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欧拉乘积公式证明的质疑

 老夫不请自来也 2018-12-22


1.全体自然数倒数的平方和

大约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数学家们终于打破了对于无穷的禁忌,逐渐应用无穷级数作为表示数量的工具,同时研究各种无穷级数的求和问题。

1673年莱布尼茨去巴黎办事,顺便帮助惠更斯证明了:

 

由此不仅导致了他与牛顿一起发明了微积分,而且还一并给出了下面二个无穷级数的和:

 

前一个公式,我国元初时期的朱世杰,在他的《四元玉鉴》(1303年)一书中就已经给出。后一个公式,则是通过他的变换规则的方法所得到,显然这样的表示有些不妥,因为不管多少个有理数的和差,必定仍然为有理数,决不可能得到的是无理数,更不可能得到的是超越数。不过,那时真正困扰着莱布尼茨的却是调和级数的问题。

后来雅各布·伯努利严格证明了调和级数的发散性,即全体自然数的倒数之和为无穷大,但他被全体自然数的倒数的平方和所困扰着。欧拉应该是受到了莱布尼茨上述不妥的影响,于1735年先后给出了:

 

对于上述ζs)符号来说,当s为大于1的整数时,称为欧拉函数,当s为复数时,则称为黎曼函数。徐利治和郑毓信所写的《关系映射反演原则及应用》,对于ζ2)的推导作了如下的介绍:由于

 

于是sinx可以看成是一个无限次的代数多项式。欧拉把它和代数多项式因子分解定理作比较,便联想到sinx也应该能表示成因子连乘积。因为sinx=0有无穷多个根:x = 0±π±2π±3π,所以sinx应表示成无穷多个因子乘积。于是通过联想和类比,欧拉便发现sinx可以分解成下列因子连乘积:

这便是著名的欧拉公式。这个公式利用数学分析方法,可以获得严格的证明。有趣的是,如果把上式右端展开,可以看出x3的系数是:

 

约翰·伯努利听到欧拉的成功消息后极为兴奋地说:要是我哥哥活着,这将使他最热望的心愿得以满足。后来约翰·伯努利也给出了一个证明,实际上同欧拉的方法一样,都是把多项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推广到幂级数。严格来讲,这种方法是不能用的,然而那时的数学家们,似乎对于这样的错误并不介意。

华罗庚在他的小册子《从杨辉三角谈起》中,给出了对于全体自然数倒数的平方和的逼近方法,说明全体自然数倒数的平方和会无限的逼近π2/6,但是决不可能就是π2/6。文中通过四步论述了他的逼近方法,其中的第四步可以不断的实施,不断的提高它的准确度。

2.欧拉乘积公式的问题

1737年,也就是在欧拉给出上述两个欧拉函数值的第二年,他又给出了一个更让大家吃惊的东西:

 

这个东西有的书上称它为欧拉乘积公式,有的书上称它为欧拉恒等式。一般来说,数学上的公式必须通过推导演算予以验证,数学上的定理则必须通过十分严密的论述予以证实。让人觉得惊讶的是,欧拉的这个乘积公式,不仅没有推导演算的验证,而且也缺乏十分严密的论述证明,他仅仅只给出了一个如同悖论一般的极其简短说明。

卢昌海写了一本名为《黎曼猜想漫谈》的数学科普著作,王元特意为其写了一篇名为读后感的代序,称赞文章关于数学的阐述是严谨的,数学概念是清晰的。文字流畅,并间夹了一些流传的故事,以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从这几方面来看,都是一篇很好的雅俗共赏的数学普及文章。卢昌海特意在他的附录A里,介绍了欧拉乘积公式,他说:欧拉乘积公式的证明十分简单,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对无穷级数与无穷乘积,不能随意套用有限求和与有限乘积的性质。

那么,无限求和与无限乘积会具有一些什么样的性质?它们与有限求和及有限乘积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笔者认为无限的范围远比有限的范围庞大得多,其中的情况也更为复杂。有限范围里的数,我们可以运用大小予以区分,无限范围里的数,我们不能运用大小予以区分,也许可以运用等级的概念予以区分。何华灿出版发行了一本名为《统一无穷理论》的书,但他对于无限问题,似乎并没有从数学的角度真正的予以深入研究。在我国的《庄子》一书上,对于无穷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欧拉无穷级数(乘积公式)的极限为1,莱布尼茨在巴黎所证明的那个无穷级数的极限也为1,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无穷级数,因为它们逼近极限1的速度是完全不同的。因此

 

类似的情况可以写出许多。

现在几乎所有的数学书上,全都认为欧拉的证明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根据算术基本定理,每一个自然数都具有唯一的素数分解形式。其实,上述欧拉乘积公式的左边,表示的是全体自然数倒数的s次方之和,这是由于自然数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级数,十分规律,可以如此予以表示。然而,右边的全体素数的s次方之积,就不能这样予以表示了,因为素数的分布很不规律,两个素数的间距可以小到只有2,也可以大至无限。

假如全体素数的数量为k个,用Pk表示其中最大的那个素数,那么在PkPk2之间,必定还会存在着许多个大于Pk的素数。因此,欧拉乘积公式右边的全体素数的s次方之积,根本就无法予以如此表示,所以上述欧拉乘积公式不能成立,因为你不能说全体素数的数量只有多少个。

