景无限的生动自然,无限的丰富变幻,一切用笔用墨章法造象,就在现实形态的山形树木道路溪涧屋宇亭阁云雾山靄之中提炼。自然永远不会重复。当然,现实场景就在那儿,但它又只给有修养有经验有准备的敏锐的艺术家。




《闽西之行》留稿 38x65cm

2017年





姚思敏写生画过很多地方,许多地方是很容易入画的,亦即许多地方本来就象一幅国画山水,许多笔墨意味已经很明显,这些地方容易处理。例如苏州的园林。姚思敏画狮子林。狮子林本来就是元代画家倪瓒按山水画设计的。假山的曲线,亭台楼阁黑瓦白墙中的虚实、线条,树木池塘中的线条及块面……虚实疏密线条墨象无所不有,自然可以有许多好画产生。黄山更是国画取材之胜景。姚思敏黄山写生之时,恰遇黄山云海呈现,烟云缥缈,奇峰峭壁,若隐若现,奇特的黄山松或聚或散分布山石之间。此情此景,石涛画过,梅清画过,渐江画过,刘海粟、张大千都画过,到姚思敏手上自然驾轻就熟。虚实留白,浓树淡山,枯涩凝重的用线以勾勒奇峰异石,泼墨破墨则为远山为烟霭为雨云,如此这般。亦如姚思敏所说,“黄山对于中国画家来说是最好的表现对象。它的极具变化和美感的山形,瞬息万变的烟云,明晰可辨的山石纹理,一步一景的丰富多变,就算是初学者都完全能理解其中的中国画元素,增强对中国画的理解”。 但唯其如此,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尽管也画得不错,但要画出姚思敏强调的自我之“特点”,反而有难处。倒是黄山脚下几处徽州古镇山乡,倒有几分独特的清新与幽雅。








这种于不经意处见别致,于平凡处见功力,在姚思敏的写生中,反倒是在一些普通的山乡村镇中较多。贵州一些似乎不起眼的山村古镇上,姚思敏把片片丛林提炼成块块水意淋漓的泼墨,把古镇的房屋演化成参差毛涩的线条,树林在点簇的散锋皴笔中呈现力度之美,而迎风摇曳的竹林成了精巧又生拙的浓淡线条,雨中的远山与森林成为一片朦胧模糊水意盎然的泼墨……在海南五指山密密匝匝的原始雨林中作画能有成功之作更是难得。这里一个重要的写生技巧是善于取舍,强化某些漂亮的树木,以留白的方式舍去成片的森林,以虚实浓淡的处理让画面有主有次有聚焦有背景……四川的光雾山名气不大,但山形漂亮,岩石肌理隐显有致,加上植被丰茂,是写生的好地方。但由于场景深邃,细节丰富没有相当的经验也难以驾驭。姚思敏凭着多年的写生经验和对笔墨熟练的把握,在光雾山画出了一批有笔有墨,有隐有显,虚实相生,意趣盎然的山水写生佳作。




《雪域归来》 136x68cm

2017年



古人云,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意指画家要有丰富的阅历,开阔的视野。姚思敏写生走的地方极多,环境跨度也极大。用中国画的方式写生,就很难用一种成套路的笔墨程式以不变应万变。她用疏密取舍去处理热带雨林,用强悍用笔去描绘剑阁道上的千年古柏,在川西藏羌文化的寨子中,她用重拙之笔墨去处理当地无处不见的千年古木,用直线彩墨去表现碉楼石寨藏居经幡,再辅以雪山峻岭,其风范与内陆古镇山村全然不同。当写生至山西吕梁黄土高原一带时,姚思敏干笔渴墨短线勾勒刮铁皴擦,把她对黄土高原山地沟壑的感觉作了别致的处理。当然,她在阿拉伯半岛迪拜所作的光怪陆离的城市建筑之水墨描绘,在国画领域堪称出格之至了……





《原上新绿》136x68cm

2017年



这或许就是写生的好处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胸中有百般丘壑,千类境界,万种情愫,于笔墨水纸之际,享受无尽审美之启示,创造笔墨与奇峰之关联,无重复之套路,有鲜活之变格。姚思敏在花鸟与山水中跨界,在工笔与写意中交融,在水墨与色彩中游曳,在随心所欲中纵情驰骋,看来与她的写生都有直接的关系。而写生与画家情性,写生与画家笔墨,写生与画家创作,写生与画家风格,亦尽在此册之中。


2018.6.14.成都东山居竹斋








写生作品




《小院人家》 50×50cm

2016年




《大顺店外》 50×50cm

2016年




《迪拜写生》 38x38cm

2017年




《蓬莱之岛》 45.5x53cm

2018年



《巴山烟云》 45.5x53cm

2018年



《老雾山彭家坝看山》



《海南保亭七仙岭远眺》 45.5x53cm

2018年



《老屋》 50x50cm

2017年



《吕果临县孙家沟写生》 50x50cm

2016年



《碛口李家山上》 50x50cm

2016年



《孙家沟写生》 50x50cm

2016年



《卓元塞藏寨》 50x50cm

2017年




《青山绿水》 67x67com

2018年



《遂宁安居乡文理村》 50x50cm

2017年



《焦家河畔》




《古镇雨后》 50x50cm 

2016年




《贵州炳安太平门》 50x50cm 

2016年



《黄山人字瀑》 45.5x53cm

2018年




















《陕北榆林归来》 93x176cm

2015年





《西班牙古城托莱多印象之二》 2017年



《响沙湾秋色》132x66cm

2012年



《雪域苍林》

2017年



《西班牙老城托雷多印象 》之一 66×131cm

2015年创作



38×65cm



38×65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