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亲密关系令我伤痕累累▎儿童与成人依恋理论的临床应用

 静易净明 2018-12-22

这都是母亲的错吗?

经典精神分析创立者Freud(弗洛伊德)都会回答“是的,这都与你童年的创伤有关”;

然而,我们现在对心理学、父母抚养方式以及人类关系的了解已远远超过弗洛伊德了,因此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因到母亲身上。毕竟,儿童的抚养过程还有其他重要因素的参与和影响。

这都是父母的错吗?父母皆祸害吗?

很显然这并不公平。在儿童的生活中,有无数的个体在以某种方式对儿童产生各种影响;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叔叔阿姨以及父母的亲密朋友、托儿所工作人员、老师、同伴以及其他在日常生活中沟通互动的个体。

这些均涉及到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讨论 -- 是什么影响了儿童的行为?是什么影响了他们与周围个体建立有意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当涉及到人际关系时,是什么因素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回避行为或者人际关系的满足感?

的确,儿童与父母的早期交往经验会对他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质量与互动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全是母亲的错,也不是父母双方的错;

关于该主题的大部分知识主要来自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即“依恋理论”。本篇文章的重点就是阐述该理论:它是什么,如何用它来描述和解释行为,以及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应用。

OK!好戏即将开场。


依恋理论定义

有关依恋的心理学理论起源于John Bowlby,由 Mary Ainsworth继承和发展。John Bowlby对婴儿与父母间分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Fraley, 2010)。Bowlby认为:婴儿会不顾一切,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来避免与抚养人之间的分离;当他们与父母重新团聚时,类似于哭泣、吵闹和“粘人等行为实际上都是一种进化机制 -- 这些行为通过自然选择得到强化,提高了婴儿的生存机率。

这些依恋行为是由于婴儿感知到自己即将失去生存优势而产生的本能反应,而生存优势是指在主要抚养人陪伴的同时也会照顾婴儿,为婴儿提供生存的必需条件。由于实施这些行为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下来,所以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这些本能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被强化和传递下去。这些行为构成了Bowlby所提出的“依恋行为系统”,该系统对个体形成和维持人际关系的模式以及互动方式提供了指导作用(Fraley, 2010)。

Bowlby的依恋理论研究表明,在陌生环境中,与父母分离的婴儿在重新与父母团聚时通常会有以下三种反应(Fraley, 2010):

安全型依恋 -- 这些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时表现出明显的痛苦情绪,但再次与父母重聚时会主动寻求安慰以及情绪很容易被安抚;

焦虑-阻抗型依恋 -- 一小部分的婴儿在与父母分离后会经历更高水平的痛苦;在与父母重聚后,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状态:既想寻求安慰,又想通过拒绝父母来试图“惩罚”父母之前的离开;

回避型依恋-- 该依恋类型的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时不会表现出压力或负面情绪,在与父母重聚后,也通常会采取忽略或回避父母的行为。

在之后的几年里,研究者扩展增加了第四种依恋类型:组织混乱-定向混乱型依恋,指那些依恋行为模式难以预测的儿童(Kennedy & Kennedy, 2004)。

儿童的依恋风格或依恋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在生命早期受主要抚养人照顾的质量与养育方式有关

那些从主要抚养人处得到支持和爱的儿童更有可能发展出安全型依恋,而那些从主要抚养着那里得到前后不一致或常被忽视的儿童可能会倾向于发展出非安全型依恋,与父母间的关系更容易感到焦虑。

然而,依恋理论更进一步的将对儿童依恋研究应用到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交往中。特别是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也直接与儿童的依恋风格以及从主要抚养人处得到的抚养质量有关(Firestone, 2013)。


Bowlby Ainsworth: 依恋理论历史与依恋心理学

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 

Bowlby对儿童发展的兴趣可以追溯到他大学毕业后的一次经历,当时他正在一所治疗适应障碍儿童的学校中做志愿者。据Bowlby所说,是那里的两名儿童激发了自己对此的好奇心和动机,从而奠定了依恋理论的基础。其中一名少年孤僻疏远,自记事起就失去了母亲,最近又因偷窃被学校开除;另外一名是个7、8岁男孩,经常产生剧烈的焦虑情绪,总是跟在Bowlby身边,因此被戏称为“Bowlby的影子”(Bretherton, 1992)。