3.素数定理的问题

1859年,高斯的学生黎曼,发表了他唯一的一篇数论文章——论给定量以内的素数数目。论文总共只有8页,给出了ζs)函数当s为复数时的情况。最初大家都觉得此文疏漏很大,然而不久许多人都转变了看法,认为此文可以解决素数定理的误差问题。为了填补黎曼的漏洞,法国科学院于1890年设立了名为决定一定界内素数个数的大奖。当时只有李特尔伍德始终认为,所谓的黎曼猜想完全都是错的。

素数定理:πxx/logx,是近代数学里的一个最最充满疑问的定理。15岁时的高斯曾经猜想过,小于x的素数的个数πx)或许与x的对数积分Lix)渐近相等。由于Lix)~x/logx,所以πx)~x/logx。其实,高斯的许多数学思想未必都是对的,例如他对于非几何的态度,不仅是错的,而且还涉及到了他的人格问题。对于我这个民间的数学爱好者来说,就已经发现了他的表一个数为二平方和的表数公式根本就是错的。那么他少年时的一个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能正确吗?

1896年,阿达马和瓦莱布桑都是依据了ζ1+it≠0,同时分别证明了当N→∞时,πNlogN/N的极限为1。于是有人称他们是证明了素数定理,给出了素数的分布规律。其实,他们所证明的东西与素数的分布根本就毫无关系,他们只是证明了在无限大的情况下,素数的数量与自然数数量的比几乎为零而已。

英国解析数论大师哈代于1921年,在哥本哈根数学会上,对于素数定理的证明曾说:断言一个定理肯定不能用某种方法证明是轻率的,如果谁给出了素数定理的初等证明,那他就证明了(我们现在关于数论、解析函数论中何谓深刻,何谓肤浅的)见解是错误的,从而到了该丢掉一些著作来重写理论的时候了。

然而,就在哈代说出此话的第28年,挪威美籍数学家赛尔伯格与匈牙利数学家爱尔特希,双双同时运用初等方法,分别独立证明了这个素数定理。

​    附:黎曼猜想简介(来自网络)

有人统计过,在当今的数学文献中,已有超过一千条数学命题以黎曼猜想(或其推广形式)的成立为前提。如果黎曼猜想被证明为真,那么这些数学命题就全都可以荣升为定理反之,若黎曼猜想被否证,那么这些数学命题起码有一部分将成为陪葬。一个数学猜想与为数如此众多的数学命题有着密切关联,这是极为罕有的。
​    黎曼猜想是黎曼在1859年的一篇题为论小于给定数值的素数个数的论文中提出的。论文只有短短8页,却给出了素数分布的奥秘——素数的频率紧密相关于一个精心构造的所谓黎曼zeta函数ζ(s)
的性态。
​   
黎曼ζ函数ζ(s)是级数表达式

​             

​在复平面上的解析延拓。
​    之所以要对这一表达式进行解析延拓,是因为这一表达式只适用于复平面上s的实部Re(s) > 1的区域(否则级数不收敛)。黎曼找到了这一表达式的解析延拓(黎曼当时并没有使用解析延拓这一现代复变函数论术语)。运用路径积分,解析延拓后的黎曼ζ 函数可以表示为

          
​    这里采用的是历史文献中的记号。
式中的积分是一个环绕正实轴进行的围道积分(即从+∞出发,沿实轴上方积分至原点附近,环绕原点积分至实轴下方,再沿实轴下方积分至 +∞,而且离实轴的距离及环绕原点的半径均趋于0)。如果按照现代数学记号应记作:

          
​    其中积分路径
C跟上面所述相同,环绕正实轴,可以形象地这样表示

             

式中的Γ函数Γ(s)是阶乘函数在复平面上的推广, 对于正整数 s>1Γ(s) = (s-1)!。可以证明,这一积分表达式除了在s=1处有一个简单极点外在整个复平面上解析。这就是黎曼ζ 函数的完整定义。
​    运用上面的积分表达式可以证明,黎曼ζ函数满足以下代数关系:

             
​    从这个关系式中不难发现,黎曼
ζ 函数在s = -2n (n为正整数)取值为零(因为这时sin(πs/2)为零)。复平面上的这种使黎曼ζ 函数取值为零的点被称为黎曼ζ 函数的零点。因此s =-2n (n 为正整数)是黎曼ζ 函数的零点。由于这样的零点分布有序且性质简单,所以被称为黎曼ζ 函数的平凡零点 (trivial zero)。除了平凡零点外,黎曼ζ 函数还有许多其它零点,它们的性质远比那些平凡零点来得复杂,被称为非平凡零点 (non-trivial zeros)

由此,黎曼猜想,黎曼ζ 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复平面上 Re(s)=1/2的直线上,也即方程ζ(s)=0的解的实部都是1/2

在对黎曼猜想的研究中,数学家们把复平面上Re(s)=1/2的直线称为临界线(critical line)。如此一来,黎曼猜想也可以表述为黎曼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临界线上。

在黎曼猜想中,非平凡零点的实部都等于1/2,这是一个让人很意外的结果。不过,从黎曼发现的一个简单对称关系中视乎能看出为什么会出现1/2因为1-s = s,所以s = 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