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度牒:古时僧尼受戒的文字凭证,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

 大俗人精舍 2018-12-22
度牒——古代出家人的凭证
文|黄晨光
度牒,度僧牒省称。也叫戒牒、黄牒。是古时僧尼受戒的文字凭证,有度牒的僧尼,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
(一)发展历程
1.起始时间
度牒的起始时间,据《事物紀原》:“度牒自南北朝有之。”比较可靠的资料,是唐代的“祠部牒。”唐时度牒由祠部颁发是古代封建政府为控制佛教寺院僧尼数量而设的一种制度。即经政府甄别或试经合格而颁发允许出家者剃度为僧尼之证明书。僧尼也以此牒为身份凭证,可免徭役。由官方发给的僧尼身份证明始于南北朝,而统一称为度牒则始于唐代。
2.发展:宋沿唐制,亦有鬻度牒之例。军费大增,度牒收入成为官府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明代由僧录司、道录司掌颁,洪武五年(1372)始行,二十四年定制,三年一颁牒,令僧、道赴京考试颁给,不通经典者黜之。
清初沿明制,天聪六年(1632),定各庙僧、道以僧录司、道录司综之,凡谙经义、守清规者,给予度牒。乾隆元年(1736),酌复度牒。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因“摊丁入亩”政策的广泛推行,只由寺院颁发“戒牒”。历时千年的度牒制度终于被废止。
今天,僧侣持有的僧侣证,与此类同。
(二)度牒形制
度牒形制,唐时是尚书祠部所出,故用“绫素锦素细轴”制作而成,大致与朝廷的诏令文告相类似。牒上详载僧尼道士的籍贯、俗名、年龄、所属寺院、传戒师等十师署名以及官署。
“行者康守忠,年四十三,无州贯。诵经一百二十纸,并诵诸陀罗尼。请法名惠观,住东京广福寺大弘教三藏毘卢舍那院。”
其格式起首为颁发者的官衔称谓,次为出度者姓名、出度意愿、同意出度的理由,末为年月日及颁发度牒者署衔签名或钤印。
度牒材质,唐时为绫素锦素钿轴;北宋时为纸;南宋时改用绢。度牒制度元明沿袭未改。僧尼必须随身携带。
(三)度牒申请流程
1.“正度僧尼”(官方认证)
唐朝认可的“公度”方式大体有:试经度僧(试经)、特恩度僧(皇帝诏敕恩度)、进纳度僧(缴纳钱物)三种。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规定“试经度僧”制度:凡白衣能诵经五纸者,政府颁发度牒。度牒由祠部颁发。未取得度牒而私自出家称为“私度”。
特恩度僧是由皇帝诏告天下、布施恩泽的度僧方式,也要经过经业策试。
“安史之乱”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唐肃宗采纳右仆射裴冕建议,实行度牒收费,即“鬻度”。唐末,藩镇割据,各节度使也采用此办法敛财。
2.“具名申省”
“具名申省”地方州府代受度者向尚书省祠部司申请度牒,内附受度者所有信息。
3.“省司给牒”
尚书省祠部司颁发度牒。武后延载元年(694)敕令“天下僧尼隶祠部”。度牒由礼部四曹之一的祠部掌管。故称“祠部牒”。《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二:“天宝五载丙戌五月,制天下度僧尼并令祠部给牒”。
4.“为凭入籍”,地方官署及所属寺院根据度牒将受度者列入僧尼籍中。
在这个流程中,地方州府在“正度僧尼”和“具名申省”两个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四)度牒的弊端
唐时开始实行的“鬻度”,即进纳度僧制度,是为解决经济困境和财政危机而实行的一种以交纳钱财为前提条件的出度方式。度牒价格高开高走,普通善士出家变得越来越困难,而有钱购买空名度牒的富裕僧人因为度牒而合法地具有公度的僧侣身份。《大宋僧史略》卷下《度僧规利》载:
“唐肃宗在灵武新立,百度惟艰,最阙军须,因成诡计。时宰臣裴冕随驾至扶风,奏下令卖官鬻度。僧尼道士以军储为务,人有不愿,科令就之。其价益贱,事转成弊。鬻度僧道,自冕始也。”
另外,度牒的发放由尚书省祠部司掌管,地方州府负责受度者的信息“勘责”与核实,以防僧尼冒名、滥度以及私度者混入“官度”等问题。因此,祠部与地方州府的配合,才能确保度牒发放的公正合理。但是,这也使得地方州府在度牒审核方面具有一定权力,容易被地方豪族和富裕僧人左右,成为其敛财工具。
度牒制度本是国家对僧侣道士进行有效管控的一种制度,也明确了僧侣道士的权益。但随着“鬻度”等形式的出现,以及地方州府的参与,使得度牒制度出现一些弊端,不仅对僧侣制度造成影响,也使得国家编户赋税有一定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