通过对儿童的研究,他坚定地相信家庭经历对儿童情绪和行为健康存在重要的影响。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他认为从事儿童工作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即需要对儿童的生活环境、家庭和其他经历,以及儿童自身表现出来的任何行为进行谨慎考量。鉴于儿童与父母(或其他抚养人)关系的重要性,这个想法后来演变成一种通过帮助父母来间接帮助孩子的策略,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Mary Ainsworth 依恋理论 

就在 Bowlby为依恋理论奠定基础的同时,Mary Ainsworth正在进行研究生学习,从而了解到了“安全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在进入陌生或不熟悉的环境之前,需要首先对父母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

1950年,Ainsworth在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Tavistock Clinic)的Bowlby研究中心(Bowlby’s research unit)任职,两人最终相识。她最初的工作是分析儿童的行为记录,由此激发了在自然状态下研究儿童的兴趣。

通过对大量研究和理论进行丢弃、改变、整理后;Bowlby和Ainsworth提出,依恋理论是当时解释和描述依恋行为的最先进的理论,并为之提供了研究证据,优于那些完全继承弗洛伊德的理论(Bretherton, 1992)。


相关研究

在依恋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中,有几项突破性的研究促进了依恋理论的发展,为依恋理论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其中包括上述提及的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通过观察婴儿与主要抚养人分离的表现,提出了三种依恋“风格”。

关于情感依恋的进一步发现来自于“恒河猴实验”。

Harlow 实验

在上世纪50年代,Harry Harlow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旨在研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和交往关系,特别是以猴子为实验对象的研究。研究表明,母爱是基于情感而非生理上的,依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童年早期的经历,这种能力在“一经确立”之后不太可能发生显著改变(Herman, 2012)。

Harlow通过两项开创性实验发现了这些有趣结果(随后进行了更多实验)

Harlow将出生后几个小时的猴子宝宝与猴子母亲分开,交给两个“代理母亲”抚养:“代理母亲”都提供有小猴子生存所需的牛奶;但一个“代理母亲”是由铁丝网制作的,另一个“母亲”是在铁丝网上覆盖厚厚的柔软的毛巾。那些被允许自由选择母亲的猴子总是选择从布猴“母亲”那里牛奶。“这一发现表明,婴儿依恋的建立不仅仅取决于食物供养”

在第二个实验中,Harlow修改了最初的实验设置;给小猴子们随机分配到“铁丝网组”和“布猴组”,两者都提供了生长所需的牛奶。结果显示,两组猴子都顺利存活,身体健康;但它们的行为表现倾向却截然不同。当看到奇怪、声音很大的物体时,那些“毛巾布组”的小猴子会迅速回到“毛巾布母亲”身边,而那些“铁丝网组”的则会倒在地上,抓自己,惊恐,甚至“吓得尖叫”。该结果清楚表明,婴儿时期通过拥抱(接触的温暖)获得的情感依恋会影响猴子日后对压力和情绪调节的反应 (Herman, 2012)

这两个实验为深入研究儿童依恋以及依恋对之后生活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婴儿、儿童早期发展依恋理论

根据Bowlby和Ainsworth的研究,在婴儿生命的前18个月左右内,婴儿对主要抚养人产生依恋关系,从本能行为开始体现出来,比如哭泣和粘人”(Kennedy & Kennedy, 2004)。婴儿很快就会对一个或几个抚养人同时表现出这种行为;在7或8个月大时,婴儿通常会开始抗议抚养人的离开,并在他们离开后产生悲伤情绪,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焦虑”。

儿童到学步期就开始逐渐形成对依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IWM)。该内部工作模式为儿童的信念(自我价值感以及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提供了一个框架。

在Bowlby和Ainsworth的观点中,儿童与抚养人早期互动而形成不同的依恋风格,继而形成了一个情绪管理连续体,一端是焦虑-回避型依恋,一端是焦虑-阻抗型依恋。安全依恋在亲密关系中属于低焦虑,低分离,而恐惧型依恋关系属于高焦虑,高分离(Kennedy & Kennedy, 2004),依恋类型与情绪关系如下图所示。

安全型依恋(低焦虑,低分离):这些儿童通常更倾向于认为他人对自己是抱持着支持和帮助的态度,自己是有能力和值得尊重的;他们积极地与他人相处,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弹性,愿意参与复杂活动,同时课堂表现优异,与同龄人交往良好。他们更善于接受别人的观点,更加易于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

回避型依恋(低焦虑,高分离)该依恋类型儿童通常难以应对压力情境;往往出现退缩行为或拒绝寻求他人帮助,阻碍了他们与他人间建立高满意度的人际关系。他们也显示出更多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如撒谎、霸凌;同时倾向于远离他人来避免情绪压力。

阻抗型依恋(高焦虑,低分离)该依恋类型处于“情绪管理连续体”的另一端,与回避型依恋相对;阻抗型依恋儿童往往缺乏自信,对主要抚养人表现出高水平的“依赖和粘人”表现。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与同龄人间保持距离,从而容易导致社交孤立。

组织混乱型依恋(高焦虑,高分离):该依恋风格儿童未发展出健康的组织策略,难以应对分离焦虑,往往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攻击性、破坏性行为以及社交孤立。他们倾向于将他人视为是一种威胁,而不是社会支持资源;因此,会在社交退缩和攻击性行为间进行切换 (Kennedy & Kennedy, 2004)。


成人依恋理论

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儿童期依恋风格是如何反映出成年后依恋类型的。下面将对成年人的四种依恋类型进行解释。


例:依恋类型,依恋风格以及依恋阶段(安全、回避、阻抗以及组织混乱型依恋)

成年人的依恋风格也大致遵循上述依恋分类:

安全型依恋 -- 该依恋类型成年人具有较高的关系满意度,安全感以及情感联结,不需要总是与依恋对象保持身体亲近。他们的关系具有诚实、支持、独立以及深层情感联结的特点。

回避型依恋 --成人焦虑型依恋中的一种。该依恋类型的成人倾向于与他人保持距离,他们认为人类关系交往对自己来说无关紧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以及远离他人。当他们在遇到痛苦或伤害情景(如与同事发生争执或关系中出现威胁因素)时,往往会出现情感回避(回避情感冲突),对亲关系的渴求度较低。

阻抗型依恋(焦虑阻抗型) -- 这些成人个体往往难以与对方建立安全的情感联结,迫切渴望得到对方的喜欢和爱,认为对方必须使自己变得“完整”或总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虽然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渴求安全感,但他们的行为却总是将对方推离自己。由于恐惧关系破裂,他们往往表现出过分依赖、粘人、缺乏安全感、高要求、嫉妒以及容易被小事影响的特点。

恐惧型依恋(或组织混乱型)-- 该依恋风格个体往往表现出矛盾心理,他们倾向于回避自己的感觉,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他们会出现难以预料或突然的情绪波动,以及害怕被恋人伤害。这些个体会被伴侣吸引,但又害怕接近伴侣。所以,该依恋风格个体很难与他人建立并保持有意义的、健康的亲密关系(Firestone, 2013)。

每一种依恋风格都可被看作是依恋行为的连续体,而不是某种特定“类型”,即特定依恋类型个体的表现不一定与该依恋类型完全保持一致;通常安全依恋风格成人有时也会表现出其他非安全型依恋行为,或者焦虑-回避个体可能会与特定个体形成更安全的情感联结。因此,这些“类型”应该被视作是描述和理解个体行为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个体的人格特质。

基于个体的依恋类型,他们的依恋关系、婚姻以及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也呈现显著差异。婚姻或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也受到对方行为模式的影响。

考虑到不同个体的依恋类型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婚姻或亲密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和争执。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预测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模式最终可能走向破裂,然而父母的分居和离婚可能会导致孩子延续一种不健康的依恋关系的恶性循环。


悲伤与创伤  依恋理论

提及不幸状况,依恋理论也可应用于理解“丧失”(如配偶或子女死亡)相关的悲伤与创伤经历。

虽然在此方面Kübler-Ross的“悲伤五阶段”更广为人知,但Bowlby的四阶段理论是前者理论基础之一。

在Bowlby研究依恋期间,他与同事Colin Murray Parkes提出“悲伤四阶段”:

休克及麻木期 –  一开始,个体感觉“丧失”是不真实的,或完全无法接受。个体会体验到生理痛苦,无法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找寻及渴望期 – 当个体处于该阶段时会清晰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空虚,可能会试图用其他东西或人来填补。他们仍然聚焦于配偶或亲密对象的死亡。

绝望及组织混乱期 – “丧失”个体开始承认事情已经发生,难以再回到过去。个体会体验到绝望、无助和愤怒,质疑以及聚焦于理解“丧失”事件。该阶段个体倾向于回避他人,拒绝与他人交流。

再组织及恢复期 – 这是最后一个阶段,“丧失”个体深信自己可以重新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他们开始建立新的生活目标、模式以及习惯;开始重新相信他人,悲伤与痛苦逐渐“退居二线”,不再是生活的中心和焦点(Williams & Haley, 2017)

当然,个体的依恋风格将会影响痛苦和创伤程度。例如,安全型依恋个体往往能相对较快地度过这四个阶段,但是焦虑和回避型依恋个体往往会困在找寻及渴望期和绝望及组织混乱期。

我们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悲伤情绪,通过依恋理论可以为看待独特悲伤经历带来新的视角和观点,以及为什么某些个体在丧失”后会“困在原地”。


依恋理论测试

如果你对自己的依恋风格感兴趣,可以参考多种测试、量表以及问卷。

Feeny, Nolle Hanrahan 于1987年编制了原始依恋三类别评估问卷(the Original Attachment Three-Category Measure),以检测成人的依恋类型。该问卷操作简单,包括三个问题,可以为个体属于那种依恋类型提供参考:回避性依恋,焦虑/矛盾型还是安全型。

Bartholomew  Horowitz编制的关系问卷(Relationships Questionnaire;RQ)可以结合原始依恋三类别评估问卷进行,前者增加了一个新的分类焦虑-回避型依恋。

Fraley, Waller Brennan(2000) 共同编制和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修订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Questionnaire-Revised;ECR-R)共包括32题,分为两个分量表:回避和焦虑;7点计分(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

除了这些量表,还有几种相对不严格的依恋风格测试可供适当参考。由于它们的信效度未达到研究标准,所以不经常在实证性研究中使用,但是对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还是有些许辅助作用。

Diane Poole Heller 博士编制的依恋风格测试,包括45题,3点计分(很少/从不~总是/经常)。问卷网址:https:///attachment-test/

关系依恋风格测试(The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Style Test )共50题,在Psychology Today网站上可以查阅到。它共涉及之前提及的4个维度(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冷漠-回避型,恐惧-回避型),以及依赖和相互依赖依恋风格。相关网址:

http://psychologytoday.tests./bin/transferreq=MTF8MzI2NXwyOTU0ODUxfDF8MQ==&refempt=1523745741.2954851.11


依恋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同样,依恋理论对课堂有一些重要的启示。依恋理论的原理和概念可有效地应用于教学的方式之一是--情绪训练。

“情绪训练是指帮助儿童逐渐增加对情绪的觉知和管理,尤其是在“行为不良”期间。当出现不良或异常行为时,它有助于实践者建立某种积极学习行为的道德意识,减少情况恶化”(National College for Teaching and Leadership, 2014)。

正如上述内容,情绪训练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学习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训练;在情绪训练中,教师不需要 -- 甚至不鼓励 -- 通过奖励或惩罚来操纵行为。

相反的是,情绪训练包括:

◆ 教会学生了解“当下此刻”的情绪;

教授学生应对情绪起伏的策略;

正确看待并接纳消极或负面情绪,但不接受消极行为;

将学生的不良行为视为教学机会;

◆ 与学生建立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National College for Teaching and Leadership, 2014)。

根据John Gottman博士的依恋理论,情绪训练共包括5个步骤,无论是老师、父母还是与其他儿童关系密切的成人都可以按照该步骤来进行管理自己和儿童的情绪:

◆ 开始注意 – 注意和觉察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确保自己足够冷静对儿童进行情绪指导。

◆ 连接 – 将此情境视作一次实践以及儿童学习的机会;客观中立地陈述你认为儿童目前正体验到的情绪,以便于将儿童的情绪和行为连接起来。

◆ 接纳和倾听 – 在进行情绪指导时,保持同理心;站到儿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回想你曾经历的类似情境,试着回忆一下当时的感受。

◆ 反思 – 一旦你们都冷静下来后,回顾一下儿童所说的话以及做出的行为,当然内容必须是你看到的、听到的或对情境的理解;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

尽可能地,试着通过引导或让孩子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Somerset Children & Young People, n.d.)。


情绪训练者需要做什么?

下方萨默塞特情绪指导项目(Somerset Emotion Coaching Project)文件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对情绪训练的理解。

该文件共包括5种场景,每种场景列出了六种可能的回应方式。个体的任务就是阅读这些场景,选择适合的情绪反应方式。

第一个场景是:某位学生因强制性加课而愤怒。

你可以:

a.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感到愤怒;

b. 告诉该学生,由于该学生的不良行为,他们将不得不额外补一节课;

c. 帮助学生思考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d. 让该学生不要对放学后多上一节课而小题大做

e. 认可并接纳学生表达愤怒和沮丧情绪的方式

f. 安抚该学生

这可以团体形式进行,有助于和他人讨论不同的选择意见以及观点。除了确定情绪训练反应之外,还可以讨论哪种选项属于冷漠或回避行为等。

情绪训练手册

该手册也属于萨默塞特情绪训练项目中的一部分,该活动为个体提供一个机会来练习情绪指导 -- 适当反应。额外好处是可以使用个体自己发展的手册为下一次遇到上述情况时提供指导。

个体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创建六个场景:

1.某位学生上课迟到。她拒绝和你交流,说:“不要跟我说话,离我远点。”

2.在青年活动中心,某位年轻女士拒绝坐在她朋友旁边,因为他们一直在对她的身材发表负面评论。

3.某个男孩经常无法独立完成任务,总是一个人坐着,也不参与活动;没有明显破坏性行为,只是完成的任务量很少;不与同龄人来往,似乎与同龄人孤立开来。

4.某个孩子被送到托儿所时大哭不止,紧紧地抱着要去上班的父母。

5.某位家长咄咄逼人、针锋相对,因为你把她叫过来,想和她谈谈她儿子的行为表现。她走到你面前,开始说:“你总是针对我儿子。”

6.户外活动时,一群小男孩在打架,其中一个男孩受伤了(不严重)。你走上前去,他们都用害怕的表情看着你。

对于每个场景,需要你:

1.识别儿童当时表现出的情绪 ;

2.接纳这种情绪;

3.给这种情绪贴标签;

4.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

5.规定限制条件以及解决问题;

该工作表为你提供了一个优异的机会,有助于你进行思考、计划和准备情绪训练。

对依恋理论的批评

就像大多数流行的心理学理论一样,某些人对依恋理论也提出了一些批评。

其中最主要的批评是:

先天 vs. 后天养育:过度强调后天养育的作用 – 该批评起源于心理学家 J. R. Harris,她认为父母对儿童人格和性格的影响并没有大多数人认为的那么大。她强调人格特质大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不是环境 (Harris, 1998; Lee, 2003)。

模型的局限性

◆ 依恋理论局限性包括对情境压力性的相关批评,该批评指出,该模型是基于孩子在瞬间、压力情境下的反应(与父母分离)而建立的,未提供任何有关儿童和父母在非压力情境下沟通互动的信息。

另外,早期模型没有考虑到儿童是否会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依恋;与母亲的依恋类型可能和儿童与他人间的依恋类型存在差异。

◆ 最后,早期模型将母亲视作儿童自动以及主要的依恋对象,但未考虑到其他个体可能才是与儿童关系最紧密的人(如,父亲、继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甚至阿姨或叔叔) (Field, 1996; Lee, 2003)。 

尽管之后在该理论中加入了新的证据和概念,某些批评已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但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任何理论都是有价值的。


结语

这篇文章探讨了依恋理论,该理论由John Bowlby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Mary Ainsworth和其他无数研究人员进行了扩展。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童年时期与抚养人间的关系如何影响成年后与他人间的关系。

虽然依恋理论无法解释人格的所有特性,但它为理解个体与他人的联系和互动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好书推荐:

  • Attached: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and Keep—Love by Amir Levine and Rachel Heller 

  • Attachment in Psychotherapy by David J. Wallin 

  •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3rd Edition) by Jude Cassidy and Phillip R. Shaver

  • Theories of Attachment: An Introduction to Bowlby, Ainsworth, Gerber, Brazelton, Kennell, & Klaus by Carol Garhart Mooney

  • Insecure in Love: How Anxious Attachment Can Make You Feel Jealous, Needy, and Worried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 by Leslie Becker-Phelps 

  • Wired for Love: How Understanding Your Partner’s Brain and Attachment Style Can Help You Defuse Conflict and Build a Secure Relationship by Dr. Stan Tatkin 


作者:王翼 刘悦

中文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违者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Bretherton, I. (1992).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John Bowlby and Mary Ainswor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759-775.

Cherry, K. (2018). The story of Bowlby, Ainsworth, and Attachment Theory: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emotional bonds. Very Wel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at-is-attachment-theory-2795337

Field, T. (1996). Attachment and separation in young childre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7, 541-561. doi:10.1146/annurev.psych.47.1.541

Firestone, L. (2013). How your attachment style impacts your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Today.https://www./blog/compassion-matters/201307/how-your-attachment-style-impacts-your-relationship

Fraley, R. C. (2010). A brief over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Retrieved from https://internal.psychology./~rcfraley/attachment.htm

Hardy, R. (2016). Tips on applying attachment theory in social work with adults. Community Care.Retrieved from http://www./2016/12/06/attachment-theory-social-work-adults/

Harris, J. R. (1998).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our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New York, NY: Free Press.

Herman, E. (2012). Harry F. Harlow, monkey love experiments. University of Oregon – The Adoption History Project. Retrieved from http://pages./adoption/studies/HarlowMLE.htm

Kennedy, J. H., & Kennedy, C. E. (2004). Attachment theory: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psychology.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1, 247-259. doi:10.1002/pits.10153

Lee, E. J. (2003). The attachment system throughout the life course: Review and criticisms of attachment theory. Personality Research – Personality Pap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papers/lee.html

McLeod, S. (2017). Erik Erikson. Simply Psych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rik-Erikson.html

National College for Teaching and Leadership. (2014). An introduction to attachment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and behaviour. [PDF Slide Present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edia/bathspaacuk/education-/research/digital-literacy/education-resource-introduction-to-attatchment.pdf

Shemmings, D. (2015). How social workers can use attachment theory in direct work. Community Ca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2015/09/02/using-attachment-theory-research-help-families-just-assess/

Somerset Children & Young People Health & Wellbeing. (n.d.). Emotion coaching and self-regulation. Somerset Emotion Coaching Project – Mental Health Toolkit. Retrieved from http://www./?ks=1&page=mhtk_secp_5

Wells, J., Sueskind, B., & Alcamo, K. (2017). Child and adolescent issues. Good Therapy.Retrieved from https://www./learn-about-therapy/issues/child-and-adolescent-issues

Williams, L., & Haley, E. (2017). Before the five stages were the FOUR stages of grief. What’s Your Grief. Retrieved from https:///bowlby-four-stages-of-grie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